原文
古貿山長在,濠梁客始歸。
楝花雙樹合,楊柳五株微。
兄弟爭投笏,乾坤共拂衣。
承家元有祿,宗族幸無飢。
詩詞問答
問:《喜中都司理兄參軍兄解官同歸》的作者是誰?答:李生寅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三
參考注釋
山長
(1). 唐 、 五代 時對山居講學者的敬稱。如 唐 代刺史 孫丘 於 閬州 古 台山 置學舍,延 尹恭初 為山長; 五代 蔣維東 隱居 衡岳 ,受業者稱 蔣 為山長。事見 宋 馬永易 《實賓錄》卷十一。 宋 元 時為官立書院置山長,講學兼領院務; 明 清 時改由地方聘請。 清 末改書院為學堂,山長之制乃廢。 宋 范成大 《代兒童立春門貼詩》之三:“盛族推山長,修齡號櫟翁。” 元 吳養浩 《象山山長岳仲遠美任》詩:“雅有 岳山長 ,三年今在茲。”《文明小史》第二二回:“﹝總辦﹞本是郎中放的知府,因為辦軍裝的事罣誤了,制臺為他學問好,請他做個書院的山長,後來改了學堂,便充總辦之職。”
(2).隱者之稱。《宋史·雷簡夫傳》:“ 簡夫 始起隱者,出入乘牛,冠鐵冠,自號‘山長’。” 宋 陸游 《遣興》詩:“退歸自合稱山長,變化猶應侍帝晨。”
濠梁
猶 濠 上。梁,橋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 濠 梁之性,物我無違矣。” 明 劉基 《題仲山和尚<群魚圖>》詩:“ 濠 梁之樂誰能寫? 袁蟻 死後無畫者。” 清 毛序 《偕同人散步》詩:“物我兩俱忘,不減 濠 梁興。” 陳毅 《七星岩》詩:“攀崖試腰腳,垂釣話 濠 梁。”參見“ 濠上 ”。
雙樹
娑羅雙樹。也稱雙林。為 釋迦牟尼 入滅之處。《大般涅槃經》卷一:“一時佛在 拘施郡城 ,力士生地, 阿利羅跋提 河邊,娑羅雙樹間……二月十五日大覺世尊將欲湼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卷八:“夫至理無言,玄致幽寂……所以 浄名 杜名於方丈, 釋迦 緘默於雙樹,將致理致淵寂,故聖為無言。”
楊柳
(1) 楊樹和柳樹的合稱
(2) 專指柳樹
楊柳岸曉風殘月。——宋· 柳永《雨霖鈴》
(3) 古曲名,即“折楊柳”
羌笛何須怨楊柳。——唐· 王之渙《涼州詞》
五株
指 秦始皇 所封 泰山 五大夫松。五大夫為 秦 官名,第九爵,後人誤以為封五株松樹,遂有此稱。 唐 陸贄 《禁中春松》詩:“願符千載壽,不羨五株封。” 宋 王令 《大松》詩:“卻笑五株喬嶽下,肯將直節事 秦嬴 !”參見“ 五大夫 ”。
兄弟
(1)
(2) 專指弟弟
(3) 男子自稱
投笏
同“ 投版 ”。 明 章懋 《送鄭尚書》詩:“投笏遠辭丹鳳闕,棹舟閒過 白鷗汀 。”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 杜預 註:“拂衣,褰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孔 慨然曰:‘……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穀神子 《博導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那班門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不待曲終,拂衣散盡。”
(3).振衣而去。謂歸隱。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 首陽 ,拂衣高謝。”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唐 王維 《送張五歸山》詩:“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態紛紜,半生塵里朱顏老;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
承家
承繼家業。《易·師》:“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南朝 陳 徐陵 《與王僧辯書》:“未有膺龍圖以建國,御鳳邸以承家。” 清 楊昭 《<閒止書堂集鈔>跋》:“惟我主人,清白承家,慷愾賦性,四海交遊,共識心胸。”
有祿
(1).謂生,生存。《書·君奭》:“ 武王 惟茲四人尚迪有祿。” 周秉鈞 易解:“有祿,謂生也;古稱死為無祿,故知生為有祿矣。”
(2).指有祿位的人。 漢 袁康 《越絕書·請糴內傳》:“ 吳王 率其有祿與賢良遯而去。”
宗族
(1) 以父親為血源紐帶劃定的家族
(2) 同族中出嫁女性以外的人
鳩宗族僮奴百許人。(鳩同“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父母宗族。——《戰國策·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