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郡侯羅老師入覲原文
蕭蕭涼籟發,颯颯江風黃。
翩翩五驊騮,迢迢赴帝鄉。
雙旌儼前導,父老挾扶將。
天子秉百度,作新大明堂。
日夕下明詔,掄才自殊方。
我公負明德,夙昔稱棟樑。
及茲風雲會,願佐日月光。
賤子欲眄睞,恩遇實非常。
如彼窮秋樹,雨露滋其芳。
恨無雙飛翼,相隨淩風翔。
佇立望行塵,含毫中斯章。
詩詞問答
問:送郡侯羅老師入覲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送郡侯羅老師入覲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雲龍的名句有哪些?答:李雲龍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蕭涼
蕭條淒涼。 明 胡春生 《蔬堂坐雨》詩:“蕭涼嘗擁幾,一靜得餘情。” 清 黃景仁 《摸魚兒》詞:“人海里,只我兩閒人,吟占蕭涼地。” 清 陳天華 《猛回頭》:“恐將來,那慘酷,百倍蕭涼。”
颯颯
形容風吹動樹木枝葉等的聲音
秋風颯颯
寒雨颯颯
翩翩
(1) 運動自如、鳥飛輕疾的樣子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唐·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翩翩舞姿
(2) 舉止灑脫的——多指青年男子
翩翩少年
翩翩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3) 形容風采、文辭的美好
元瑜書記翩翩。—— 三國魏· 曹丕《與吳質書》
驊騮
亦作“ 驊駵 ”。 周穆王 八駿之一。泛指駿馬。《荀子·性惡》:“驊騮騹驥纖離緑耳,此皆古之良馬也。” 楊倞 註:“皆 周穆王 八駿名。”《史記·秦本紀》:“ 造父 以善御幸於 周繆王 ,得驥、溫驪、驊駵、騄耳之駟,西廵狩,樂而忘歸。” 唐 耿湋 《上將行》:“櫪下驊騮思鼓角,門前老將識風雲。”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誌·井蛙驊騮》:“井蛙不可以語海,其見小也;驊騮不可以捕鼠,其用大也。小大雖殊,其不適用一也。”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恨不得一步驊騮騁到 瀟湘 。” 柳亞子 《叔老病中惠題<羿樓客籍>第一冊次韻奉和》:“搖筆書生盛唱酬,天馬行空似驊騮。”
迢迢
(1) 形容遙遠。也作“迢遞”
千里迢迢
(2) 漫長;長久
夜迢迢
恨迢迢
帝鄉
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
帝鄉不可期。——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雙旌
(1). 唐 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
(2).泛指高官之儀仗。 唐 李商隱 《為懷州李中丞謝上表》:“賜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辭之第,早建雙旌。” 徐炯 註:“雙旌唯節度領刺史者有之,諸州不與焉。今則通用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劉忠之 《太常引·送郭復齋》詞:“何處望雙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冊封蜀藩》詩:“玉檢金泥出大庭,雙旌萬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倘或無知猖獗,突犯雙旌,雖手握兵符,徵調不及,一時亦無如之何。”參見“ 雙節 ”。
前導
領路人,在方法或道路上領導或指引其他人的人
父老
古時鄉里管理公共事務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擔任;亦尊稱老年人
扶將
(1) 攙扶,扶持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樂府詩集·木蘭詩》
(2) 照料,服侍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百度
(1).百事;各種制度。《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 晉 陸機 《辨亡論》:“天人之分既定,百度之缺粗修。”《新唐書·陳子昂傳》:“今百度已備,但刑急罔密,非為政之要。”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大君無為,而百度自治。”
(2).猶百刻。指時間。《禮記·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百度得數而有常。” 鄭玄 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3).多次。 唐 元稹 《追昔游》詩:“花園欲盛千場飲,水閣初成百度過。”
作新
《書·康誥》:“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保 殷 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孔 傳:“弘王道,安 殷 民,亦所以惟助王者居順天命,為民日新之教。”本意謂教導 殷 民,服從 周 的統治。後因以“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風易俗。 宋 蘇軾 《王安石贈太傅制》:“具官 王安石 少學 孔 孟 ,晚師 瞿 聃 ,罔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糠粃百家之陳跡,作新斯人。”
明堂
(1) 〈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馬,侯權者之門。——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2) 近黃昏時;傍晚
山氣日夕佳。——晉· 陶淵明《飲酒》
明詔
(1).英明的詔示。《史記·蘇秦列傳》:“臣請令 山 東之國奉四時之獻,以承大王之明詔。” 宋 曾鞏 《進太祖皇帝總序狀》:“如賜裁定,使臣獲受成法,更去紕繆,存其可采,繫於《太祖本紀》篇末,以為國史書首,以稱明詔萬分之一,臣不勝大願。” 劉半農 《歐洲花園》:“但汝既思歸甚切,汝民又念汝勿舍,亦終有歸期耳。汝其靜俟上帝之明詔。”
(2).公開宣示。 清 龔自珍 《病梅館記》:“此文人畫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
掄才
亦作“ 掄材 ”。選拔人才。 唐 劉禹錫 《史公神道碑》:“ 元和 中,太尉 愬 為 魏 帥,下令掄才於轅門。”《舊唐書·劉迺傳》:“今夫文部,既始之以掄材,終之以授位。”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趙忠定掄才》:“此先公掄才報國之一端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惟改柱張絃,掄才訪道。” 清 錢謙益 《祭趙端肅公文》:“今我銜命,掄材於 浙 。” 清 沉起鳳 《諧鐸·蘇三》:“吾寧識英雄於 孫山 之外,不敢向及第花下掄才矣。”
殊方
(1).不同的方法、方向或旨趣。《文子·自然》:“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一也。”《漢書·董仲舒傳》:“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漢書·藝文志》:“時君世主,好惡殊方。”
(2).遠方,異域。 漢 班固 《西都賦》:“踰 崑崙 ,越 巨海 ,殊方異類,至於三萬里。” 唐 王維 《曉行巴峽》詩:“人作殊方語,鶯為舊國聲。”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集殊方之貨實,聚列國之商氓。”
明德
美德
明德茂親。——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夙昔
(1).前夜。《文選·<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李善 注引《廣雅》:“昔,夜也。” 南朝 齊 謝朓 《在郡臥病呈沉尚書》詩:“良辰竟何許,夙昔夢佳期。”按,夙,一本作“ 宿 ”。
(2).泛指昔時,往日。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故言可述,行可則。此有司夙昔所願覩也。” 唐 權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詩:“遠郊有靈峯,夙昔棲真仙。”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八:“離居日久,病身不能動,求如夙昔相聚講習之樂,寧可得耶!”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然數百年來,相遇如君者,不知凡幾,大都萍水偶逢,煙雲倏散,夙昔笑言,亦多不記憶。”
(3).朝夕。《後漢書·張衡傳》:“共夙昔而不貳兮,固終始之所服也。”按,《文選》引作“夙夜”。
棟樑
(1) 屋頂最高處的水平木樑,支承著椽子的上端
(2) 身負重擔的人;能擔負責任的人材
(3) 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他們是國家的棟樑
風雲會
(1).風雲聚合。形容事物繁多。《文選·陸機<日出東南隅行>》:“藹藹風雲會,佳人一何繁。” 劉良 註:“藹藹盛貌,佳人繁多,若風雲之會。”
(2).指君臣際會。亦泛指際遇。 漢 王粲 《雜詩》之四:“遭遇風雲會,託身鸞鳳間。” 唐 杜甫 《洗兵馬》詩:“徵起適遇風雲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清 李漁 《憐香伴·諂笑》:“河潤莫教遲,枯魚待水。倘若是雨露微沾,得赴風雲會,那時節燒尾難忘此日雷。”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賤子
謙稱自己。《漢書·遊俠傳·樓護》:“時請召賓客, 邑 居樽下,稱‘賤子上壽’。”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柳亞子 《 * 先生六十壽詩》:“賤子傾心久,神交許我狂。”
眄睞
(1).顧盼。《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識鑒》:“ 褚 眄睞良久,指 嘉 曰:‘此君小異,得無是乎?’” 宋 賀鑄 《感皇恩》詞:“歌笑見餘妍,情生眄睞。”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護軍女》:“話間眄睞其目,愈增嫵媚。”
(2).眷顧。 南朝 梁 任昉 《到大司馬記室箋》:“況 昉 受教君子,將二十年,咳唾為恩,眄睞成飾。”《魏書·恩倖傳序》:“夫令色巧言,矯情飾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蓋苟進之常也。” 宋 歐陽修 《夷陵上運使啟》:“凡居部屬,皆仰餘暉,顧此孤生,最為沉跡,時蒙眄睞,曲賜拊存。”
恩遇
指優惠的待遇
君密奏請皇上結以恩遇。——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非常
(1) 不同尋常的
非常會議
非常行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仆與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突然,意外的事變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項羽本紀》
窮秋
晚秋;深秋。指農曆九月。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曲》之一:“窮秋九月荷葉黃,北風驅雁天雨霜。” 唐 韓愈 《鳴雁》詩:“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 宋 秦觀 《浣溪沙》詞:“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移帳》:“窮秋纔換小陽春,盻不見梅花信。”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雙飛翼
喻指信使。 唐 張九齡 《感遇》詩之十:“袖中一紮書,欲寄雙飛翼。”參見“ 雙飛燕 ”。
相隨
(1).亦作“ 相隋 ”。謂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之相隨。” 馬王堆 漢 墓帛書《老子·道經》作“相隋”。
(2).伴隨;跟隨。《史記·蘇秦列傳》:“是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夫説貴撫會,弛張相隨。” 馬烽 《飼養員趙大叔》:“說完,匆匆忙忙相隨那女人走了。”
淩風
乘風。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發凌風之跡。”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安得凌風翰,肅肅賓天京。”
佇立
久立,長時間地站著
行塵
行走時揚起的塵埃。常用以形容遠行者。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 唐 王維 《觀別者》詩:“車從望不見,時時起行塵。” 宋 吳元扆 《冬日赴郡旅懷漫賦》詩:“雁引鄉心切,燈偏旅夜親。高堂應倚杖,落日望行塵。”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晤 佟 進士 濬 ,言其母 趙夫人 苦節能詩,《祭灶》云:‘再拜東廚司命神,聊將清水餞行塵。年年破屋多灰土,須恕夫亡子幼人。’”
含毫
含筆於口中。比喻構思為文或作畫。 晉 陸機 《文賦》:“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唐 錢起 《春夜過長孫繹別業》詩:“含毫凝逸思,酌水話幽心。” 元 程鉅夫 《舜舉畫棠梨練雀》詩:“含毫心欲醉,開卷眼還醒。” 周祥駿 《寄鈍劍》詩:“到眼都疑紅淚濺,含毫期與素心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