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五泄山五首·其五原文
珍木千章與世殊,瑤花一半近精廬。
方今金馬多才雋,好向名山結隱居。
詩詞問答
問:游五泄山五首·其五的作者是誰?答:沈鍊
問:游五泄山五首·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游五泄山五首·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沈鍊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鍊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魚韻 出處:青霞集卷七
參考注釋
珍木
珍貴的樹木。《文選·劉楨<公宴詩>》:“月出照園中,珍木鬱蒼蒼。” 李善 注引《新語》:“楩梓豫章,立則為眾木之珍。” 晉 王嘉 《拾遺記·秦始皇》:“窮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巧工。” 唐 李白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詩:“好鳥集珍木,高才列華堂。”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四:“三載重來榻未移,忽看珍木覆清池。”
千章
(1).千株大樹。《史記·貨殖列傳》:“水居千石魚陂,山居千章之材。” 宋 葉適 《毋自欺室銘》:“蔚然千章,被冒洞谷。”
(2).指大樹千株。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百傾風潭上,千章夏木清。” 趙光榮 《長篇十四章》:“拔地勢湧出,眾木還千章。”
瑤花
見“ 瑤華 ”。
一半
部分地
欠收原因一半由於乾旱,一半由於蟲災
精廬
(1).學舍,讀書講學之所。《後漢書·姜肱傳》:“盜聞而感悔,後乃就精廬,求見徵君。” 李賢 註:“精廬即精舍也。”《魏書·儒林傳·平恆》:“乃別構精廬,並置經籍於其中。” 清 瞿鴻禨 《與繆荃孫書》:“ 鐘山 既已蟬聯,精廬又較 南菁 為勝。”
(2).佛寺;僧舍。《北齊書·楊愔傳》:“至 碻磝戍 ,州內有 愔 家舊佛寺,入精廬禮拜。” 唐 賈島 《宿山寺》詩:“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 宋 辛棄疾 《漢宮春·答李兼善提舉和章》詞:“心似孤僧,更茂林修竹,山上精廬。”
方今
現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庖丁解牛》
金馬
(1).金制的馬匹。《漢書·張騫傳》:“天子既好 宛 馬,聞之甘心,使壯士 車令 等持千金及金馬以請 宛王 貳師城 善馬……﹝ 宛王 ﹞遂不肯予 漢 使。 漢 使怒,妄言,椎金馬而去。”
(2).指 金馬門 。《文選·揚雄<解嘲>》:“ 公孫 創業於 金馬 ,驃騎發跡於 祁連 。” 李善 注引 孟康 曰:“ 公孫弘 對策於 金馬門 。” 宋 葉適 《題費肅校書遺事》詩:“郤辭 金馬 直,歸臥 錫山 峯。” 清 黃宗羲 《與陳介眉庶常書》:“若復使之待詔 金馬 , 魏野 所謂斷送老頭皮也。”
(3).指 漢 代國家藏書之所。 漢 班固 《兩都賦》序:“內設 金馬 石渠 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聖上好文,書籍之盛事,自古未有…… 前漢 有 金馬 、 石渠 , 後漢 有 蘭臺 、 東觀 。”
(4).指朝廷或帝都。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詩案》:“自家 章惇 ……鼠鑽倖穴,因而位列銅螭;孤假權門,自此威行金馬。” 康有為 《和臨桂周黻卿翰林有感》:“蹉跎夢金馬,感愴泣銅駞。”
(5).借指翰林院。亦指翰林。 宋 徐鉉 《柳枝》詞:“ 金馬 詞臣賦小詩,梨園弟子唱新詞。” 明 何景明 《春雪諸翰林見過》詩之二:“置酒邀金馬,開軒對玉珂。” 清 龔自珍 《洞仙歌》:“又七載低顏軟塵紅,向 金馬 詞場,訊他榮悴。”參見“ 金馬玉堂 ”。
(6).我國 福建省 沿海 金門 、 馬祖 兩島的並稱。
才雋
見“ 才俊 ”。
隱居
退居鄉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
隱居之室。——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游五泄山五首·其五原文_游五泄山五首·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