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訪人

作者:吳應雷 朝代:明代

山行訪人原文

秋草平郊路,蒼茫引望迷。

數家依絕巘,一寺隔回溪。

土俗沙田芋,人煙籬落雞。

欲尋高隱宿,斜日石門西。

詩詞問答

問:山行訪人的作者是誰?答:吳應雷
問:山行訪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山行訪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齊韻 出處:甬上耆舊詩卷二十九

參考注釋

郊路

郊野的道路。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湯公》:“魂乃離竅,忘軀殼矣。而渺渺無歸,漂泊郊路間。”

蒼茫

空曠遼遠

蒼茫大地

暮色蒼茫

引望

引頸而望,遠望。 唐 無名氏 《石上閣》詩:“雲外見孤峰,林端懸瀑布。引望無不通,茲焉倍多趣。” 宋 寇準 《春日登樓懷歸》詩:“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數家

擅長術數的人。《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歷人取其年月,數家隆於神運,譜諜獨記世謚。” 司馬貞 索隱:“謂陰陽術數之家也。”《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顏師古 註:“數家,術數之家也。” 宋 陳亮 《量度權衡策》:“ 漢 至 建元 、 元狩 之間,而數家之學始盛。”

回溪

亦作“ 迴谿 ”。亦作“廻溪”。回曲的溪流。 漢 枚乘 《七發》:“向虛壑兮背槁槐,依絶區兮臨迴溪。”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迴谿縈曲阻,峻阪路威夷。” 唐 李白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詩:“迴谿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明 何景明 《沅州道中》詩之二:“鉤雲盤曲磴,沿月遡廻溪。”

迴谿:見“ 回谿阪 ”。

土俗

(1) 地方風俗

(2) 粗俗;不雅觀

沙田

含沙量大的田地(特別是由沙灘開闢成的田地)

人煙

住戶的炊煙,借指人家,住戶

沒有人煙

籬落

籬笆

村莊籬落

高隱

隱居。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棲賓亭記》:“古者有高隱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其德業,號而稱之,玄德玄晏是也。” 明 范汭 《琴川夜泊懷孫齊之》詩:“殘夢風前柝,歸心曙後雞,還知高隱處,只隔水東西。” 清 龔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八:“弱齡羨高隱,端居媚幽獨。”

斜日

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南朝 梁簡文帝 《納涼》詩:“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陰。” 宋 王安石 《杏花》詩:“獨有杏花如喚客,倚墻斜日數枝紅。” 清 納蘭性德 《南鄉子》詞:“飛絮晚悠颺,斜日波紋映畫梁。”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行人於斜日將墮之時……涕不可仰。”

石門

(1). 春秋 魯 城外門。《論語·憲問》:“ 子路 宿於 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借指賢者。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 石門 晨開,荷蕢疾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後漢書·蔡邕傳》:“是故天地否閉,聖哲潛形, 石門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靈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

(4).古代用於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禦工事。《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拜為牙門將,屬 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羌 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不糜爛。”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時自 四川盆地 通向 雲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上修築而成,因路經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的 石門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賓 ,南抵 雲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處。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多經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陝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東漢 的《石門頌》、 北魏 的《石門銘》最為著名。

詩詞推薦

山行訪人原文_山行訪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