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蒙山原文

岱宗東來數百里,或宮或霍伏還起。

蜿蜒一氣結蒙山,巀嶭堂皇重見此。

惜哉濯濯乏喬柯,牛山之木亦嘗美。

翠微風來生峭寒,放乎琅琊意近是。

一游一豫侯度昭,仿佛其招在角徵。

詩詞問答

問:蒙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蒙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十三

參考注釋

岱宗

(1).即 泰山 。 泰山 舊謂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 孔 傳:“ 岱宗 , 泰山 ,為四岳所宗。” 唐 杜甫 《望岳》詩:“ 岱宗 夫如何? 齊 魯 青未了。” 清 唐孫華 《東嶽宙》詩:“ 岱宗 首羣岳,巖巖鎮 魯 疆。”

(2).古代謂人死後靈魂歸 泰山 。故以 岱宗 指死亡。《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常恐游 岱宗 ,不復見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詩:“龜齡安可獲, 岱宗 限已迫。”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氣結

(1).呼吸不暢。形容心情鬱悶。《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四·艷歌何嘗行》:“念與君別離,氣結不能言。” 三國 魏 曹植 《送應氏詩》之一:“念我平常居,氣結不能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壁》:“ 朱 氣結而不揚, 孟 心駭而無主。”

(2).中醫學名詞。謂氣留滯不行。

巀嶭

(1).亦作“ 嶻嶭 ”。山名。一名 嵯峩山 ,又名 慈峩山 。在今 陝西省 涇陽 、 三原 、 淳化 三縣交界處。傳說 黃帝 曾鑄鼎於此。《漢書·地理志上》:“ 池陽 , 惠帝 四年置, 巀嶭山 在北。”巀,一本作“ 嶻 ”。 顏師古 註:“ 嶻嶭 ,即今俗呼 嵯峨山 是也。” 漢 揚雄 《長楊賦》:“左 太華 而右 襃斜 ,椓 嶻嶭 而為弋,紆 南山 以為罝。” 唐 陸龜蒙 《和古杉三十韻》:“恐是 夸娥 怒,教臨 嶻嶭 衰。”

(2).亦作“ 嶻嶭 ”。高峻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上》:“ 九嵕 巀嶭, 南山 峩峩。”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作“嶻嶭”。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嶻嶭,高峻貌也。” 宋 歐陽修 《和韓學士襄州聞喜亭置酒》詩:“嶻嶭高城 漢水 邊,登臨誰與共躋攀。”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劍石銘》:“銘曰:鍊質鴻濛,挺鋒巀嶭,正一之氣,勿壅勿遏。”

堂皇

(1) 形容氣勢盛大

這么多的台階,顯得多么堂皇。——艾青《鋼都夜》

(2) 冠冕堂皇

如火如荼兵氣揚,勤王名號正堂皇。——清· 泣紅《胭脂血彈詞》

濯濯

清新;明淨

春陽潛沮洳, 濯濯吐深秀。——韓愈《南山》

喬柯

高枝。 晉 陶潛 《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逯欽立 校註:“喬柯,高枝。” 宋 曾鞏 《秋聲》詩:“喬柯與長谷,秀色故未浼。” 清 施閏章 《浮萍兔絲篇》詩:“兔絲附喬柯,裊裊復離披。”

牛山

山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 春秋 時 齊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國 魏 曹植 《感節賦》:“唯人生之忽過,若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懼 平仲 之我笑。”《晉書·慕容德載記》:“﹝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東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無不死!’愴然有終焉之志。” 唐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 何必獨霑衣。” 明 何景明 《九日同馬君卿登高》詩:“ 牛山 元有恨,休訝淚長流。”參見“ 牛山嘆 ”。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來生

指人死後再轉生到世上的那一生;下輩子(迷信)

峭寒

料峭的寒意。形容微寒。 宋 徐積 《楊柳枝》詩:“清明前後峭寒時,好把香綿閒抖擻。”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簾幕風柔,庭幃晝永,朝來峭寒輕透。” 清 陳維崧 《瑣窗夢·本意閨情》詞:“峭寒陡覺秋夜丙。伴黃花,且熨紅綿,冬釭應倍冷。” 葉聖陶 《倪煥之》二七:“鄉鎮的上空停著一層牛乳色的雲,雲底下吹動著峭寒的風。”

琅琊

見“ 琅邪 ”。

近是

對某種情況、某種事物作接近肯定的判斷。 漢 王充 《論衡·自紀》:“歷日彌久,以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長安門》:“東西 長安門 外有通五府各部處總門,京師市井人謂之 孔聖門 ,或以為本名 公生門 ,並無意義。其有識者則曰 拱辰門 之誤,近是。” 郭沫若 《棠棣之花》附錄《我怎樣寫<棠棣之花>》:“有的人站在純粹歷史家的立場,說 陽堅 、 韓山堅 、 韓嚴 應該是一個人,而且就是 嚴仲子 嚴遂 。不錯,有些近是。”

一游一豫

指古代帝王春秋出巡。《孟子·梁惠王下》:“ 夏 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按,《晏子春秋·問下一》:“春省耕而補不足者謂之游,秋省實而助不給者謂之豫。”

侯度

為君之法度。《詩·大雅·抑》:“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 鄭玄 箋:“侯,君也。……故又戒鄉邑之大夫及邦國之君平女萬民之事,慎女為君之法度,用備不億度而至之事。” 晉 陸雲 《贈顧驃騎·有皇》詩:“敬子侯度,慎徽百辟。”

仿佛

好像;似乎

猶仿佛其若夢從者。——《漢書·揚雄傳》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仿佛陳涉之稱 項燕。——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讀著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進了童話世界

詩詞推薦

蒙山原文_蒙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