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京王大臣奏報快雨時晴並不致潦詩以志慰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山莊秋霽碧天清,同否京畿尚系情。

例隔兩朝閱尺牘,欣稱快雨以時晴。

高原下隰都無礙,畦菜町蕎望有成。

額首寸心寧不慰,益增惕息凜持盈。

詩詞問答

問:《留京王大臣奏報快雨時晴並不致潦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六

2. 據留京王大臣奏京城自七月十七日後漸次放晴二十及廿二日得有陣雨旋止自廿四日以後天色開霽氣候涼爽正當結實之際得此快晴田禾菜蕎極為有益

參考注釋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秋霽

秋日雨後天晴。 唐 儲光羲 《新豐作貽殷四校書》詩:“雞犬暮聲合,城池秋霽空。” 唐 陸龜蒙 《華陽巾》詩:“須是古壇秋霽後,靜焚香炷禮寒星。”

天清

天氣清朗。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四》:“天清,晏然無雲。” 唐 韓愈 《明水賦》:“夜寂天清,煙消氣明。”

京畿

國都和國都周圍的地方

視學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系情

猶寄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宦娘》:“俄一女郎出……舉首見客,驚而走。 溫 時未偶,繫情殊深。”

兩朝

(1).指前後兩個君主統治的兩代王朝。《南齊書·王儉傳》:“臣逢其時,而叨其位,常總端右,亟管銓衡。事涉兩朝,歲綿一紀。” 唐 杜甫 《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舊唐書·韓弘傳》:“及 齊 、 蔡 賊平,勢屈入覲,兩朝寵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終,人臣之幸也。”

(2).指兩個國家。《宋史·宇文昌齡傳》:“送 遼 使至 雄州 ,當宴,從者不待揖而坐, 昌齡 誚其使曰:‘兩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後坐,此禮渠可闕邪?’”

尺牘

長一尺的木簡;信札

與人尺牘,主皆臧去以為榮。——《漢書·陳遵傳》

寄長懷於尺牘。——杜篤《吊比干文》

稱快

表示痛快、快意

拍手稱快

以時

(1).按一定的時間。《管子·幼官》:“藪澤以時禁發之。” 尹知章 註:“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獺祭魚,然後修澤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史記·孝文本紀》:“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

(2).及時,即時。《漢書·匡衡傳》:“ 衡 、 譚 ( 甄譚 )居大臣位,知 顯 ( 石顯 )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唐 元稹 《招討鎮州制》:“如 王廷湊 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義倉》:“ 宋 興, 乾德 之初,天子哀歲不登,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於是著發粟之制,使不待詔令。”

高原

海拔較高、地形起伏較小的大塊平地

黃土高原

都無

倘無,若無。 宋 辛棄疾 《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送之》詞:“晚歲躬耕不怨貧,隻雞斗酒聚比隣。都無 晉 宋 之間事,自是 羲皇 以上人。” 鄧廣銘 箋註:“‘都無’當作‘倘無’解。 陶淵明 生於 東晉 末年,卒於 劉宋 初年。其時內多篡弒之禍,而北方則先後分處於 十六國 統治下……故 稼軒 作此設詞,以為若無 晉 宋 之間事,則彼自是 羲皇 上人耳。”

有成

有成就;有成效

三年有成

寸心

(1) 微小的心意

略表寸心

(2) 心;心裡

得失寸心知

惕息

(1).謂心跳氣喘。形容極其恐懼。《漢書·司馬遷傳》:“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 顏師古 註:“惕,懼也。息,喘息也。” 唐 李紳 《卻到浙西》詩:“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明史·韓雍傳》:“兩地鎮守宦官素驕恣,亦惕息無敢肆。” 無名氏 《康有為》:“ 康有為 高官厚祿之思想瀰漫於腦筋,驟不可爬搔,而又惕息於戊戌之危機,奉數行之密詔,感泣至今,思得當以報於 漢 也。”

(2).指喘息。多以“不敢惕息”形容恐懼。 漢 揚雄 《長楊賦》:“﹝ 匈奴 ﹞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惕息。”《新唐書·辛雲京傳》:“ 回紇 恃舊勛,每入朝,所在暴鈔,至 太原 , 雲京 以戎狄待之,虜畏不敢惕息。”

持盈

保守成業。語本《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國語·越語下》:“夫國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傾,有節事。” 韋昭 註:“持,守也。盈,滿也。”《後漢書·蔡邕傳》:“心恬澹於守高,意無為於持盈。” 唐 劉禹錫 《上門下裴相公啟》:“然持盈之術,古所難也。”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九:“俾後御民者鹹知懍朽索,戒持盈。”

詩詞推薦

留京王大臣奏報快雨時晴並不致潦詩以志慰原文_留京王大臣奏報快雨時晴並不致潦詩以志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