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聞趙廣漢治民,立政為銗筒。
又聞趙悅道宦歸,只有琴鶴從。
觀君矯矯真華胄,如神擿伏清廉同。
我來相逢再相別,感贈二美情攸隆。
瓢分海南煙雨之椰子,扇裁華山雲壑之七棕。
左手攜瓢汎春酒,澆除磥砢生顏紅。
右手攜扇卻夏熱,煩襟蕭爽香塵空。
酣歌慷慨意不俗,自笑鄙語難形容。
願君飲冰去酷吏,我當斟酌元氣揚仁風。
詩詞問答
問:《京兆廉訪使趙彥澤贈椰瓢稯扇》的作者是誰?答:陳宜甫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參考注釋
立政
(1).謂建立長官。《書·立政》:“國則罔有立政用憸人。”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言國家建立長官,毋或用憸人也。”
(2).確立為政之道。 漢 揚雄 《法言·先知》:“或問何以治國?曰立政。”《後漢書·黨錮傳·李膺》:“夫立政之要,記功忘失。”
(3).蒞政;臨政。立,通“ 涖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臣聞明主立政,有功者不得不賞。” 司馬貞 索隱:“《戰國策》‘立’作‘涖’。”
只有
(1) 表示必需的條件,下文常用“才”、“方”呼應
只有依靠民眾,才能做好普查工作
(2) 唯有;僅有
只有他知道內情
矯矯
(1) 形容英勇威武
矯矯大將
(2) 超凡脫俗,不同凡響
矯矯不群
華胄
(1) 舊指貴族的後裔
(2) 華夏族的後裔,指漢族
擿伏
揭露隱秘的壞事。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慕 張生 之擿伏,挹 邊延 之勵精。”《南史·王籍傳》:“仕 齊 為 餘杭 令,政化如神,善於擿伏,自下莫能欺也。” 唐 楊炯 《後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服叛懷遠,擒姦擿伏。”參見“ 發姦擿伏 ”。
清廉
清白廉潔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相別
謂彼此分別。 宋 蘇軾 《和子由宿逍遙堂》序:“﹝余﹞以為今者宦遊相別之日淺,而異時退休相從之日長。”《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 龐老人 ﹞請眾老人吃些酒食,各人相別。”
鬧彆扭。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拒婚》:“他勢壓朝班,威傾京國,你卻與他相別;只怕他轉日迴天,那時須有個決裂。” 錢南揚 校註:“別,即鬧彆扭之意。”
美情
善意;美意。《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昨日多蒙娘子美情,拾還遺金,今日特來造謝。”《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爹爹既有這段美情,俟至 蘇州 稟過父母,然後行聘便了。”
海南
(1) 中國最南部的省,由海南島和附近的小島及廣闊的海域組成
(2) 日本本州和歌山縣的城市,瀕和歌灣
煙雨
像煙霧那樣的細雨
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煙雨空ň。——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椰子
椰子樹的果實,是由外層為纖維的殼組成的,提供椰子皮纖維和內含可食厚肉質的大堅果,果新鮮時,有清澈的液體,叫做椰汁
華山
山名。五嶽之一。在 陝西省 華陰市 南,北臨 渭河 平原,屬 秦嶺 東段。又稱 太華山 。古稱“西嶽”。有 蓮花 (西峰)、 落雁 (南峰)、 朝陽 (東峰)、 玉女 (中峰)、 五雲 (北峰)等峰,為遊覽勝地。
雲壑
雲氣遮覆的山谷。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誘我松桂,欺我雲壑。” 唐 於鵠 《過凌霄洞天謁張先生祠》詩:“乃知軒冕徒,寧比雲壑眠。”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畢竟春光誰領畧。九陌緇塵,抵死遮雲壑。”
左手
(1) 左邊的手
用左手痛打
(2) 左邊兒;左首
春酒
春季釀製的或春季釀成的酒;也指民間習俗,春節時宴請親友叫吃春酒
右手
(1) 右邊的手
(2) 右首
煩襟
煩悶的心懷。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元 韋居安 《摸魚兒》詞:“垂釣餌,趁春水生時,賸有桃花鱖,煩襟浄洗。” 清 方文 《湯君謨讀書敬亭寄此》詩:“何時就清盥,一洗煩襟開。”
蕭爽
(1).清淨閒適。 唐 雍陶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四:“人來多愛此,蕭爽似仙家。” 金 元好問 《少林》詩:“雲林入清深,禪房坐蕭爽。” 清 汪懋麟 《早過南塢》詩:“東華滿塵垢,蕭爽是城西。”
(2).涼爽;淒清。 宋 陸游 《感秋》詩:“秋堂露氣清,蕭爽入毛骨。” 元 劉祁 《游西山記》:“見白雲數縷出東山,延布南嶺上,狀如飛龍蜿蜒,山中露氣蕭爽。” 明 李東陽 《謝謝方石惠石棋子》詩:“空堂無人石枰響,病骨先秋覺蕭爽。”
(3).蕭灑自然。 宋 周密 《圖畫碑帖續鈔》:“ 伯時 為 米芾 作《山陰圖》,精神蕭爽,令人顧接不暇。” 清 吳騫 《拜經樓詩話》卷一:“詩極蕭爽,或傳 呂純陽 所作。”
(4).猶蕭颯。風吹樹木的聲音。 三國 魏 阮籍 《首陽山賦》:“樹叢茂以傾倚兮,紛蕭爽而揚音。”
香塵
(1).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語出 晉 王嘉 《拾遺記·晉時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牀上,使所愛者踐之。” 唐 沉佺期 《洛陽道》詩:“行樂歸恆晚,香塵撲地遙。” 宋 柳永 《柳初新》詞:“徧九陌、相將遊冶,驟香塵、寳鞍驕馬。”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襯殘紅芳逕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 明 唐寅 《題<夢草圖>為陸勛傑》詩:“池塘春漲碧溶溶,醉臥香塵淺草中。”
(2).佛教語。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一。《三藏法數·六塵》:“三,香塵,謂旃檀沉水飲食之香,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塵。”
酣歌
盡興歌唱
日與其徒置酒酣歌達曙。——清· 方苞《獄中雜記》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不俗
不庸俗;高雅。《漢書·敘傳上》:“學不為人,博而不俗。” 宋 蘇軾 《次韻答邦直子由》之二:“蕭灑使君殊不俗,罇前容我攬須否?”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清客》:“九品頭銜不選,十分和氣不俗。” 曲波 《林海雪原》二六:“ 定河道人 今天打扮的更加不俗,身穿大絨道袍,外罩猞猁斗篷。”
鄙語
俗語。《戰國策·楚策四》:“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鄙語曰:‘賢者容不辱。’”《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上》引《復齋漫錄》:“諺云:‘情人眼裡有 西施 。’又云:‘千里寄鵝毛,物輕人意重。’皆鄙語也。” 章炳麟 《訄書·訂文》附《正名雜義》:“有農牧之言,有士大夫之言,此文言與鄙語不能不分之由。”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覺民《與妻書》
飲冰
(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語本《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 南朝 宋 鮑照 《謝永安令解禁止啟》:“飲冰肅事,懷火畢命。” 唐 宋之問 《送姚侍御出使江東》詩:“飲冰朝受命,衣錦晝還鄉。” 宋 王安石 《游棲霞庵約平甫至因寄》詩:“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
(2).謂受命從政,為國憂心。 唐 張九齡 《與李讓侍御書》:“不然則命非飲冰,幸安中土,又安能崎嶇執事之末?”《明史·李應昇傳》:“陛下振紀綱,則片紙若霆;大臣捐私曲,則千里運掌;臺諫任糾彈,則百司飲冰。”
(3).謂清苦廉潔。 唐 姚合 《心懷霜》詩:“還如飲冰士,勵節望知音。” 清 錢謙益 《譚性教授承德郎制》:“飲冰之操,已著於當時;如水之心,可徵於受事。”
酷吏
用殘酷的方法進行統治的官吏
斟酌
(1) 反覆考慮以後決定取捨
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元氣
(1) 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
(2) 精神;精氣
(3) 指國家或社會團體得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
元氣大傷
仁風
(1).形容恩澤如風之流布。舊時多用以頌揚帝王或地方長官的德政。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大 晉 統天,仁風遐揚。”《後漢書·章帝紀》:“功烈光於四海,仁風行於千載。” 清 方文 《李明府祈雨有應鐫詩於壁屬予和之》:“況有詩題石,仁風扇薜蘿。”
(2).《世說新語·言語》“江山遼落,居然有萬里之勢” 劉孝標 注引《續晉陽秋》:“太傅 謝安 賞 宏 機捷辯速,自吏部郎出為 東陽郡 ,乃祖之於 冶亭 ,時賢皆集。 安 欲卒迫試之,執手將別,顧左右,取一扇而贈之。 宏 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合坐嘆其要捷。”後因以“仁風”為扇子的代稱。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器物》:“扇曰仁風。”參閱《晉書·文苑傳·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