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貞觀論為政,隆興示恤民。

好專斥隋主,戒怠勵諸臣。

那解忘讎失,徒稱行孝頻。

左方記曾覿,美刺孰知真。

詩詞問答

問:《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六

2. 用冊中語

參考注釋

貞觀

(1).謂以正道示人。貞,正,常。觀,示。《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韓康伯 註:“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 孔穎達 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 陳夢雷 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五:“臣聞託闇藏形,不為巧密;倚智隱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發藻,尋虛捕景;大人貞觀,探心昭忒。” 晉 陸雲 《歲暮賦》:“於是 顓頊 御時, 玄冥 統官,天廟既定,日月貞觀。”

(2).指正大的道理。《文選·班固<幽通賦>》:“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言朝聞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論·歸宗顯本》:“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岳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此蓋狷夫之野議,豈達士之貞觀。”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後漢書·黨錮傳·李膺》:“以為天子當貞觀二五,利見大人,不謂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揚煇,棄和取同。”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王臨於朝,天地貞觀。”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職責。 章炳麟 《與龔未生書》:“然曩時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賢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濟物。’況僕身當貞觀,豈敢忘百姓之憂。”

(5).正可觀賞。

為政

(1).治理國家;執掌國政。《詩·小雅·節南山》:“不自為政,卒勞百姓。”《左傳·宣公元年》:“於是 晉侯 侈, 趙宣子 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商調曲一》:“ 有熊 為政,訪道於 容成 。” 宋 蘇軾 《朝辭赴定州論事狀》:“陛下為政九年,除執政臺諫外,未嘗與羣臣接,然天下不以為非者,以謂垂簾之際,不得不爾也。” 清 姚鼐 《<左傳補註>序》:“ 魏獻子 合諸侯,乾位之人,而述其為政之美,詞不恤其夸。”

(2).指執政者。《儀禮·大射》:“﹝司射﹞自阼階前曰:‘為政請射。’” 鄭玄 註:“為政謂司馬也。司馬,政官,主射禮。”

(3).處理政事。 唐 宋之問 《送許州宋司馬赴任》詩:“當聞力為政,遙慰我心愁。” 唐 岑參 《冬宵家會餞李郎司兵赴同州》詩:“應須力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舊聞·為政不相師友》:“公雖受知於 文端 ,而為政不相師友,一切聽從民便。”

(4).做主。《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七:“蓋金微,不能為政,但隨氣所勝,革化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公孫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宮。《論語·為政》:“子奚不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他日,妻謂生曰:‘子豈不思為政乎?’” 明 宋濂 《趙侯神道碑銘》:“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節於危難之時,蓋為政以及物者易,而殺身以成仁者難。”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之三:“時艱為政好,地逈得官閒。”

隆興

興盛。《尚書大傳》卷五:“堯者,高也,饒也,言其隆興煥炳最高明也。”《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是以鸞鷟鳴 岐 , 周 道隆興,四皓為佐, 漢 帝用康。”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臣嘗謂 金 人必衰敗,國家必隆興。”

恤民

謂憂慮人民的疾苦。《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古之治民者,勸賞而畏刑,恤民不倦。”《後漢書·陳蕃傳》:“今失其勸種之時,而令給驅禽除路之役,非聖賢恤民之意也。” 宋 司馬光 《言賑贍流民札子》:“如此處置,欲以為恤民之名,掩人耳目則可矣。” 清 朱仕琇 《太學生陳君墓志銘》:“彼皆柄國政,戴於民上,其恤民宜也。”

行孝

遵行孝道。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行孝》:“ 俞廷用 子 亞佛 ,其家祖 大成 、父 廷用 及其子,凡三世行孝矣。”

左方

左面;後面。《史記·匈奴列傳》:“左方兵直 雲中 ,右方直 酒泉 燉煌郡 。”《史記·龜策列傳褚少孫論》:“謹連其事於左方,令好事者觀擇其中焉。”《新唐書·忠義傳序》:“故次敍 夏侯端 以來凡三十三人於左方。”

美刺

稱美與諷惡。多用於詩文。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篇章以陳美刺,論難以覈有無。”《詩·召南·甘棠序》“美 召伯 也” 唐 孔穎達 疏:“至於變詩美刺,各於其時,故善者言美,惡者言刺。” 唐 白居易 《策林·議文章》:“今褒貶之文無覈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 明 劉基 《書紹興府達魯花赤德政詩後》:“予聞《國風》《雅》《頌》,詩之體也;而美刺風戒,則為作詩者之意。”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禮論》:“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唐 韓愈 《復志賦》:“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路又疾驅兮,孰知餘力之不任。”

詩詞推薦

  • 宿雲檐口號

    乾隆清代〕翠雲岩畔宿雲檐,雲假雲真兩不嫌。我卻何曾來一宿,空尋名象屢吟拈。
  • 九日陪顏使君真卿登水樓

    皎然唐代〕重陽荊楚尚,高會此難陪。偶見登龍客,同遊戲馬台。風文向水疊,雲態擁歌回。持菊煩相問,捫襟愧不才。
    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原文_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的賞析_古詩文
  • 陳孝子

    何禮莊明代〕南北蒼茫路幾千,孤魂流落最堪憐。一丘芳草黃昏雨,萬里鄉關暮景煙。故舊悼情歌薤露,賢郎行孝感蒼天。從今
  • 陽春曲·知幾

    白樸元代〕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淹留。閒袖手,貧煞也風流。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回
  • 雲安監勸學詩

    王日翬宋代〕雲安古湯谿,□□□□濱。無室不鹽煙,無民不樵薪。士子獨希少,錐刀事艱辛。我因沿檄來,暇日聊諮詢。谿山
  • 南鄉子 游洪山寺

    姚燧元代〕良月大洪山。楓葉青青柏葉殷。一樹桃花修竹里,天慳。連見春風一歲閒。爭挽插雲鬟。日暮金鞍未擬還。偏與歌
  • 晝過荷葉浦二首

    陳造宋代〕一舟失得關生死,中夜何人肆奪攘。外此湖江多樂土,憶常通夕聽漁榔。
  • 扈從御宿池

    祖詠唐代〕君王既巡狩,輦道入秦京。遠樹低槍壘,孤峰入幔城。寒疏清禁漏,夜警羽林兵。誰念迷方客,長懷魏闕情。
  • 物我無差

    釋清遠宋代〕青山是我身,流水為我命。養之以四時,蕭然自條正。覆育諸眾生,六度自修省。栽花種菩提,拂石要安靜。不見
  • 平生

    沈遼宋代〕平生愛閒今幸閒,投老愛山今住山。不復區區同眩事,正當渺渺出人間。
  •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南北朝〕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晝夜
  • 昆明湖上作

    乾隆清代〕望澤津門憶往回,雨沾湖上試游才。三春趣付不知過,首夏景看有腳來。那惜埭旁花片謝,卻欣塍里稻秧栽。雲容
  • 近有謝師厚寄襄陽柑子乃吳人所謂綠橘耳今王

    梅堯臣宋代〕荊州持大橘,亦自名黃柑。忽得洞庭美,氣味何可參。送生吳洲思,恨不羽翼南。
    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原文_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的賞析_古詩文
  • 老梅

    朱浙明代〕朔風稜稜寒蝕鐵,梅花一枝白勝雪。東皇仗爾報先春,未許狂風便吹折。平湖杳靄澹生煙,遙海蒼茫欲上月。此時
  • 和孔毅夫學士題小閣

    畢仲游宋代〕共坐既雲隘,出也欲何之。晴窗日可負,此地猜琉璃。朝衣雖已穿,襆被亦已遲。緬思廬霍勝,入手當何時。
  • 詩二首

    方回宋代〕一牝猶嫌將兩雄,趨新背舊片時中。陡忘前主能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玉碗空亡無易馬,絳桃猶在未隨風。何須
    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原文_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的賞析_古詩文
  • 酬柳國博

    曾鞏宋代〕行止恂恂所褒,東南佳譽映時髦。洞無畦畛心常坦,凜若冰霜節最高。朱紱少留居客左,白頭難敵是詩豪。須知別
  • 郫縣春日吟

    吳泳宋代〕醉騎花影少年間,謔弄風光古將壇。漸覺年來無補益,只將春貯在脾肝。
  • 西巡迴鑾述事·其二

    乾隆清代〕塵淨香街碾大章,問安依舊寢門常。祝釐欣得文殊佑,應與崇台並壽康。
  • 驀山溪

    朱敦儒宋代〕鄰家相喚,酒熟閒相過。竹徑引籃輿,會鄉老、吾曹幾個。沈家姊妹,也是可憐人,回巧笑,發清歌,相間花間坐
    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原文_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的賞析_古詩文
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原文_題宋高孝法書合冊·其二·孝宗書唐太宗與張元素論政道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