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思原文
抱得朱絲琴,臨風彈《別鶴》。
愁如江潮生,不共江潮落。
詩詞問答
問:閨思的作者是誰?答:王鴻緒
問:閨思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閨思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藥韻
2. 崔國輔小詩,原本《子夜讀曲》,作者近之。
參考注釋
朱絲
(1).紅色的絲繩。《左傳·襄公十八年》:“ 晉侯 伐 齊 ,將濟 河 , 獻子 以朱絲繫玉二瑴而禱。”《淮南子·說山訓》:“聖人用物若用朱絲約芻狗,若為土龍以求雨。” 章炳麟 《駁神我 * 說》:“今假眾樂之言,以文飾其帝國主義,是猶借兼士之名,以文飾其兼併主義, 墨 孟 有知,必縈以朱絲,攻以雷鼓無疑也。”
(2).朱弦。用熟絲製的琴弦。 唐 劉禹錫 《調瑟詞》:“朱絲二十五,闕一不成曲。” 清 唐孫華 《種樹》詩:“珍材伐琴瑟,清音發朱絲。”
(3).借指琴瑟。 唐 元孚 《送李四校書》詩:“朱絲寫別鶴泠泠,詩滿紅箋月滿庭。” 宋 蘇軾 《渚宮》詩:“緑窗朱戶春晝閉,想見深屋彈朱絲。”
臨風
迎風;當風。《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水滸傳》第三九回:“不覺酒湧上來,潸然淚下,臨風觸目,感恨傷懷。” 蘇曼殊 《寄調箏人》詩:“偷嘗仙女脣中露,幾度臨風拭淚痕。” 冰心 《寄小讀者》五:“我想起我的母親,不覺憑在甬道的窗邊,臨風偷灑了幾點酸淚。”
別鶴
(1).即《別鶴操》。 南朝 齊 謝朓 《琴》詩:“是時操《別鶴》,淫淫客淚垂。” 明 劉基 《獨不見》詩:“有人抱瑟上高閣,坐對粧臺彈《別鶴》。”
(2).喻離散的夫婦。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三:“寧作野中之雙鳧,不願雲間之別鶴。” 唐 楊炯 《原州百泉縣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鏡里,孤鸞別鶴之哀;竹死城崩, 杞婦 湘妃 之怨。”
江潮
江河下游的潮汐現象。因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致使水位定時漲落。亦泛指江河中的波濤。 唐 劉長卿 《餞王相公出牧括州》詩:“江潮淼淼連天遠,旌旆悠悠上嶺翻。” 宋 張先 《浣溪沙》詞:“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幾時期信似江潮?” 郁達夫 《采石磯》:“﹝他﹞心裡的一種悲感,竟同江潮似的涌了起來。”
不共
(1).不恭。共,“ 恭 ”的古字。《左傳·僖公二十七年》:“公卑 杞 , 杞 不共也。” 杜預 註:“共音恭,本亦作恭。”《管子·四稱》:“不與善人,唯其所事。倨敖不共,不友善士。” 明 劉基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庚辰大雨雪》:“抑小民之失其所,而祭祀之不共歟,何上天降鑒之若是也。”
(2).不具備。《國語·魯語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 韋昭 註:“共,具也。”
(1).不與,不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不共你搖嘴掉舌,不共你鬦爭鬦合。”
(2).不同。 宋 孫光憲 《上行杯》詞:“臨極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漸近朱門香夾道沈蔚《轉調蝶戀花/蝶戀花》
- 紫皇高宴蕭台,雙成戲擊瓊包碎吳琚《水龍吟》
- 今年東作,滿目西疇,盡成北渚
- 一榼村醪插別筵,清風急雨送歸船汪莘《送趙君十絕》
- 今朝樹上啼,哀音斷還續
- 畫橋流水外
- 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橋李徵古《登祝融峰》
- 滿座清風來古木,半窗斜日下危岑衛宗武《宣妙寺偶成》
- 病軀復如斯,令人發悲咤吳芾《生朝偶成》
- 休去歇去,絕言絕慮釋正覺《偈頌二百零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