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柔絲一縷貫魚兒,綠葉相扶紅蘤垂。
草木無知原有性,誰當觀象玩其辭。
詩詞問答
問:《題鄒一桂花卉冊·其八·魚兒牡丹》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
參考注釋
貫魚
(1).《易·剝》:“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 王弼 註:“貫魚,謂此眾陰也,駢頭相次,似貫魚也。” 高亨 註:“貫,穿也。貫魚者個個相次,不得相越,以喻人有排定之順序……爻辭言:統治者如貫魚之排定順序,用宮人而寵愛之,輪流當夕,則宮人不致爭寵吃醋,相妒相軋,乃無不利。”後因指以次進御,不偏愛。《後漢書·文苑傳上·崔琦》:“爰暨末葉,漸已穨虧,貫魚不敘,九御差池。”《周書·皇后傳序》:“宮闈有貫魚之美,戚里無私溺之尤。”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或不知生育繼嗣為重,而寵注於一人,未能溥貫魚之澤。” 清 厲鶚 《題<七姬權厝志>拓本》詩:“雉經聊酬貫魚寵,鬼妾肯奉他人娛。”
(2).借指妃嬪媵妾之屬。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耿先生》:“上好文雅,悅奇異之事,召之入宮,蓋觀其術,不以貫魚之列待,特處之別院。” 明 葉憲祖 《鸞鎞記·仗俠》:“[小旦]我一縷微軀,原賤同侍兒,你兩口無虞,我心甘貫魚。”
(3).喻有次序。 南朝 梁 武帝 《立選簿表》:“故前代選官,皆立選簿,應在貫魚,自有銓次。” 唐 元稹 《遣行》詩之九:“每逢危棧處,須作貫魚行。”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油鹽醬醋,流水而來;鵝鴨雞豬,貫魚而進。”
(4).成串的魚。 宋 王禹偁 《前普州刺史康公預撰神道碑》:“然後起二萬人,以十人為率,皆反接之,若連雞貫魚,桴江而下,以兵衛之。” 宋 文天祥 《移司即事》詩:“行行桎梏如貫魚,憐我龍鍾遲明早。”
(5).佩戴魚袋。 清 朱珪 《祭竇閣學母太夫人文》:“佩龜貫魚,北向拜受。”
相扶
相輔;相依。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下和平,與義相扶。”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馬融 鴻儒,思洽識高,吐納經范,華實相扶。”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發》詩:“相扶照水弄春柔,發似矜誇歛似羞。”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無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年幼無知
誰當
何人。當,語助詞。《後漢書·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穫者婦與姑。’”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彎碕》詩:“永懷 少陵 詩:‘菱葉淨如拭’。誰當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為,為什麼。 唐 沉佺期 《擬古別離》詩:“奈何生別者,戚戚懷遠遊。遠遊誰當惜,所悲會難收。”
(2).安得,怎得。 唐 劉長卿 《酬李侍御登岳陽見寄》詩:“誰當北風至,為爾一開襟。” 唐 韋應物 《三月三日寄諸弟兼懷崔都水》詩:“對酒始依依,懷人還的的。誰當 曲水 行,相思尋舊跡。”
觀象
(1).觀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測吉凶。《易·繫辭上》:“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宋 陳亮 《祭呂東萊文》:“講觀象之妙理,得應時之成能。”
(2).觀測天象。《三國志·吳志·虞翻傳》:“觀象雲物,察應寒溫。” 唐 楊炯 《渾天賦》:“故知天常安而不動,地極深而不測,可以作觀象之準繩,可以作譚天之楷式。”《隋唐演義》第二九回:“ 煬帝 攜著 袁紫煙 ,同上臺去觀象。”
(3).謂取法,效法。 晉 陸機 《文賦》:“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於古人。”
標籤:桂花,牡丹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獨有左紐樹,閱世如龜龍楊維楨《陳明檜》
- 前知寒切骨,甘心肩骭露文同《織婦怨》
- 剖似日魂初破後,弄如星髓未銷前皮日休《早春以橘子寄魯望》
- 鳥將雲共遠,天與樹俱青曾協《暮春雜詠八首》
- 淺淺猶可涉,素手花似雪周文璞《出溪》
- 高於岱頂誰曾覽,遠若河源未易窮
- 秋風野水憶絲蓴,擊汰夷猶理煙榜鄧諫從《題巫山瞻華亭》
- 地暖生春早,家貧覺歲長卿雲《舊國里》
- 濕久飛遲半日高,縈沙惹草細於毛
- 海內知公者,只願壽而臧魏了翁《水調歌頭(安大使丙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