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得堂自箴原文
書堂朴不詡耽耽,硯淨甌香性所諳。
聖祖兩言記闡兩,先師三戒歲宜三。
生身鱗集西和北,虔念駢臻東及南。
亟盛何修遇而得,天恩深沐懼兼慚。
詩詞問答
問:戒得堂自箴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戒得堂自箴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戒得堂自箴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九
2. 得四皇祖聖壽望七時鐫用戒之在字通用小璽然聖意引而未發予七帙時駐蹕山莊創作書堂即以戒得題額因為記以闡皇祖之義蓋皇祖所云戒得者在擴土兼遠之為予欽承順成先志平伊犁定回部靖金川幸蒙天助諸事敢不以皇祖之戒為戒乎嗣有後記之作謂前記之義言其欲得後記之義言其已得訊息盈虛之理滿損謙益之機伏於無形敢不日慎一日以待歸政之日詳見前後兩記
參考注釋
書堂
(1).學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上開府廣饒公鄭常墓志銘》:“就經黌舍,略見書當;習武兵欄,偏知劍術。”《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 達生 辭了母親,又到書堂中去了。”
(2).書房。 唐 趙嘏 《送權先輩歸覲信安》詩:“小齋松島上,重葉覆書堂。” 宋 陸游 《戲詠閒適》:“暮秋風雨暗江津,不下書堂已過旬。”
耽耽
(1).眈眈。威嚴注視貌。亦形容貪婪地注視。《易·頤》:“虎視耽耽,其欲逐逐。” 宋 蘇軾 《見長蘆天禪師》詩之一:“瑟瑟寒松露骨,耽耽病虎垂頭。”一本作“ 眈眈 ”。 清 黃宗羲 《機山錢公神道碑銘》:“逆黨恨甚,割臂而盟,耽耽思以奇計中之。” 清 薛福成 《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數十年來,西洋諸國競知 中國 幅員遼闊,又有不爭遠土之名,一遇界務,鮮不為耽耽之視。”
(2).深邃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大夏耽耽,九戶開闢。” 薛綜 註:“耽耽,深邃之貌也。”《文選·左思<吳都賦>》:“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李善 註:“耽耽,樹陰重貌。” 宋 王禹偁 《歸雲洞》詩:“碧洞何耽耽,呀然倚山根。” 清 惲敬 《吳城萬壽宮碑銘》:“廣場千尋,連翰重牆,中周四隅,耽耽翼翼。”
聖祖
(1).帝王的先祖。多特指開國的高祖。《漢書·王子侯表上》:“大哉,聖祖之建業也!後嗣承序以廣親親。”《孔子家語·賢君》:“ 孔子 曰:‘昔者 夏桀 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忘其聖祖之道,壞其典法,廢其世祀。’”《晉書·樂志上》:“赫赫太上,巍巍聖祖。” 明 何景明 《送劉御史按淮陽諸郡》詩:“臺臣今按地,聖祖舊開疆。”
(2).對 老子 的尊稱。道教本稱 老子 為 太上老君 。 唐高宗 時追尊為 太上玄元皇帝 ,至 玄宗 時又加號為 大聖祖玄元皇帝 。 宋真宗 時,因 唐 故事,上徽號為 九天司命天尊 ,後又追尊為 聖祖天尊大帝 。世因簡稱“聖祖”。 唐 王維 《賀古樂器表》:“伏惟 開元 天寳 聖文 神武應道皇帝 陛下,居皇建之極中,得混成之大道;奉先天之 聖祖 ,玄化協於無為;育率土之羣生,至仁侔於陰騭。”
兩言
三言兩語。謂少量幾句話。《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
先師
(1).前輩老師。《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 鄭玄 註:“《周禮》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則以為樂祖,祭於瞽宗。’此之謂先師之類也。” 孫希旦 集解:“承先聖之所作以教於大學者,先師也,若 伯夷 、 後夔 是也。”《孟子·離婁上》:“是猶弟子而恥受命於先師也。”《漢書·劉歆傳》:“至 孝武皇帝 ,然後 鄒 、 魯 、 梁 、 趙 頗有《詩》、《禮》、《春秋》先師,皆起於 建元 之間。” 顏師古 註:“前學之師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崇儒學》:“以 仲尼 為先聖,以 顏子 為先師。” 魯迅 《集外集·渡河與引路》:“倘若思想照舊,便仍然換牌不換貨;才從‘四目 倉聖 ’面前爬起,又向‘ 柴明華 先師’腳下跪倒。”
(2).指已故的老師。 清 李賡芸 《炳燭編·剛健篤實》:“先師 錢詹事 答問及 王通政 《經義述聞》,皆從 鄭 讀,以‘煇光日新’為句,徵引甚詳。”
(3).稱 孔子 。 晉 陶潛 《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詩之二:“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唐 張說 《孔子堂杜預贊》:“開我後學,從事先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昔者吾先師大成至聖 孔夫子 於是日哭則不歌。” 清 周亮工 《與陳琪園書》:“當祖述先師刪詩之意,盡刪其姓名,而獨存其詩。”
三戒
(1).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色、戒斗、戒得。《論語·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得,貪得。” 漢 蔡邕 《司空楊秉碑》:“昔 仲尼 垂三戒,而公克焉。” 明 沉璟 《義俠記·取威》:“若要保殘生,須是守咱三戒也。” 朱謙良 《感懷和病俠》詩:“書生自古崇三戒,俠士何時浄六根。”
(2).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妄出入、戒妄言語、戒妄憂慮。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 齊齋 倪公 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言語、不妄憂慮。”
(3).三種宜加警惕的行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養生記道》:“衛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慾並大醉。”
生身
(1) 生育自己的
生身父母
(2) 出生
生身之地
鱗集
群集
五台山上廟宇鱗集
駢臻
並至,一併到來。 宋 秦觀 《代回呂吏部啟》:“既承召節,仍屬嘉辰,宜戩穀之駢臻,顧頌言而何既。”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重貶》:“相公既逭三尺, 朝雲 又添一丁,二喜駢臻,一門胥慶。”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建天京於金陵論》:“地則五方雜處,市則百貨駢臻,人物不為不豐盈矣。”
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後漢書·班超傳》:“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賞,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控代》:“蒙聖主天恩高曠。”《紅樓夢》第五三回:“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極大的恩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謝老爺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