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鄒忌相初受,淳于志䭭陳。
微言為比物,聰聽切修身。
以五更端進,惟三挈要頻。
弓膠分異體,昔乾會同倫。
疏罅斯難合,孤高孰與親。
既調助舉柴,受載右嘉賓。
喻者才十字,答當附萬民。
齊卿猶若此,敢不慎楓宸。
詩詞問答
問:《賦得弓膠昔乾(得民字八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九
2. 得民字八韻
參考注釋
淳于
複姓
微言
(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辭
微言議賑捐
(2) 密謀;密言
為比
猶相比較。《後漢書·琅邪孝王京傳》:“ 京 性恭孝,好經學, 顯宗 尤愛幸,賞賜恩寵殊異,莫與為比。”《三國志·吳志·張溫傳》:“ 溫 當今與誰為比?”
聰聽
(1).明於聽取;明於辨察。《書·酒誥》:“聰聽祖考之彝訓,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漢 揚雄 《法言·吾子》:“或問蒼蠅紅紫,曰:‘明視’;問 鄭 衛 之似,曰;‘聰聽。’” 唐 張說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敏識聰聽,探微鏡理。” 章炳麟 《<新方言>序》:“諸州國殊言詰詘者,雖未盡憭,儻得模略,足以聰聽知原,後生不可待也。”
(2).特指君主的聽聞。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六:“而當時主眷之隆,已駸駸以重臣相待。蓋 閩 中作令之政聲,早達聰聽也。”
修身
陶冶身心,涵養德性
修身養性
更端
(1).另一事。《禮記·曲禮上》:“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 孔穎達 疏:“更端,別事也;謂嚮語已畢,更問他事。” 宋 梅堯臣 《依韻和王平甫見寄》:“ 仲尼 書 * ,亦莫重更端。”《明史·倪元璐傳》:“又如詞臣 文震孟 正學勁骨,有古大臣之品,三月居官,昌言獲罪,人以方之 羅倫 、 舒芬 。而今起用之旨再下,謬悠之譚不已,將毋門戶二字不可重提耶?用更端以相遮抑耶?”
(2).指書寫時另行換頭。 清 龔自珍 《最錄穆天子傳》:“今闕文有二種:有闕甚多,不知若干名者,事更端也,寫書者宜書之曰闕;有闕一二名者,事無更端,則食也,寫書者宜為方空於行間,不言闕。”
弓膠
制弓六材之一。用以黏合弓乾。《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弓膠昔乾,所以為合也。” 裴駰 集解:“言作弓之法,以膠被昔乾而納諸檠中。”
分異
(1).猶分居。《管子·四時》:“禁遷徙,止流民,圉分異。” 尹知章 註:“分異,謂離居者。”《史記·商君列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後漢書·獨行傳·李充》:“妻竊謂 充 曰:‘今貧居如此,難以久安,妾有私財,願思分異。’”
(2).謂不同尋常。《荀子·非十二子》:“苟以分異人為高,不足以合大眾,明大分。”
(3).猶區別。 章炳麟 《文學說例》:“由 魏 逮 唐 ,分異文筆。”
同倫
(1).同一等第。《穀梁傳·文公十八年》:“秋, 公子遂 、 叔孫得臣 如 齊 ,使舉上客,而不稱介,不正其同倫而相介,故列而數之也。”
(2).同類。 漢 賈誼 《新書·等齊》:“君臣同倫,異等同服,則上惡能不眩於其下?”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當念眾生現富單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輕微,或生疣贅,五官不全,同倫譏厭,己亦厭苦,我當巧術而以度之。”
(3).同一道德標準。《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孔穎達 疏:“行同倫,倫,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
孤高
特立高聳
孤高特立
孰與
(1).與誰。《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莊王 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於此?吾亦從子而歸爾。’”《史記·孟嘗君列傳》:“ 齊 無 秦 ,則天下集 齊 , 親弗 必走,則 齊王 孰與為其國也!”《新唐書·韓翃傳》:“時有兩 韓翃 ,其一為刺史,宰相請孰與, 德宗 曰:‘與詩人 韓翃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
(2).猶言何如。意謂還不如,常用於反詰語氣。《荀子·天論》:“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漢 班固 《東都賦》:“且夫僻界 西戎 ,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周書·杜杲傳》:“若使 齊 寇乘之,則彼此危矣。孰與心忿悔禍,遷慮改圖。”
(3).比對方怎么樣,表示疑問語氣。用於比照。《墨子·耕柱》:“ 巫馬子 謂 子墨子 曰:‘鬼神孰與聖人明智?’”《戰國策·齊策一》:“我孰與城北 徐公 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功彰萬里之外,聲名光輝傳於千世,君孰與 商君 、 吳起 、大夫 種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松》:“試問蒼官值歲寒,戴白孰與蒼然好?” 明 徐渭 《自為墓志銘》:“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潔而死者眾矣,乃 渭 則自死,孰與人死之?”
舉柴
亦作“ 舉胔 ”。拾取狩獵後委積在地上的禽獸。《文選·張衡<西京賦>》:“收禽舉胔,數課眾寡。” 薛綜 註:“胔,死禽獸將腐之名也。” 李善 註:“胔,聚肉名。不論腐敗也。”
嘉賓
佳賓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小雅·鹿鳴》
十字
(1).指物呈“十”字形。《晉書·何曾傳》:“﹝ 曾 ﹞務在華侈……蒸餅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南朝 梁 吳均 《行路難》詩之三:“君不見西陵田,縱橫十字成陌阡。” 唐 劉禹錫 《酬令狐相公寄賀遷拜之什》詩:“三花秀色通書幌,十字春波繞宅牆。”《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問到 陳乾娘 門首時,十字兒竹竿封著門。”
(2).十個字。參見“ 十字格 ”。
萬民
眾百姓,人民
外朝以詢萬民。——清· 劉開《問說》
猶若
還仍然是
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呂氏春秋·察今》
敢不
猶言說不定。 洪深 《走私》:“哼,懷裡敢不還揣著 * !”
楓宸
宮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 漢 代宮庭多植楓樹,故有此稱。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芸若充庭,槐楓被宸。” 宋 王安石 《賀正表》:“臣尚依枌社,獨隔楓宸,緬瞻朝著之班,竊慕封人之祝。” 明 顧大典 《青衫記·蠻素至江》:“想楓宸昔年立仗,效葵忠敢上封章。” 清 錢謙益 《獄中雜詩》之六:“豈有孤臣淹棘木,漫勞溫旨下楓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