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詠金橘原文
江南種橘繁如粳,爾今獨以金為名。
豈非彼俗甚珍惜,謂其可比百鍊精。
千頭盡帶秋色老,一腹皆飽晨霜清。
初筵特此獻磊落,滿座不覺窺光晶。
寶肆豪華競相勝,瑪瑙散入雕盤盈。
珠庭變化望已久,仙丹忽向洪爐成。
試侵香潤擘圓粒,齒牙滴瀝沾冰瓊。
自憐孤根出遠土,得並眾果親杯觥。
赤心可恥不嗤棗,虛表無用安須橙。
辛酸甘苦各存味,賴有知者加題評。
詩詞問答
問:席上詠金橘的作者是誰?答:呂陶
問:席上詠金橘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庚韻
參考注釋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豈非
難道不是…?用於反問
豈非咄咄怪事?
珍惜
珍視愛惜
珍惜研究成果
鍊精
道家養生法的一種。《漢武帝內傳》:“玉泉者,口中液也,朝未起。早起漱液滿口,乃吞服之,琢齒二七過,如此者三,乃止,名曰鍊精,使人長生也。” 明 宋濂 《傅同虛象贊》:“將求子於外兮,則鍊精於三田。”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霜清
(1).形容秋水明淨;潔淨。 唐 張九齡 《赴使瀧峽》詩:“霜清百丈水,風落萬重林。” 唐 皇甫冉 《寄劉方平大谷田家》詩:“冰結泉聲絶,霜清野翠濃。” 宋 黃庭堅 《外舅孫莘老留詩庭堅和》:“我來杪搖落,霜清見魚行。”
(2).整肅,肅清。 唐 李白 《贈宣城趙太守悅》詩:“持斧佐三軍,霜清天北門。”
初筵
《詩·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 鄭玄 箋:“大射之禮,賓初入門,登堂即席,其趨翔威儀甚審知,言不失禮也。” 朱熹 集傳:“初筵,初即席也。”後指宴飲之始,亦泛指宴飲。 唐 杜甫 《牽牛織女》詩:“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有彯纓結佩之士,羅列於初筵。” 清 黃景仁 《夜飲孫吟秋齋頭鄰家火發歸而成此並訊吟秋》詩:“可憐小戶當初筵,已見流珠眼芒起。”
特此
——部分公文用語,特意在這裡之意
為防止出錯,特此公告
磊落
(1) 壯大的樣子
稱為混世魔,磊落凶模樣。——《西遊記》
(2) 光明正大,是非分明的態度和堅決遵循很高的道德標準行事
胸懷磊落
光明磊落
滿座
指劇場、影院等的坐位坐滿或有座位的票賣完
不覺
(1)
(2)
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
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
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光晶
(1).光輝;明亮。 唐 吳筠 《舟中夜行》詩:“陰雲正飄颻,落日無光晶。”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有人見豎子在 洛水 中洗馬,頃之,見一物如白練帶,極光晶。” 明 楊慎 《靈菊篇效陸平原》詩:“衡星散光晶,香氣何飄飄。”
(2).指精義。 明 宋濂 《日損齋筆記原序》:“雖或未遑竭其終始而具釋全書,所以發越其光晶,而疏通其晦塞者。”
寶肆
珠寶店。 唐 李商隱 《寄彭城公啟》:“寶肆迴腸,只期 和氏 ;毉門投足,永念 倉公 。” 唐 李朝威 《柳毅傳》:“ 毅 因適 廣陵 寶肆,鬻其所得。百未發一,財已盈兆。”《雲笈七籤》卷六五:“冷若蕙風之叩瓊林,煥若晨景之曄寶肆。”
豪華
(1) 富麗堂皇,以富裕、奢侈為特徵的
豪華飯店
(2) 過分鋪張,牽涉大量的支出或費用的
生活豪華
相勝
(1).相稱。 漢 王充 《論衡·案書》:“薄厚不相勝,華實不相副,則怒而降禍。”
(2).相互壓服,制約。 宋 蘇軾 《上神宗皇帝書》:“相勝以力,相高以言,而名實亂矣。”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節:“《墨子·經下》和《經說下》中明白地表現了五行相勝之說:‘五行毋常勝,說在宜。’”
瑪瑙
一種細紋玉石,常雜有蛋白石並有各種色彩,或排列成條狀或帶狀,間有黑斑或呈苔狀
雕盤
刻繪花紋的盤子;精美的盤子。 南朝 梁 蕭統 《七契》:“瑤俎既已麗奇,雕盤復為美玩。” 唐 羊士諤 《州民有獻杏者瑰麗溢目因感花未幾聊以成詠》:“卻憶落花飄綺席,忽驚如實滿雕盤。” 元 柳貫 《送張明德使君赴南恩州》詩:“時取榔漿斟玉液,饒將桂蠹薦雕盤。”
珠庭
(1).飽滿的天庭,星相家以為主貴之相。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趙公墓志銘》:“凝脂點漆,日角珠庭。”《新唐書·李珏傳》:“日角珠庭,非庸人相。”
(2).仙人的宮院;仙境。 南朝 梁 沉約 《梁甫吟》:“奔樞豈易紐,珠庭不可臨。” 隋 盧思道 《升天行》:“玉山候 王母 ,珠庭謁 老君 。” 清 潘耒 《浴日亭》詩:“何必褰裳慕 蓬 島,當知此地即珠庭。”
變化
事物產生新的狀況
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化。——《禮記·中庸》疏
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仙丹
神話傳說或童話中的靈丹妙藥,有長生不老或起死回生之力
洪爐
大火爐,比喻鍛鍊人的環境
革命的洪爐
齒牙
(1).牙齒。《漢書·東方朔傳》:“ 朔 對曰:‘臣觀其臿齒牙,樹頰胲,吐脣吻……臣 朔 雖不肖,尚兼此數子者。’”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葡卜冰》:“啟竇摘食,齒牙淅淅作聲。”
(2).口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況此小寇,安足置齒牙間?”
(3).稱譽,說好話。 宋 蘇軾 《與王荊公書》之二:“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水滸傳》第八一回:“萬望恩相不惜齒牙,早晚於天子前題奏,速降招安之典。”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凡詞塲藝苑,苟擅一長,必傾心倒屣,不惜齒牙為游揚。”
滴瀝
雨水下滴的聲音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孤根
(1).獨生的根。謂孤獨無依或孤獨無依者。 唐 張九齡 《敘懷》詩:“孤根亦何賴?感激此為鄰。” 唐 張九齡 《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岩下》詩:“孤根自靡託,量力況不任。” 宋 范仲淹 《依韻酬府判龐醇之見寄》:“直節羨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 柳亞子 《三月廿一夜聽羅邁部長報告時事有作》詩:“披肝瀝膽談團結,贏得孤根淚似麻。”
(2).獨立的根基;獨特的根底。 唐 杜甫 《灩澦》詩:“ 灧澦 既沒孤根深,西來水多愁太陰。”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詩之三:“滄江見底應無日,萬丈孤根世不知。” 金一 《文學觀》:“ 杜 之《典》, 馬 之《考》,尤掌故海也。 鄭樵 孤根,前無古人。”
遠土
遠國異土。指邊遠地方。《墨子·尚同中》:“天子三公既已立矣,以為天下博大,山林遠土之民,不可得而一也,是故靡分天下。” 宋 梅堯臣 《桃花源》詩序:“聞君能詩,多為公卿大夫諷誦,願得一章,夸咤遠土。”
赤心
(1) 赤誠的心;丹心
一片赤心
(2) 指物品、植物、果實內部為紅色
可恥
應該感到羞恥
可恥的行為
無用
(1) 不適用的
無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職人員
(2) 沒有價值或意義的;沒有用處或效果的
在字母表中無用的字母
辛酸
指辣味和酸味;比喻悲苦
甘苦
(1) 甜味與苦味。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惡劣的境遇
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史記·燕召公世家》
一根紅線貫穿,顆顆紅心相連,大家同呼吸,共甘苦。——《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
(2) 在工作或經歷中體會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
其中甘苦,唯我自知
沒有教過書,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飽嘗甘苦
知者
能了解的人;有見識的人。 唐 元稹 《琵琶歌》:“曲名《無限》知者鮮,《霓裳羽衣》偏宛轉。” 宋 蘇軾 《以雙刀遣子由次其韻》:“作詩銘其背,以待知者看。”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故余嘗謂 太白 詩,謹守古人繩墨,亦步亦趨,不敢相背。至 杜陵 乃真與古人為敵,而變化不可測矣……但可為知者道,難與俗人言。”
有智慧的人。《周禮·考工記序》:“知者創物,巧者述之。”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史記·商君列傳》:“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 唐 杜甫 《貽華陽柳少府》詩:“鬱陶抱長策,義仗知者論。” 章炳麟 《文學說例》:“黨同妬真,以破碎譏知者,人心渾渾,日益頑嚚,良有以也。”
題評
品評。 宋 曾鞏 《襄州回相州韓侍中狀》:“敢期賜教,出自過恩。形意愛之拊循,枉題評之奬引。” 元 郝經 《懷素青簾斗將二帖歌》:“見我酒酣使題評,快飲數鍾澆枯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