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火井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火井原文

羲之廣異聞,火井欲具示。

未曾讀漢書,郡國志原備。

博物稱投燭,滅絕不復熾。

賦注家火投,爛然照天地。

一滅一雲燃,定論終誰是。

千秋紀載家,孰能免耳食。

其實至今存,所秉陰1~1精氣。

火陽而根陰,離為見周易。

鑿井如置產,恆引供烹飼。

亦可用煮鹽,鹽井則別異。

蜀有爭產者,事聞問以悉。

評理因志詳,究竟非奇事。

詩詞問答

問:詠火井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火井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七

2. 博物志雲投以火燭不復燃

參考注釋

異聞

(1).別有所聞;所聞不同。《論語·季氏》:“ 陳亢 問於 伯魚 曰:‘子亦有異聞乎?’” 何晏 集解:“以為 伯魚 孔子 之子,所聞當有異。”《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源流遂往,詳略異聞。” 張銑 註:“﹝帝王﹞音樂宴會雖因時權變,源流遂往,而論説其道者,所聞不同。”

(2).新的知識;不同的見聞。《後漢書·楊終傳》:“﹝ 趙博 等﹞以 終 深曉《春秋》,學多異聞,表請之。” 晉 王羲之 《十七帖》:“往在都,見 諸葛顒 ,曾具問 蜀中 事,云:‘ 成都 城池門屋樓觀,皆是 秦 時 司馬錯 所修。’令人遠想慨然,為爾不信,一一示,為欲廣異聞。” 唐 司馬貞 《<史記索隱>序》:“今止探求異聞,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一:“披讀經史,偶有管見,書之別紙;或良朋涖止,傳述異聞,客去輒録而藏焉。”

(3).新異之事;奇聞。《後漢書·桓譚傳》:“凡人情忽於見事而貴於異聞。”《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從來説的書不過談些風月,述些異聞,圖個好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女化男》:“又有 莊浪 女子十五歲,亦化為男。與 莊 事僅隔十年,皆在 莊浪 ,亦異聞也。”

火井

主要生產天然氣的井;能噴出天然氣的井

未曾

不曾

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

漢書

書名,東漢班固撰。父班彪繼《史傳》而作《後傳》,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續不詳,又綴集史料,撰成本書。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劉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內,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續成,成為我國第一部斷代史

郡國

郡和國的並稱。 漢 初,兼采封建及郡縣之制,分天下為郡與國。郡直屬中央,國分封諸王、侯,封王之國稱王國,封侯之國稱侯國。 南北朝 仍沿郡、國並置之制,至 隋 始廢國存郡。後亦以“郡國”泛指地方行政區劃。《史記·酷吏列傳》:“上乃拜 成 為關都尉。歲餘, 關東 吏隸郡國出入關者,號曰‘寧見乳虎,無值 寧成 之怒。’”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夫學者貴能博聞也。郡國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飲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尋,得其原本。” 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當 乾元 、 廣德 之間,郡國多事。” 清 劉逢源 《郭泰》詩:“博帶雍容七尺身,遨遊郡國擅人倫。”

博物

(1) 舊時對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學科的總稱

(2) 知道許多事物

博物洽聞

滅絕

(1)

(2) 指徹底消滅, 通常是用殺的辦法

滅絕整個整個的敵營

(3) 消滅;摧毀

洪水滅絕了一切生命

(4) 毀滅;消滅

許多生物品種已在廣大地區內被滅絕

家火

(1).家內日常生活所用的火。《文選·左思<蜀都賦>》“火井沉熒於幽泉,高爓飛煽於天垂” 晉 劉逵 註:“ 蜀郡 有火井,在 臨邛縣 西南。火井,鹽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許,隆隆如雷聲,爓出通天,光輝十里,以筩盛之,接其光而無炭也。” 宋 蘇軾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 東坡先生 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鈆。黃金可成 河 可塞,只有霜鬢無由玄。”

(2).器具。《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 劉官人 一覺直至三更方醒,見桌上燈猶未滅,小娘子不在身邊,只道他還在廚下收拾家火,便喚二姐討茶吃。” 明 賈仲名 《昇仙夢》第一折:“天色晚了,收拾了家火,我還家去。”《水滸傳》第四四回:“ 石秀 一日早起五更,出外縣買豬,三日了方回家來,只見鋪店不開;卻到家裡看時,肉店碪頭也都收過了,刀杖家火亦藏過了。”《警世通言·喬彥傑一妾破家》:“ 高氏 急了,無家火在手邊,教 周氏 去灶前捉把劈柴斧頭,把 小二 腦門上一斧,腦漿流出死了。”

(3).指家中生活開支,一伙食費用。亦指開銷一伙食等生活費用。 宋 李之彥 《東谷所見·寒暑》:“矧得喪利害不能理遣,而心火熾盛;妻孥累重,支吾不暇,而家火逼迫。”《古今小說·月明和尚度柳翠》:“ 楊孔目 入贅在 柳媽媽 家……因蚤晚不便,又兩邊家火,忽一日回家,與妻商議,欲搬回家。”《平妖傳》第二九回:“ 杜七聖 慌了,看著那看的人道:‘眾位看官在上,道路雖然各別,養家總是一般。只因家火相逼,適間言語不到處,望看官們恕罪則個。’”

見“ 傢伙 ”。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定論

確定的論斷或成熟的見解;做出確定的論斷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紀載

即“記載”

或有紀載。——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 序》

未有紀載。——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耳食

輕信別人的話

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始終,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史記·六國年表序》

其實

(1) 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畫家其實並非不懂世故

(2) 確實;的確

其實不是她說的那個意思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精氣

(1) 指人的精誠

(2) 陰陽元氣

火陽

太陽。《藝文類聚》卷九一引《春秋說題辭》:“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

周易

簡稱《易》。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內容包括《易經》、《易傳》。通過八卦形式(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河流八種自然現象),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含有樸素辯證法的觀點。在中國思想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

鑿井

挖掘井

置產

購置產業。亦指所購置的產業。《宋史·食貨志上六》:“女適人,以奩錢置產,仍以夫為戶。”《紅樓夢》第一○七回:“願將祖宗遺受重祿,積餘置產,一併交官。”

煮鹽

熬乾含鹽分的水,提取食鹽。《管子·輕重甲》:“北海之眾,無得聚庸而煮鹽。”《史記·平準書》:“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釱左趾。”《三國志·魏志·鄧艾傳》:“煮鹽興冶,為軍農要用。”

鹽井

為汲取含鹽質的地下水來制食鹽而挖的井

別異

區別;不相同。 漢 許慎 《<說文解字>序》:“ 黃帝 之史 倉頡 ,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 唐 孔穎達 疏:“謂青、赤、黃、白、黑毛色別異者,各三十也。” 清 戴名世 《<讀易質疑>序》:“其或讀古人之書而阿諛曲從,不敢有毫髮之別異。”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皆滅人之自我,使之混然不敢自別異,泯於大羣。”

聞問

(1).通音問,通訊息。《宋書·張敷傳》:“ 琅邪 顏延之 書弔 茂度 曰:‘……豈謂中年,奄為長往,聞問悼心,有兼恆痛。’”《金史·宗翰傳》:“ 宗望 自 河北 趨 汴 ,久不聞問。”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廟故宏闊,僦居者多, 林生 性孤峭,率不相聞問。” 郭希仁 《從戎紀略》:“余自到軍裝局,與 子逸 、 明卿 、 子端 專辦文書,外事全未聞問。”

(2).音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湘裙》:“轉身遂逝,自此不復通聞問矣。”

好名聲。《漢書·嚴助傳》:“於是拜為 會稽 太守。數年,不聞問。” 顏師古 註:“無善聲。”

評理

擺道理,評判是非曲直

誰是誰非,由大家評理

究竟

到底

他究竟想乾什麼?

在這方面,他究竟是行家

非奇

不妙,不好;不宜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詩詞推薦

詠火井原文_詠火井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