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芝原文
還鄉未下海中羅,石菌居然致則那。
蒸出嘆非如子厚,夢遊幻亦異東坡。
芳甘漫擬雞蘇味,斐郁宛同鳳尾娑。
何必賤珉鎮珍玉,他山原待琢兮磨。
詩詞問答
問:石芝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石芝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石芝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五
2. 說文珊瑚生於海本草又稱生海中磐石上白如菌一歲變黃二歲變赤此石芝似之豈火樹所未變成者耶蓋錢陳群所進而非蘇東坡折食之物也率爾題句並驛令和之
參考注釋
還鄉
返回鄉里。《南史·劉之遴傳》:“ 武帝 謂曰:‘卿母年德並高,故令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老弟,你這年紀正好給朝廷出力,為什麼倒要告退還鄉。” 聞一多 《紅燭·太陽吟》詩:“太陽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陽!又逼走了遊子底一出還鄉夢。”
反轉方向。鄉,通“ 向 ”、“ 嚮 ”。《莊子·漁父》:“顧見 孔子 ,還鄉而立。”
下海
(1) 出海
初次下海,暈船是難免的
(2) 指業餘戲曲演員(票友)成為職業演員
(3) 女子淪落風塵
石菌
生在石上的菌類。靈芝的一種。《文選·張衡<西京賦>》:“浸石菌於重涯,濯靈芝以朱柯。” 李善 注引《抱朴子》:“芝有石菌。”《文選·張衡<思玄賦>》:“漱飛泉之瀝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李善 註:“菌,芝也。《説文》曰:‘石菌,石芝也。’”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豈若流泉甘醴,瓊蕊玉英,金丹石菌,紫芝黃精,皆眾靈含英,獨發奇生,貞香難歇,和氣充盈。” 南朝 梁簡文帝 《送別》詩:“石菌生懸葉,江槎流臥枝。”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這么重的擔子,他居然挑著走了二十里
夢遊
睡眠中無意識地走動
東坡
(1).東邊坡地。 唐 蘇頲 《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願不果率然成章》詩:“寂寞東坡叟,傳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東坡種花》詩之二:“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2).地名。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 宋 蘇軾 《東坡》詩:“雨洗 東坡 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3).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因以“東坡”為其別稱。 宋 施彥執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強幼安 來説話,引援甚富。某謂之曰:‘若此者, 六一 語;若此者, 溫公 語;若此者, 東坡 語;若此者, 山谷 語;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東坡 為詩,無非譏切時政,借曰意在愛君,亦從諷諫可也。” 清 吳汝綸 《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而 海峰 近 東坡 。”參見“ 東坡居士 ”。
雞蘇
草名。即水蘇。其葉辛香,可以烹雞,故名。 宋 蘇軾 《石芝》詩:“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如雞蘇。”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水蘇》:“其葉辛香,可以煮雞,故有龍腦、香蘇、雞蘇諸名。”
鳳尾
(1).鳳凰的尾羽。引申為秀美的細紋。 唐 李商隱 《無題》詩:“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 唐 皮日休 《以紫石硯寄魯望兼酬見贈》:“石墨一研為鳳尾,寒泉半勺是龍鱗。”
(2).對科第排尾的美稱。 唐 黃滔 《寄翁文堯拾遺》詩:“龍頭鳳尾前年夢,今日須憐應若神。”自註:“ 滔 卯年冬在 宛陵 夢 文堯 作狀頭及第。”
(3).指鳳尾草。 宋 秦觀 《和孫莘老游龍洞》:“草隱月崖垂鳳尾,風生陰穴帶龍腥。” 明 張寧 《方洲雜言》:“草木中耐寒者極多,素馨、車前、鳳尾……不可勝紀。”
(4).即鳳尾竹。亦泛指竹子。 宋 仲殊 《玉樓春》詞:“黃梅雨入芭蕉晚,鳳尾翠搖雙葉短。”《紅樓夢》第二六回:“只見鳳尾森森,龍吟細細。”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 莫乾 好,遍地是修篁。夾道萬竿成緑海,風來鳳尾羅拜忙。”參見“ 鳳尾竹 ”。
(5).即鳳尾蕉。俗稱鐵樹。莖上被覆鱗片,葉生莖頂,長大堅勁,羽狀分裂如鳳尾,故名。《剪燈餘話·鳳尾草記》:“ 祖 中庭植鳳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嘯其側。”參見“ 鳳尾蕉 ”。
(6).即鳳尾箋。 元 王逢 《錢塘春感》詩之四:“書題鳳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學士榮。”參見“ 鳳尾牋 ”。
(7).古琴尾部的美稱。 南唐 李煜 《書琵琶背》詩:“天香留鳳尾,餘煖在檀槽。”《紅樓夢》第八九回:“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山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珍玉
(1).寶玉,美玉。《國語·魯語下》:“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親也。” 漢 張衡 《西京賦》:“爰有 藍田 珍玉,是之自出。”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其土宜五穀,珍玉尤多。”
(2).謂保重玉體。《顏氏家藏尺牘·李檢討因篤書》:“新秋餘暑未盡,諸惟珍玉不宣。”
山原
山陵與原野。《後漢書·龐參傳》:“ 三輔 山原曠遠,民庶稀疏,故縣丘城,可居者多。” 晉 嵇喜 《答弟叔夜》詩之三:“都邑可優遊,何必棲山原。”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篇四:“此以山原林木為界,一封之,二封之,三封之,作種種界標,實與今人定田界之方法了無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