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宋仁宗似漢文帝,守成之君賢最尚。
恭儉仁恕出天性,大辟上讞矜罪當。
不廣苑囿同罷台,玉清池館辭溶漾。
夏人犯邊禦出境,契丹渝盟增幣量。
視若優柔失國體,無撻伐能寧此讓。
小人弗勝善類氣,嬖倖不累治世樣。
史官二語固紀實,安石之禍實因釀。
郭后批頰事可罪,廢則宜也何疑訪。
既而自悔要冊立,帝心終是無定向。
一之為甚復疑曹,宮閫處置總無狀。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五十二·宋仁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漾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昨歲親制平定兩金川戰國詩序曾雲予之子孫其尚以予之所為為戒更當以予之所為為勉如其不能則莫如息事寧人如漢文帝宋仁宗之自守可耳茲詠宋仁宗事因並識之
參考注釋
漢文
(1). 漢文帝 劉恆 的省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 漢文 中年,始舉賢良。” 唐 劉長卿 《長沙過賈誼宅》詩:“ 漢文 有道恩猶薄, 湘水 無情弔豈知?”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庶幾 貞觀 之年,刑措成風,不減 漢文 之世。”
(2).漢語;漢字。 南朝 梁 僧祐 《梵漢譯經音義同異記》:“或善梵義而不了漢音,或明漢文而不曉梵意。”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錢文敏》:“ 錢某 漢文優長,尚可寬貸。” 魯迅 《熱風·隨感錄四十六》:“畫著幾方小圖,大意是罵主張廢漢文的人的。”
(3). 漢 代的文章。 清 胡廣 等《性理大全書·論文》:“ 韓 文力量,不如 漢 文, 漢 文不如 先秦 、 戰國 。”
(4).劍名。《東觀漢記·章帝紀》:“帝賜尚書劍各一,手署姓名: 韓稜 楚 龍泉, 郅壽 蜀 漢文。”
守成
保持前人的成就和業績。《詩·大雅·鳧鷖序》:“《鳧鷖》,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樂之也。” 孔穎達 疏:“言保守成功,不使失墜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君道》:“ 太宗 謂侍臣曰:‘帝王之業,草創與守成孰難?’”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賓白》:“千古文章總無定格,有創始之人,即有守成不變之人;有守成不變之人,即有大仍其意,小變其形,自成一家,而不顧天下非笑之人。”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現在我們家裡出了我這種不孝的子孫……敗壞了 曾 家的門庭,教出一群不明事理,不肯上進,不知孝道,連守成都做不到的兒女。”
恭儉
(1).恭謹謙遜。《書·周官》:“恭儉惟德,無載爾偽。” 漢 劉向 《列女傳·有虞二妃》:“二女承事 舜 於畎畝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驕盈怠慢,猶謙謙恭儉,思盡婦道。”《北齊書·趙彥深傳》:“溫良恭儉,雖其妻子,亦未嘗怠慢,終日儼然。”《明史·襄王瞻墡傳》:“ 厚熲 折節為恭儉,節祿以餉邊。”
(2).恭謹儉約。《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七》:“ 景公 奢, 晏子 事之以恭儉。”《後漢書·祭遵傳》:“少好經書,家富給,而 遵 恭儉,惡衣服。”《清史稿·后妃傳·高宗孝賢純皇后》:“後恭儉,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
仁恕
仁愛寬容。《漢書·敘傳上》:“寬明而仁恕。”《世說新語·政事》“ 山遐 去 東陽 ” 劉孝標 注引《江惇傳》:“ 惇 隱 東陽 ,以仁恕懷物, 遐 感其德。” 宋 葉適 《上光宗皇帝札子》:“陛下嚴祗寅畏足以膺受付託,仁恕溫厚足以慰答傒望。”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可是,真心的公理論者又‘勿報復’呀,‘仁恕’呀……的大嚷起來。”
天性
(1) 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
(2) 天命
大辟
古代五刑之一,死刑
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清· 方苞《獄中雜記》
上讞
呈報朝廷,請求定案。《後漢書·孔融傳》:“一門爭死,郡縣疑不能決,乃上讞之,詔書竟坐 褒 焉。”
不廣
謂氣度不大。《史記·季布欒布列傳》:“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新唐書·李絳傳》:“陛下盪積習之弊,四海延頸望德音。忽自立碑,示人以不廣。”《明史·黃淮傳》:“如是,恐示人不廣。”
苑囿
畜養禽獸的圈地
玉清
(1).道家三清境之一,為 元始天尊 所居。亦以代稱 元始天尊 。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賦》:“迎九玄於金闕,謁三素於玉清。”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四:“使我齊浩劫,蕭蕭宴玉清。”《雲笈七籤》卷三:“三清境者,玉清、上清、太清是也。”
(2).指仙道。
(3).神仙名。 陳士元 《名疑》卷四引 唐 李冗 《獨異志》:“ 梁 玉清 ,織女星侍兒也。 秦始皇 時,太白星竊 玉清 逃入 衙城 小仙洞,十六日不出,天帝怒謫 玉清 於北斗下。” 明 葉憲祖 《鸞鎞記·覓鸞》:“真箇 毛女 重生, 玉清 再世。”
(4).指天。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追復楊漣等官爵百官廷臣謝表》:“新煉 媧妃 之石,玉清仍是九層。”
(5).喻高潔。 南朝 梁 江淹 《蓮華賦》:“蘂金光而絶色,藉冰拆而玉清。”
(6).宮殿名。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五十七:“ 玉清 迢遞無塵到,殿角東西五月寒。”《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晟》:“故時 劉 氏有 南宮 、 大明 …… 玉清 、 太微 諸宮,凡百數,不可悉紀。”
池館
亦作“ 池舘 ”。池苑館舍。 南朝 齊 謝朓 《游後園賦》:“惠氣湛兮帷殿肅,清陰起兮池館涼。” 宋 韓維 《登湖光亭》詩:“雪盡塵消徑露沙,公家池舘似山家。”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侍御有池館在 柘溪 ,去城絶遠。”
溶漾
(1).水波蕩漾貌。 唐 杜牧 《漢江》詩:“溶溶漾漾白鷗飛,緑浄春深好染衣。” 宋 張先 《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詞:“野緑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浄。” 宋 陸游 《硯湖》詩:“羣山環一湖,湖水緑溶漾。” 明 高啟 《櫂歌行》:“溶漾 漢潭 清,搴荷趁浪平。”
(2).飄蕩貌。 唐 張祜 《題御溝》詩:“萬樹垂楊拂御溝,溶溶漾漾遶神州。”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二:“浦口潮來初渺漫,蓮舟溶漾採花難。”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呢喃燕語窺簾入,溶漾絲牽入戶飛。”
犯邊
侵犯邊境。《後漢書·崔駰傳》:“時 鮮卑 數犯邊,詔三公舉威武謀略之士。”《新五代史·死事傳·張敬達》:“ 清泰 三年, 契丹 數犯邊。”《金史·宣宗紀下》:“ 夏 人犯邊,元帥 石盞合喜 破之。”
出境
離開國境或邊境的
出境手續
契丹
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四至五世紀時在今遼河上游遊牧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渝盟
謂背叛盟約。《左傳·桓公元年》:“公及 鄭伯 盟於 越 ,結 祊 成也。盟曰:‘渝盟無享國。’” 杜預 註:“渝,變也。” 宋 岳珂 《桯史·歲星之祥》:“ 紹興 辛巳,逆 亮 ( 完顏亮 )渝盟。”《明史·馮從吾傳》:“己丑之後,南 倭 告警,北寇渝盟,天變 * ,疊出累告。”
優柔
(1) 寬和溫厚
優柔溫潤
(2) 猶豫不決
優柔的性格
失國
喪失國家的統治權;亡國。《國語·晉語二》:“得國常於喪,失國常於喪。”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楚王 失國亡走,一言善而復其國。”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 唐太宗 發兵擊破 吐谷渾 ,可汗 慕容允 敗死,太子 達延芒波結 失國,逃歸 吐蕃 。”
撻伐
原指迅速討伐,後來泛指征討
撻彼殷武,奮伐 荊楚。——《詩·商頌·殷武》
大張撻伐
小人
(1) 〈方〉
(2) 指子女
養這么一個小人就讓夫妻倆夠操勞的了
(3) 小孩兒
善類
善良的人;有德之士。《子華子·孔子贈》:“明旌善類而誅鋤醜厲者,法之正也。”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忠宣 守 陳州 ,黨錮禍起,盡竄善類。”《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剪除惡人,救拔善類,這是最難得的事。” 葉聖陶 《窮愁》:“爾出入茲地,亦豈善類?”
治世
(1) 和平昌盛之世
(2) 管理國家,處理國務
史官
被任命撰寫一個國家、集團或機構的歷史或系統地記載它們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負責整理編纂前朝史料史書和蒐集記錄本朝史實的官員
紀實
對事情或事件所作的現場報導
動員大會紀實
批頰
打嘴巴
既而
不久,一會兒,副詞。指上件事情發生後不久
既而兒醒。——《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既而得某屍於井。——《聊齋志異·促織》
既而胡即放。——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冊立
(1).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舊唐書·承 * 帝李倓傳》:“上曰:‘ 廣平 地當儲貳,何假更為元帥?’左右曰:‘ 廣平 今未冊立,艱難時人尤屬望於元帥。’” 明 張居正 《請冊立東宮疏》:“去歲皇上登極之初,禮官即疏請冊立。伏奉聖諭,以皇子年尚幼,先賜名而後冊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選優》:“目今外侮不來,內患不生,正在採選淑女,冊立正宮。”
(2).借指正式確立名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夫人便鋪個下房,勸相公冊立 朝雲 為妾。”
(3).猶任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 花旗邦 即 米利堅 ……有金銀山而招別邦人來採,別邦人有能者冊立為官。”
(4).支撐著站立。《水滸傳》第一二○回:“﹝ 盧俊義 ﹞其夜因醉,要立在船頭上消遣,不想水銀墜下腰胯併骨髓里去,冊立不牢,亦且酒後失腳,落於 淮河 深處而死。”
定向
(1)
(2) 拓撲空間中指向或方向的一種選擇
(3) 有關目前的時間、位置和人的辨認的意識
(4) 相對方向(如以指南針或界標為準)
一之為甚
見“ 一之謂甚 ”。
宮閫
帝王后宮。亦指后妃。《宋書·周朗傳》:“宮中朝制一衣,庶家晚已裁學。侈麗之原,實先宮閫。” 南朝 梁元帝 《答晉安王敘南康簡王薨書》:“分違易久,嘉會難逢。綢繆宮閫,不過紈綺之事;離羣作鎮,動迴星紀之厤。” 宋 蘇軾 《高密郡王宗晟建安郡王宗綽所生母孫氏封康國太夫人制》:“豈惟擢秀於閨門,固已流芳於宮閫。” 明 顧起綸 《國雅品·閨品》:“古之宮閫里巷之語,頗關政化。”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楊妃 洗兒事,新舊《唐書》皆不載,而 溫公 《通鑑》乃采《天寶遺事》以入之。豈不知此種小説,乃委巷讕言……何足為典要,乃據以污 唐 家宮閫耶?”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門閥觀念》:“ 李世民 和 王夫人 以‘嫂叔’相稱,夫人的德性化及於宮閫。”
處置
(1) 分別事理,使各得其所
妥善地處置了各種複雜情況
(2) 處罰
依法處置
無狀
(1).沒有形狀。《老子》:“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王弼 註:“欲言無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見其形,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也。”《呂氏春秋·大樂》:“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無狀之狀者,則幾於知之矣。”
(2).沒有功績。《史記·夏本紀》:“﹝ 舜 ﹞行視 鯀 之治水無狀,乃殛 鯀 於 羽山 以死。” 唐 元稹 《裴誗充河南節度判官制》:“爾等佐 釗 ,斯任不細,苟或無狀,其思有尤。可依前件。” 宋 葉適 《始議一》:“然宰輔無狀,踵失策,繼舊盟,卒亦黽勉割四要郡畀之。”
(3).謂行為失檢,沒有禮貌。《史記·項羽本紀》:“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 秦中 , 秦中 吏卒遇之多無狀。”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汪端明》:“陛下方以天下養,有司無狀,褻慢如此。”《封神演義》第五十回:“爾師見吾且躬身稽首,你焉敢無狀!”京劇《白蛇傳》第十六場:“ 小青兒 性粗魯出言無狀,怎比得老禪師量似海洋?”
(4).謂所行醜惡無善狀。亦多作自謙之辭。《漢書·東方朔傳》:“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 宋 王安石 《與徐賢良書》:“向蒙賢者不以無狀,遠賜存省。” 清 姚鼐 《吳荀叔<杉亭集>序》:“余之庸闇無狀,固不足比儕類。”
(5).謂罪大不可言狀。《漢書·翟方進傳》:“丞相、御史請遣掾史與司隸校尉、部刺史併力逐捕,察無狀者。”《新唐書·孫伏伽傳》:“臣愚以為賊黨於赦當免者,雖甚無狀,宜一切加原,則天下幸甚!”《續資治通鑑·宋孝宗隆興元年》:“ 張栻 奏 盧仲賢 辱國無狀,擅許四州,下大理寺,奪三官。”
(6).沒有事實;沒有根據。《後漢書·竇武傳》:“抑奪宦官欺國之封,案其無狀誣罔之罪。”《新唐書·張嘉貞傳》:“﹝ 嘉貞 ﹞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無狀。帝令坐告者。”《宋史·傅堯俞傳》:“皇城邏卒 吳清 誣奏富民 * ,鞠治無狀。”
(7).引申為無緣故。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二十:“我昔昏醉,汝無狀殺我。我昔醉,不識汝面,故三年不相知;今日來就死。”《北齊書·婁昭傳》:“此州無狀,橫被殘賊,其君是怨,其人何罪?”《太平廣記》卷四四九引 唐 戴孚 《廣異記·謝混之》:“縣令無狀,殺我父兄。今我二弟詣臺訴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