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龍

作者:牛燾 朝代:清代

驪龍原文

蟄龍一睡五百秋,呼吸潮汐恣鼾齁。

陵谷升沉幾千徙,海底長夜閉靈湫。

鯨鯢鮫鱷不敢櫻,波沉浪寂風雨愁。

醒來電眥矢烏免,鱗甲苯尊荊棘稠。

人間此訣傳秘密,圖南得之華胥游。

潛顯起伏自有時,懷寶迷罔乃招尤。

鯤鵬搏擊爾弗知,明珠領下被人偷。

明珠一去不復收,但見蟠泥修尾鰍。

詩詞問答

問:驪龍的作者是誰?答:牛燾
問:驪龍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牛燾的名句有哪些?答:牛燾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蟄龍

蟄伏的龍。比喻隱匿的志士。 唐 曹松 《題甘露寺》詩:“旦暮然燈外,濤頭振蟄龍。” 金 元好問 《劉曲龍潭》詩:“蟄龍何年臥,萬國待霖雨。” 明 梁辰魚 《浣紗記·定計》:“蟄龍困久夜長吟,欲作甘霖,定作甘霖。”

百秋

猶百年。喻時間長。 唐 賈島 《懷鄭從志》詩:“故人別二年,我意如百秋。”

呼吸

(1) 機體和組織與周圍環境交換氣體;肺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2) 機體和組織與周圍環境交換氣體的過程;肺吸氣和呼氣動作的全過程

潮汐

海水的定時的漲落,由月球和太陽的引力所造成。早潮叫潮,晚潮叫汐

鼾齁

熟睡時打呼嚕的聲音。《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只聽得鼾齁之聲,舉目一看,看見 慧空 脫下衣帽熟睡。”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就婚》:“忽逢猛獸枕廊眠,鼾齁聽似風雷轉。”《紅樓夢》第四一回:“ 襲人 進了房門,轉過集錦槅子,就聽的鼾齁如雷。”

陵谷

(1).《詩·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毛 傳:“言易位也。” 鄭玄 箋:“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處上之謂也。”後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魏書·拓跋淵傳》:“臣以疏滯,遠離京輦,被其構阻,無所不為。然臣昔不在其後,自此以來,翻成陵谷。”

(2).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變。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是以勒此豐碑,懼從陵谷,植之松柏,不忍凋枯。” 唐 韓偓 《亂後春日途經野塘》詩:“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 昆明 是劫灰。” 清 趙翼 《游獅子林題壁》詩:“數百年來幾陵谷,此猶堅完縫不裂。” 郭沫若 《西江月》詞:“能教滄海變桑田,陵谷一朝轉換。”

(3).丘陵和山谷。 唐 韓愈 《雜說》之一:“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 宋 蘇軾 《颶風賦》:“鼓千尺之濤瀾,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於一卷,落崩崖於再觸。”

(4).指陵墓。 清 顧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於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詩:“六十年間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松楸八百樹,夜夜宿鳥還相呼。”

升沉

(1).升謂升進,沉謂黜退。指仕宦之升降進退。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懲戒》:“始, 仁軌 既官達,其弟 仁相 在鄉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與 軌 別籍。”

(2).指升進與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興州王承休特進為母修黃籙齋詞》:“神功救物,無遺動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內。”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贈劉夢得》詩:“休論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見在身。” 宋 楊萬里 《又和木犀初發呈張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舊時謂仕途得失進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三:“何自閒人無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後來許多年少的門生,賢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擴 《周亮工先生小傳》:“所至有政聲,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謂際遇的幸與不幸。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 雷 陳 。”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 鄭碩道 在此,某與之卻是同年,與夢中所聞畧無少異,則出處升沉,動靜語默,悉皆前定也。” 魯迅 《彷徨·孤獨者》:“但是世事升沉無定,失意人也不會長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長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里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4).升降。價錢的漲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著小本子和鉛筆,仰起了臉抄錄‘牌子’上的票價升沉錄。”

(5).升降。謂時代的變遷與推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而且時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價值的唯一標準。”

(6).褒貶。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凡宴談會集間,諸公皆以分別流品、升沉人物為事。”

指仕宦的升降進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極恩詔,一體擢用。此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海底

(1) 海洋的底部

(2) 海床

長夜

(1) 漫長的黑夜

長夜沾濕何由徹。——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時代

長夜難明赤縣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徹夜

長夜之飲

靈湫

深潭,大水池。古時以為大池中往往多靈物,故稱。 唐 王度 《古鏡記》:“此靈湫耳,村閭每八節祭之,以祈福祐。” 唐 黃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覺大師碑銘》:“恠石古松,棲蟄龜鶴,靈湫邃壑,隱見龍雷。” 宋 曾鞏 《喜雨》詩:“更喜風雷生北極,頓驅雲雨出靈湫。”

鯨鯢

(1).即鯨。雄曰鯨,雌曰鯢。 唐 盧綸 《奉陪渾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詩:“舟檝方朝海,鯨鯢自曝腮。”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想鸞鶴只在秋江上,似鯨鯢吸盡銀河浪。” 明 李夢陽 《鄱陽湖十六韻》:“力屈鯨鯢仆,聲回雁鶩呼。”

(2).比喻兇惡的敵人。《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 杜預 註:“鯨鯢,大魚名,以喻不義之人吞食小國。”《晉書·愍帝紀》:“掃除鯨鯢,奉迎梓宮。”《資治通鑑·晉愍帝建興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鯨鯢,大魚,鉤網所不能制,以此敵人之魁桀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 雍正 、 乾隆 以下,姦奴 和昇 攬權,賣官鬻爵,荼毒等於鯨鯢。” 康有為 《遣人入北尋幼博墓攜骸南歸》詩:“鯨鯢橫波斜日曛,誓起義師救聖君。”

(3).借指海盜。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壯烈戰跡》:“海中盜艇猖獗,鯨鯢日盛。”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掃蕩鯨鯢,肅清海甸,總是大快事,不必計較功伐。”

(4).比喻無辜被殺之人。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妻子無辜,並為鯨鯢。” 唐 元稹 《王迪貶永州司馬》:“﹝家屬﹞適遭蜂蠆,並為鯨鯢。” 章炳麟 《討滿洲檄》:“ 漢 民無罪,盡為鯨鯢。”

鮫鱷

鯊魚和鱷魚。喻強悍不馴者。 金 元好問 《女幾山避兵送李長源歸關中》詩:“從知鮫鱷舞隱鱗,芥視三山需一擘。” 明 徐渭 《陸氏譜序》:“當 漢 之興也, 尉陀 以鮫鱷之資,涎沫島外。當其時不有 陸賈 之賢,用數語以下之,則南海之波幾於沸。”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來電

(1) 收到電文

三月十七日來電悉

(2) 用電報通知

請來電告知

甲苯

液態芳香烴C 6 H 5 CH 3 ,與苯類似。主要用作溶劑,用作 * 、各種染料、藥物及其他各種有機化合物的原料

荊棘

荊:荊條,無刺;棘,酸棗,有刺。兩者常叢生為從莽。也泛指叢生於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

斬荊棘。——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秘密

有所隱蔽,不為人知;隱蔽不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佛教指隱密深奧之法

秘密活動

秘密情況

圖南

《莊子·逍遙遊》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後以“圖南”比喻人的志向遠大。 唐 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鵾鵬。” 明 高啟 《望海》詩:“安得擊水游,圖南附鵬翼。” 陳去病 《惻惻》詩:“圖南此去舒長翮,逐北何年奏凱歌。”

華胥

(1).人名。傳說是 伏羲氏 的母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澤 北,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華胥 履大跡處也。” 唐 司馬貞 《補<史記·三皇本紀>》:“ 太皥 庖犧氏 ……母曰 華胥 ,履大人跡於 雷澤 ,而生 庖犧 於 成紀 。” 庖犧 ,即 伏羲 。

(2).《列子·黃帝》:“﹝ 黃帝 ﹞晝寢,而夢遊於 華胥氏 之國。 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 黃帝 既寤,怡然自得。”後用以指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境,或作夢境的代稱。 宋 王安石 《書定林院窗》詩之一:“竹鷄呼我出 華胥 ,起滅篝燈擁燎爐。” 清 黃遵憲 《寄懷左子興領事》詩:“十載勛名輔英簜,一家安樂寄 華胥 。”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處都是愁城?何處是 華胥 國境?幾次想,仰我三尺長劍,令我魂兒飛升!”

起伏

(1)

(2) 上升和下降

散見坡坨起伏間。——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內部鬥爭時有起伏

(3) 比喻感情、關係等起落變化,也指世事興盛衰落

心潮起伏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懷寶

(1).猶懷璧。《三國志·魏志·文昭甄皇后傳》:“今世亂而多買寶物,匹夫無罪,懷寶為罪。”參見“ 懷璧 ”。

(2).擁有寶物。 唐 王泠然 《論薦書》:“今歲大旱,黎人阻飢,公何不固辭金銀,謂賑倉廩,懷寶衣錦,於相 * 乎?”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二:“至 宋 時,則當制之人兼書,字型不拘真行,故當時以得 歐 蘇 手筆者為懷寶。”

(3).喻自藏其才;懷才。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幸遭聖主平世而久懷寶,是 伯牙 去 鍾期 ,而 舜 禹 遁 帝堯 也。” 唐 陳子昂 《我府君有周居士文林郎陳公墓志銘》:“嗚呼我君,懷寶不試,孰知其深廣兮!” 章炳麟 《訄書·學變》:“《中鑒》溫溫,懷寶自珍。”參見“ 懷寶迷邦 ”。

迷罔

(1).神經失常。《列子·周穆王》:“ 秦 人 逄氏 有子,少而惠,及壯,而有迷罔之疾。聞歌以為哭,視白以為黑,饗香以為朽,嘗甘以為苦,行非以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無不倒錯者焉。”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金陵邸》:“士肝膽皆震,欲走而足不能步,欲呼而聲不能出。移時,僕自外至,急徙於客邸,迷罔者終日。”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二:“一女年十許歲,未適人,驟得迷罔之疾。”

(2).迷惑,欺罔。 漢 王符 《潛夫論·忠貴》:“迷罔百姓,欺誣天地。”《晉書·庾旉傳》:“ 旉 等侵官離局,迷罔朝廷。” 清 陸師 《之官真州述懷》詩:“彼都中聲利,迷罔何當瘳。”

(3).猶迷網。謂事物惑人如羅網。 陳世宜 《孟碩入獄不獲探親》詩:“泥犁亦是眾生相,十方迷罔從今開。”

招尤

招致他人的怪罪或怨恨。 唐 韓愈 《感二鳥賦》:“雖家到而戶説,祗以招尤而速累。” 明 屠隆 《綵毫記·湘娥思憶》:“只是相公心本蕭疎,氣太豪邁。仕路險昃,恐易招尤。”《明史·趙世卿傳》:“多取所以招尤,慢藏必將誨盜。”

鯤鵬

(1).古代傳說中能變化的大魚和大鳥。語本《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察蟭螟於蚊睫,觀鯤鵬於北溟。” 唐 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冥靈大椿之壽,朝菌蠓蚋之夭,鯤鵬之大等喻,《列子·湯問篇》語,《莊子·逍遙遊》引之。”

(2).古代傳說中的大鵬鳥。即鯤魚變化成的鵬鳥。 宋 蘇軾 《催試官考較戲作》詩:“鯤鵬水擊三千里,粗練長驅十萬夫。” 清 汪懋麟 《洗象》詩:“豈同龍馬負,徒作鯤鵬想。” 梁啓超 《過渡時代論》二:“惟當過渡時代,則如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 江 漢 赴海,百千折以朝宗。”

搏擊

奮力鬥爭、衝擊;搏鬥

搏擊風浪

敵出不意,大驚擾,以槍上刺刀相搏擊。——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明珠

珍珠,比喻珍愛的人或美好珍貴的事物

掌上明珠

蟠泥

謂龍蟠曲於泥。指興起之前的 周 室。語出 漢 揚雄 《法言·問神》:“龍蟠於泥,蚖其肆矣。” 李軌 註:“聖道未彰,羣愚玩矣;龍蟠未升,蚖其肆矣。” 唐 黃滔 《周以龍興賦》:“ 岐梁 燿銜耀之所, 汧 隴 湛蟠泥之域。”

詩詞推薦

驪龍原文_驪龍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