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家宮殿重因循,銘刻堅珉自法真。
一代文章超述作,千年翰墨愈精神。
龍香浸潤駝油滑,兔穎分明繭色新。
為向晴窗每臨寫,從今不數衛夫人。
詩詞問答
問:《謝易之自京回遺余文物七品各賦律詩一首謝之(七首)·五·其五·九成宮法帖》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仲深的名句有哪些?答:張仲深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唐家
指 唐 朝。 宋 文天祥 《平原》詩:“ 唐 家再造 李郭 力,若論牽制公威靈。”
宮殿
帝王處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築物
紫禁城是 明朝和 清朝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故宮博物院》
因循
(1)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因循守舊
(2) 遲延拖拉
因循坐誤
(3) 輕率;隨便
苟或因循,何由體悟。——《五燈會元》
銘刻
銘記
銘刻在心
她的音容笑貌都銘刻在他的記憶中
一代
(1) 一個朝代
一代宗臣
(2) 一個時代,當代
一代英豪
(3)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一代一代地辛勤勞動
(4)
(5) 某一類人的一輩
鼓舞了整個一代的理論家
(6) 生物的一個世系
現在這一代昆蟲似乎對這一噴劑有了抗藥性
文章
(1) 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述作
(1).《禮記·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明聖者,述作之謂也。”述,傳承;作,創新。後用以指撰寫著作。《後漢書·班彪傳》:“ 彪 既才高而好述作,遂專心史籍之閒。”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公自幼及長,述作不倦。” 清 姚鼐 《<西魏書>序》:“讀者知其網羅放失,述作之志,存焉可也。”
(2).指著作,作品。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夫君多述作,而我常諷味。” 章炳麟 《秦獻記》:“秘書私篋,無所不燒;文學述作,無所不禁。”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翰墨
原指筆、墨,借指文章、書畫
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曹丕《典論·論文》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龍香
(1).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木材淡黃褐色,細緻,有芳香,可提煉芳香劑。也稱垂柏。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花非龍香葉飛柏,獨竊二美夸芳蕤。”
(2).硯名。 元 謝應芳 《贈董明府惠炭》詩:“硯池冰釋龍香暖,寫我朝來抱膝吟。”
(3).即龍涎香。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詞:“透戶龍香,隔簾鶯語,料得肌如雪。” 鄭澤 《長沙謁烈士祠》詩:“篆茲新龍香,拂彼舊蛛網。”參見“ 龍涎香 ”。
(4).御香。 元 馬祖常 《送忽都達兒著作祀岳瀆》詩:“日長東觀著書清,絳薦龍香為帝擎。”《水滸傳》第一回:“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禳天災。”
浸潤
(1) 液體漸漸滲入或附著在固體表面
春雨浸潤著田野
(2) 也指讒言
油滑
(1) 質地和表面光溜的
由於廚房的煙燻而變得油滑的
(2) 圓滑世故而不誠懇的
油滑乖巧
兔穎
兔毛制的筆。亦泛指毛筆。《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 李白 左手將鬚一拂,右手舉起 中山 兔穎,向五花牋上,手不停揮,須臾,草就嚇蠻書。” 清 蔣士銓 《桂林霜·移帳》:“蠅頭細細釋文,兔穎輕輕點黛。”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晴窗
亦作“ 晴牕 ”。明亮的窗戶。 唐 杜牧 《閨情》詩:“暗砌勻檀粉,晴窗畫袷衣。” 宋 陸游 《臨安春雨初霽》詩:“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清 龔自珍 《跋某帖後》:“回憶幼時晴牕弄墨一種光景,何不乞之塾師,早早學此?”
臨寫
摹寫。《新唐書·儒學傳中·王紹宗》:“ 吳 中 陸大夫 常以余比 虞君 ,以不臨寫故也。”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二:“ 米元章 有嗜古書畫之癖,每見他人所藏,臨寫逼真。”《鏡花緣》第八回:“姪女既不認得,又不知從何下筆,只好依樣葫蘆,細細臨寫。”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 郭應祥 《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 《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不數
數不清;無數。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 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 彭鐸 校正:“不數,即無數。” 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人,其世之不數,其人之難得如此。”《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 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裡,鐵棍皮鞭,諸刑鹹備……打了個不數。”
不亞於。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 莊生 陳説。”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
衛夫人
東晉 女書法家。姓 衛 ,名 鑠 ,字 茂漪 , 汝陰 太守 李矩 妻,世稱 衛夫人 ,也稱 李夫人 。擅長書法,隸書尤善,師 鍾繇 ,妙傳其法。 王羲之 、 王獻之 少時,曾從她學書。 唐 杜甫 《丹青引》:“學書初學 衛夫人 ,但恨無過 王右軍 。” 清 錢謙益 《觀美人手跡戲題絕句》之四:“可知 王逸少 ,不及 衛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