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澄性堂原文
萬佛樓旁精舍新,渟泓碧水面前陳。
迎眸何礙風和月,澄性都蠲根與塵。
兜率不殊八功德,阿伽全泯萬緣因。
箇中本是無一物,試問高樓誰主賓。
詩詞問答
問:題澄性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澄性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澄性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一
參考注釋
精舍
(1) 講學的處所;收齋
(2) 僧道居住或說法布道的處所
(3) 指心,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所居之處
渟泓
(1).積水深貌。 明 申時行 《瑞蓮賦》:“渟泓玄澤,醖釀醇和。” 清 吳偉業 《礬清湖》詩序:“而 陳湖 諸水,渟泓演迤,居人狎而安焉。”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水學·水利》:“水之利在渟泓,此旱年之所資灌溉而為田利也。”
(2).喻含義深邃。 清 葉燮 《原詩·外篇下》:“才人伎倆,騰踔六合之內,縱其所如,無不可者;然含蓄渟泓之意,亦少衰矣。”
碧水
綠水。 南朝 梁簡文帝 《採蓮曲》:“桂檝蘭橈浮碧水,江花玉面兩相似。” 唐 李白 《早春寄王漢陽》詩:“碧水浩浩雲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御溝澄碧水,轉池塘,時時微雨洗風光。” 元 戴表元 《苕溪》詩:“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
面前
跟前;面對著的地方
他來到國王面前
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很艱巨
迎眸
(1).觸目,滿眼。《水滸傳》第十九回:“迎眸翠色,千枝荷葉繞芳塘。”《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天巧玲瓏玉一邱,迎眸爛熳總清幽。白雲疑向枝間出,明月應從此處留。’ 小妹 覽畢,知是詠繡毬花所作。”
(2).猶迎面。 清 湯春生 《夏閨晚景瑣說》:“ 徐 手攜碧紗團扇,迎眸一笑,先入香幃,金鉤戛聲,細若碎玉。”
兜率
見“ 兜率天 ”。
不殊
(1).沒有區別;一樣。 漢 揚雄 《解嘲》:“世異事變,人道不殊。” 唐 杜甫 《小至》詩:“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人情物理,大抵不殊。”
(2).謂身首尚未分離。指 * 未死。《漢書·淮南王傳》:“太子自刑,不殊。” 顏師古 註:“殊,絶也,雖自刑殺,而身首不絶也。”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楊貞婦》:“ 靜安 守節不嫁,權貴爭求之,至截髮自剄,不殊。”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 劉藻 ﹞因於三月癸酉中夜,挑燈默坐,驅侍者出,自剄不殊,宛轉於牀榻間,七日乃死。”
(3).未絕。《新唐書·吳兢傳》:“皇運不殊如帶。”
功德
(1)
(2) 功業與德行
功德無量
武父子亡( wú)
(3) 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漢書·蘇武傳》
(4) 多泛指念佛、誦經、布施等佛事
許下一場九晝夜的功德
阿伽
(1). 北齊 高長弼 的小名。《北齊書·陽州公永樂傳》:“ 永樂 弟 長弼 ,小名 阿伽 。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毆擊行路,時人皆呼為 阿伽郎君 。”
(2).佛教語。無礙之意。《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阿伽即空界色,此中無礙,故名阿伽。”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四:“阿伽。伽,此雲礙;阿有二義,或言無,或雲極,猶含兩釋,故立本名也。”
(3).即阿伽陀藥。 清 卓發之 《祴園嫘史·藥草畦》詩:“痼疾無煩療,阿伽秀滿畦。《法華》吐新蕚,一任白雲迷。” 卓爾堪 註:“西域以阿伽一藥總治諸病。”參見“ 阿伽陀藥 ”。
緣因
原因
緣因何在?
箇中
此中;其中
箇中訊息
一物
(1).一種事物;一件事物。《管子·白心》:“然而天不為一物枉其時,明君聖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史記·周本紀》:“此一物足以釋 西伯 ,況其多乎!” 唐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 清 鄭燮 《同起林上人重訪仁公》詩之三:“莫教輕一物,可待報他生。” 馬南邨 《燕山夜話·共通的門徑》:“沒有無所不知的博學之士,也沒有隻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專門家。”
(2).同類物;同一事。《周禮·夏官·校人》:“掌王馬之政,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藥有用根,或用莖葉,雖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達其理,未可妄用。”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二章:“雲耶,電耶,雨耶,雪耶,實一物也,不過因熱度之異而變耳。”
(3).猶一事。《禮記·文王世子》:“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 鄭玄 註:“物猶事也。” 南朝 梁武帝 《報侯景書》:“朕為萬乘之主,豈可失信於一物。”
(4).猶言一個標準。《墨子·尚賢上》:“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術也。”
試問
(1).試著提出問題。試探性地問。《晉書·孫綽傳》:“沙門 支遁 試問 綽 :‘君何如許?’”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 左 甚異之,試問所從來,叟但笑而不答。” 清 王夫之 《上蔡威函先生》詩:“白苹秋色里,試問採蓮津。”
(2).試著提出問題。用於質問對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對方的意見。 宋 蘇軾 《又和劉景文韻》:“試問壁間題字客,幾人不為看花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厠於其間乎?” 許地山 《危巢墜簡》:“試問亘古以來這第一流人物究竟有多少?”
(3).考問。《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邕》:“未幾辭去, 嶠 驚,試問奧篇隱帙,了辯如響, 嶠 嘆曰:‘子且名家!’”《宋史·選舉志三》:“諸正名學生有試問《景祐新書》者,諸判局闕而合差,諸秤漏官五年而轉資者,無不屬於祕書。”《元史·選舉志一》:“以《通鑑節要》用 蒙古 語言譯寫教之,俟生員習學成效,出題試問,觀其所對精通者,量授官職。”
高樓
高層的住宅大樓或辦公大樓
主賓
(1).猶主次。 晉 葛洪 《抱朴子·辭義》:“故八音形器異而鐘律同,黼黻文物殊而五色均,徒閒澀有主賓,妍蚩有步驟。”
(2).主人和賓客。 宋 洪咨夔 《滿江紅·老人游東山追和俞貳卿詞謹用韻》詞:“把酒西風,渾莫問,主賓誰惡。”《鏡花緣》第八三回:“雞黍殷勤款洽,主賓情意堪嘉。”
(3).正賓。 宋 王禹偁 《射宮選士賦》:“其中也得為主賓,其爭也是謂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