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

作者:李時勉 朝代:明代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

艷秋菊兮花滿枝,掇芳香兮泛瓊卮。

送君去兮南歸,風飄飄兮吹衣。

楚山峨峨兮楚水漓漓,水有蒲蓮兮山有靈芝。

山中之樂兮何有窮期!

悵一別兮天之涯,月皎皎兮長相思。

詩詞問答

問: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作者是誰?答:李時勉
問: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明詩紀事 乙簽·卷九

參考注釋

芳香

花草等的香氣

從牛軛湖吹來的和風帶來了花園的芳香

瓊卮

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或酒的美稱。

送君

鼓的別稱。 宋 無名氏 《致虛雜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華由,磬曰洗東,皆仙樂也。”

飄飄

(1).風吹貌。 晉 陶潛 《與殷晉安別》詩:“飄飄西來風,悠悠東去雲。” 唐 韓愈 《豐陵行》:“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斾卷以舒。”

(2).飛揚貌。 漢 張衡 《西京賦》:“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 南唐 馮延巳 《春光好》詞:“飄飄輕絮滿南園,牆下草芊眠。” 元 張埜 《水龍吟·詠遊絲》詞:“落花天氣初晴,隨風幾縷來何處。飄飄冉冉,悠悠颺颺,欲留還去。”

(3).飛翔貌。《文選·潘岳<秋興賦>》:“蟬嘒嘒而寒吟兮,雁飄飄而南飛。” 李善 註:“飄飄,飛貌。” 唐 李鹹用 《投所知》詩:“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宋 王安石 《春從沙磧底》詩:“萬里卜鳳凰,飄飄何時至?”

(4).輕盈舒緩,超塵脫俗的樣子。《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 既奏《大人之頌》,天子大説,飄飄有凌雲之氣,似游天地之閒意。”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飄飄凌雲意,強御莫能懾。” 宋 蘇軾 《前赤壁賦》:“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清 劉大櫆 《<皖江酬唱集>序》:“璨璨乎珠玉之輝,飄飄乎雲霞之態。”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五:“﹝ 韓老六 ﹞把 楊老疙疸 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鐵鍬有幾個齒了。”

(5).形容動盪不安、不平靜。《隋書·文學傳·孫萬壽》:“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飄如木偶,棄置同芻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波瀾飄飄,風雨任運推轉,何必越性乾祈。” 宋 曾鞏 《寄孫正之》詩:“貌癯心苦氣飄飄,長餓空林不可招。”

(6).漂泊貌。形容行止無定。 晉 陸機 《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唐 劉長卿 《睢陽贈李司倉》詩:“飄飄 洛陽 客,惆悵 梁園 秋。” 明 王雲鳳 《送客》詩:“雲氣溟濛雨欲絲,飄飄遊子別離時。”

(7).迅疾貌,倏忽貌。《淮南子·兵略訓》:“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 元 劉伯亨 《朝元樂》套曲:“飄飄四季過,迢迢一年矣。” 明 何景明 《暮春》詩:“飄飄歲月此雙燕,渺渺江湖聊一槎。”

(8).形容思想、意趣高遠。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志飄飄焉,嶢嶢焉,似若狹六合而隘九州。” 北周 庾信 《謝趙王示新詩啟》:“落落詞高,飄飄意遠。文異水而湧泉,筆非秋而垂露。” 宋 王安石 《次韻酬陸彥回》:“款款故情初未憖,飄飄新句總堪傳。”

(9).形容遙遠、久遠。 三國 魏 徐幹 《室思詩》:“浮云何洋洋,願因通我詞,飄飄不可寄,徙倚徒相思。” 明 何景明 《送望之赴汶上》詩之二:“賔朋半海內,弟妹各天涯。駐馬臨岐處,飄飄獨望家。”

楚山

(1).山名。即 荊山 。在 湖北省 西部, 武當山 東南, 漢江 西岸。有 抱玉岩 ,相傳 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於此。《文選·顏延之<北使洛>詩》:“振檝發 吳州 ,秣馬陵 楚山 。” 李善 註:“ 韓子 曰:‘ 楚 和氏 得璞玉於 楚山 之中。’”

(2).山名。即 商山 。在 陝西省 商縣 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縣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隱於 楚山 ,即此山也。”

(3).泛指 楚 地之山。 唐 張說 《對酒行巴陵作》詩:“鳥哭 楚 山外,猿啼 湘 水陰。” 宋 張孝祥 《滿江紅·於湖懷古》詞:“凝望眼, 吳 波不動, 楚 山叢碧。” 明 高啟 《送王助教歸臨川》詩:“夢中 燕 月冷,望里 楚 山微。”

峨峨

(1) 山體高大陡峭

(2) 態度莊重嚴肅

楚水

(1).水名。一名 乳水 。即今 陝西省 商縣 西乳河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丹水》:“ 楚水 注之,水源出 上洛縣 西南 楚山 。昔四皓隱於 楚山 ,即此山也。其水兩源合舍於 四皓廟 東,又東逕 高車嶺 南,翼帶眾流,北轉入 丹水 。”

(2).泛指古 楚 地的江河湖澤。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橫弧於 楚 水之蛟,飛鏃於 吳亭 之虎。” 唐 劉長卿 《明月灣尋賀九不遇》詩:“ 楚 水日夜緑,傍 江 春草滋。” 宋 蘇軾 《憶江南寄純如》詩之一:“ 楚 水別來十載, 蜀 山望斷千重。” 元 趙善慶 《寨兒令·泊潭州》曲:“暮靄西收, 楚 水東流,菸草替人愁。”

漓漓

(1).水波連綿貌。 唐 馬戴 《府試水始冰》詩:“薄薄流澌聚,灕灕翠瀲平。” 宋 沉遼 《樂神》詩:“青山歷歷神欲歸, 湘水 灕灕日腳西。”

(2).形容文辭滔滔不絕。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方浄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灕灕。”

靈芝

一種蕈( Ganoderma lucidum ),菌蓋腎臟形,赤褐色或暗紫色,有環紋,並有光澤。中醫入藥,有滋補作用。我國古代用來象徵祥瑞

何有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註:“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 註:“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註:“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 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於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於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於《 * 》了,又何有於《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註:“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註:“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窮期

盡期;完結的時候。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 魯迅 《<偽自由書>後記》:“戰鬥正未有窮期,老譜將不斷的襲用。”

皎皎

(1).潔白貌;清白貌。《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皎皎貞素,侔 夷 節兮。帝臣是戴,尚其潔兮。” 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美目娟娟,涵著一泓秋水;芳顏皎皎,帶著幾度清風。” 郭沫若 《滿江紅·贊南京路上好八連》詞:“不染纖塵, 南京路 八連皎皎。盡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

(2).明亮貌。《楚辭·遠遊》:“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敦煌曲子詞·菩薩蠻》:“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輕輕雲粉粧。” 明 許潮 《南樓月》曲:“皎皎銀蟾如晝,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聞一多 《晴朝》詩:“皎皎的白日啊!將照遍了朱樓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不為皎皎之細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六:“單牀寤皎皎,瘦臥心兢兢。” 宋 曾鞏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馳。訃皎皎而猶疑,淚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羽》:“寫難狀之景,了了目前;含不盡之意,皎皎言外。”

長相思

(1).指絲棉。《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文綵雙鴛鴦,裁為合懽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一:“被中著綿謂之長相思,綿綿之意。”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卷一:“長想思,謂以絲縷絡綿,互動網之,使不斷,長相思之義也。”

(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男女或友朋久別思念之情,故名。 南朝 和 唐 代詩人寫此題者甚多,常以“長相思”三字開頭,句式長短錯落不一。

(3). 唐 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因 南朝 梁 陳 樂府《長相思》而得名。又名《雙紅豆》、《憶多嬌》等。

詩詞推薦

  • 華胥引

    方千里宋代〕長亭無數,羈客將歸,故園換葉。乳鴨隨波,輕苹滿渚時共唼。接眼春色何窮,更櫓聲伊軋。思憶前歡,未言心已
  • 閒居寄諸弟

    韋應物唐代〕秋草生庭白露時,故園諸弟益相思。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湖台三首

    蔣堂宋代〕危台竹樹間,湖水伴身間。清淺采香徑,方圓明月灣。放魚隨物性,載石作家山。自喜歸休早,今勝賀老還。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
  • 虜中作四首·其一

    劉跂宋代〕文物燕人士,衣冠漢典儀。舉知繒絮好,深厭血毛非。形勢今猶古,規模夏變夷。誰言無上策,會是有天時。
  • 劉伯山書來雲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

    趙蕃宋代〕今人那有郗嘉賓,為子經營茅棟新。可待弦歌資乃具,詎須出郭始離塵。舊詩頗願窮岡割,後約要容王翰鄰。更喚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
  • 踏莎行(約雲庵尋梅)

    侯置宋代〕雪意初濃,雲情已厚。黃昏散盡扶頭酒。不知牆外夜來梅,忍寒添得疏花否。休更薰香,且同攜手。從教策策輕寒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再題周玉大赤寶刀

    乾隆清代〕大赤連雙事亦奇,氣求聲應有如斯。奇為其別偶為合,伯氏吹塤仲氏篪。羊已脂藏曰瓊否,雞誠冠暈號璊宜。由來
  • 上喬右司

    戴復古宋代〕端笏立朝日,肺肝傾上前。把麾持節處,桃李滿淮壖。藥石箴時病,蓍龜燭事先。焦頭與曲突,為計孰為賢。
  • 罨畫窗

    乾隆清代〕肩輿取暇陟雲衢,憩眾因之摘句吾。那識此窗名罨畫,分明眼底看西湖。
  • 耕耤禾詞·其二

    乾隆清代〕春巡昨甫閱新耕,秋麥菁蔥亦發萌。耤禮舉因關定製,率先此乃屬遲行。
  • 自寬

    華岳宋代〕十事相尋九不諧,骨窮更值五行乖。人情厚薄且隨分,世態炎涼休掛懷。家欲自豐無楮幣,爨憑誰執有荊釵。如今
  • 交翠榭

    乾隆清代〕隔澗構虛榭,飛廊宛轉通。窗千峰㠑崣,樹四季菁蔥。雲表今皆古,鏡中色即空。丹台阿那畔,仿佛見韓終。
  • 鷓鴣天

    陳三聘宋代〕指剝春蔥去采苹。衣絲秋藕不沾塵。眼波明處偏宜笑,眉黛愁來也解顰。巫峽路,憶行雲。幾番曾夢曲江春。相逢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
  • 重到西湖

    蘇泂宋代〕都下重來百事非,故人相見少相知。絕憐水減西湖瘦,更喜兵強北虜衰。
  • 欲雪

    范成大宋代〕烏鴉撩亂舞黃雲,樓上飛花已唾人。說與江梅須早計,馮夷無賴欲爭春。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
  • 夏夜

    司馬光宋代〕溽暑郁不聞,矗矗雲萬疊。長風捲地來,凍雨不濡葉。雖無潤物功,涼冷得所愜。須臾號怒息,清月照壁頰。小冠
  • 一萼紅

    梁棟宋代〕怨東風。把韶華付去,穠李小桃紅。黃落山空,香銷水冷,此際才與君逢。斂秋思、愁腸九結,擁翠袖、應費剪裁
  • 曉登韜光絕頂

    厲鶚清代〕入山已三日,登頓遂真賞。霜磴滑難踐,陽崖曦乍晃。穿漏深竹光,冷翠引孤往。冥搜滅眾聞,百泉同一響。蔽谷
  • 謝高輦先輩寄新唱和集

    齊己唐代〕敢謂神仙手,多懷老比丘。編聯來鹿野,酬唱在龍樓。洛浦精靈懾,邙山鬼魅愁。二南風雅道,從此化東周。
  • 家園夜坐寄郭微

    祖詠唐代〕前階微雨歇,開戶散窺林。月出夜方淺,水涼池更深。餘風生竹樹,清露薄衣襟。遇物遂遙嘆,懷人滋遠心。依稀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
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原文_送樂舞生戴尚禮歸禾川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