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賢良門觀射疊己卯詩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出入賢良門觀射疊己卯詩韻原文

奎畫四言垂訓良,心殷董正企明揚。

率因佐治吉惟士,用以淑民道在王。

每歲詰戎臨發駕,預期觀德試當場。

昔曾親御勵無逸,今則坐憑愧異常。

幼即精勤五射習,耋猶劼毖萬幾忙。

世年示度哈薩部,諸衛如教貞觀皇。

迅矣居諸誠足惜,勖哉宵旰此仍蘉。

曾元聰聽加之意,永保天庥四海疆。

詩詞問答

問:出入賢良門觀射疊己卯詩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出入賢良門觀射疊己卯詩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出入賢良門觀射疊己卯詩韻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八

2. 向年每遇校射必先親御弧矢示眾自庚辰臂痛後遂疏步射時以為愧

參考注釋

奎畫

指帝王的墨跡。 宋 張淏 《雲谷雜記》卷三:“ 光宗 因大書‘神泉’二字遺之,云:‘持歸,隨意鑿一泉。’……奎畫今刻之泉上。”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拾遺》卷一:“世以祕監為奎府,御書為奎畫,謂奎宿主文章也,故 宋 有奎文閣、寶奎樓之稱。” 清 厲鶚 《開浚西湖碑記》:“天章奎畫,照映湖山。”

四言

(1).四個字。多指詩句的字數。《宋書·樂志一》:“ 魏 氏哥詩,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與古詩不類。” 明 吳訥 《文章辨體·序說》:“《國風》、《雅》、《頌》之詩,率以四言成章;若五、七言之句,則間出而僅有也。”

(2).指四言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 漢 初四言, 韋孟 首唱;匡諫之義,繼軌 周 人。”

垂訓

垂示教訓。《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傲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諫以明節。” 劉良 註:“傲慢理不可以垂教後人。”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夫先王垂訓,開端中人。” 明 李贄 《答馬歷山書》:“雖各各著書立言,欲以垂訓後世,此不知正墮在好為人師之病上。” 清 陳熾 《<盛世危言>序》:“顧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空文垂訓,道可傳而器不可傳。”

董正

監督糾正;督察整頓。《書·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歸於 宗周 ,董正治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 光武 都 洛陽 以為尹,尹,正也,所以董正京畿,率先百郡也。” 明 何景明 《內篇十四》:“司法者,人之司命也,發奸糾邪,董正弼善,司法是據。”

明揚

亦作“ 明敭 ”。 1.公開張揚或宣揚。《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續資治通鑑·宋徽宗政和五年》:“比引問於聽事之所,先以疏其過惡,次以明揚君父不殺之恩,率皆面闕稽顙再拜以謝。”

(2).舉用;選拔。《梁書·處士傳·庾詵》:“明敭振滯,為政所先;旌賢求士,夢佇斯急。” 北周 庾信 《謹贈司寇淮南公》詩:“小人司刺舉,明敭實濫吹。” 倪璠 註:“敭,舉也。” 宋 王安石 《節度使加宣徽》:“比以明揚,屢更煩使,遂躋膴仕,良副訏謨。”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與其效奔競於權門,夤緣而竊天家之爵,孰若聽捐資於當道,明揚而邀天秩之榮。”

佐治

輔佐治理。《花月痕》第一回:“曾在 秦王 幕府佐治軍書。” 清 俞樾 《群經平議·論語一》“予有亂臣十人”:“竊謂 武王 誓師,數其佐治之人,而並及其母。”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 中國 有此膏肓之病,而不能除之,則 堯 舜 復生, 禹 皋 佐治,無能為也。”

民道

民間往來的道路。《京氏易傳·蒙》:“蹇利於西南,民道通也。”

詰戎

見“ 詰戎治兵 ”。

預期

事先的期望

觀德

觀察德行。《書·鹹有一德》:“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史記·樂書》:“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行而民鄉方,可以觀德矣。” 張守節 正義:“結樂使人知上之事,故觀知其德也。”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山雲特起,八卦成形。鳳凰于飛,九州觀德。”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與為人後》:“為人子者之絶本生之斬衰……屏而黜之,使不得與於觀德之列,不亦可乎?”

當場

(1) 正在現場

當場抓住

(2) 立即

當場付賬

(3) 在事情、事件發生的現場

當場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無逸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擬將《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異常

(1) 非正常的;不同於平常的

異常現象

(2) 非常

任職期間異常緊張

精勤

專心勤勉。《後漢書·馮勤傳》:“以圖議軍糧,在事精勤,遂見親識。”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解》:“ 郗愔 信道,甚精勤。”《西遊記》第九六回:“三乘妙法甚精勤,一二沙門皆一樣。”

五射

古代行射禮時的五種射法。《周禮·地官·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也。” 賈公彥 疏:“雲白矢者,矢在侯而貫侯過,見其鏃白;雲參連者,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也;雲剡注者,謂羽頭高鏃低而去,剡剡然;雲襄尺者,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襄(讓)君一尺而退;雲井儀者,四矢貫侯,如井之容儀也。”

劼毖

謹慎。《書·酒誥》:“汝劼毖 殷 獻臣,侯甸男衛。”《說文·力部》:“劼,慎也。” 王筠 句讀:“《釋詁》:‘劼,固也。’ 許君 不用,而曰慎也者,蓋《釋詁》‘毖,慎也’。 許君 引《書》‘劼毖’以證,謂‘劼毖’是復語也。” 清 錢謙益 《浙江鄉試錄序》:“臣某申厲功令,劼毖有加。”

萬幾

(1).《書·皋陶謨》:“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孔 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後以“萬幾”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的政務。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帝王﹞思勞於萬幾,神馳於宇宙。” 唐 劉禹錫 《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 建中 初, 德宗 始親萬幾。”《明史·韓文傳》:“是時青宮舊奄 劉瑾 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觝,不親萬幾。”

(2).泛指執政者處理的各種政務。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四章:“萬幾百政,法律章程,皆由大地大眾公議。”

世年

猶言年代。《隋書·北狄傳·突厥》:“ 沙鉢略 稱雄漠北,多歷世年,百蠻之大,莫過於此。”

諸衛

(1).古代官名。宮廷儀衛隊長。《周書·宣帝紀》:“皇帝 衍 稱 正陽宮 ,置納言、御正、諸衞等官,皆準天臺。”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環衛中貴·諸衛》:“ 秦 有衞尉,掌門衞,則衞亦 先秦 之舊制爾。 晉武 重兵官,選清重之士置中軍以統諸宿衞,此諸衞之始也。”

(2).儀衛隊。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 漢 魏 以降,有大駕、法駕、小駕之儀;至 唐 又分殿中諸衞、黃麾等仗。”

貞觀

(1).謂以正道示人。貞,正,常。觀,示。《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韓康伯 註:“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 孔穎達 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 陳夢雷 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五:“臣聞託闇藏形,不為巧密;倚智隱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發藻,尋虛捕景;大人貞觀,探心昭忒。” 晉 陸雲 《歲暮賦》:“於是 顓頊 御時, 玄冥 統官,天廟既定,日月貞觀。”

(2).指正大的道理。《文選·班固<幽通賦>》:“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言朝聞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論·歸宗顯本》:“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岳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此蓋狷夫之野議,豈達士之貞觀。”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後漢書·黨錮傳·李膺》:“以為天子當貞觀二五,利見大人,不謂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揚煇,棄和取同。”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王臨於朝,天地貞觀。”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職責。 章炳麟 《與龔未生書》:“然曩時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賢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濟物。’況僕身當貞觀,豈敢忘百姓之憂。”

(5).正可觀賞。

居諸

(1).《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孔穎達 疏:“居、諸者,語助也。”後用以借指日月、光陰。《北魏元凝妃陸順華墓志銘》:“居諸迭生,陵谷相賀。”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宋 葉適 《馮公嶺》詩:“我獨何為者,拊身念居諸。” 梁啓超 《壯別》詩之十九:“勸君好愛惜,難得是居諸。”

(2).指來往。 唐 白居易 《和微之除夜作》:“恩光未報答,日月空居諸。” 明 李東陽 《哭舍弟東川》詩之五:“肝腸中斷絶,日月幾居諸。”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

宵旰憂虞軫。——唐·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

聰聽

(1).明於聽取;明於辨察。《書·酒誥》:“聰聽祖考之彝訓,越小大德,小子惟一。” 漢 揚雄 《法言·吾子》:“或問蒼蠅紅紫,曰:‘明視’;問 鄭 衛 之似,曰;‘聰聽。’” 唐 張說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敏識聰聽,探微鏡理。” 章炳麟 《<新方言>序》:“諸州國殊言詰詘者,雖未盡憭,儻得模略,足以聰聽知原,後生不可待也。”

(2).特指君主的聽聞。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六:“而當時主眷之隆,已駸駸以重臣相待。蓋 閩 中作令之政聲,早達聰聽也。”

天庥

上天的庇祐。 明 汪廷訥 《種玉記·贈玉》:“從今後,管愁城打破,永荷天庥。”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八》:“聖人之教,詳戒禍,略求福;及其求之也,惟修天爵,迓天庥,俟天命也。” 新廣東武生 《黃蕭養回頭》:“藥一到,春回自迓天庥。”

海疆

臨海的疆界;海岸線與領土的統稱

萬裏海疆

詩詞推薦

出入賢良門觀射疊己卯詩韻原文_出入賢良門觀射疊己卯詩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