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甘澗原文
山前及山後,小游數處歷。
雲罩望未登,便以歸途覓。
徒有逸興飛,力弗昔年敵。
然斯正何礙,敕幾應不息。
尋徑實向東,甘澗稱西壁。
則以更有東,林巒互蔽匿。
乃知名無定,稱謂何紀極。
金仙趺古庵,笑均烏鰂墨。
詩詞問答
問:西甘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西甘澗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
參考注釋
歸途
回歸的路途
踏上歸途
逸興
超逸豪放的意興。《藝文類聚》卷一引 晉 湛方生 《風賦》:“軒 濠 梁之逸興,暢方外之冥適。” 唐 李白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明 歸有光 《洧南居士傳》:“視世之規規譾譾,無居士之高情逸興,雖為官,豈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內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談話的逸興。”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不息
(1).不停止。《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馬王堆 漢 墓帛書《經法·國次》:“天地無私,四時不息。”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行之以不息,要之以至死。” 郭小川 《祝詩》:“用不息的鬥爭排除了種種干擾。”
(2).不用呼吸。《論語·鄉黨》:“屏氣似不息者。”《大戴禮記·易本命》:“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無心而不息。”
(3).不滅。《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荀子·不苟》:“ 盜跖 吟口,名聲若日月,與 舜 、 禹 俱傳而不息。”
林巒
(1).樹林與峰巒。泛指山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唐 王昌齡 《山行入涇州》詩:“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宋 朱熹 《休庵》詩:“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絶。”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林巒忽不見,但聞山澗響。”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風景憐殊俗,林巒想故關。”
(2).指隱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贈參寥子》詩:“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
蔽匿
隱藏;隱瞞。《管子·內業》:“全心在中,不可蔽匿。” 尹知章 註:“有諸內必形於外也。”《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夫 袁盎 多受 吳王 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 宋 葉適 《朝請大夫高公墓志銘》:“時太倉米名具無實,上下蔽匿,莫敢覆按。” 鄧溥 《夙耳康岩之名詢土人無知者窮搜得於桂嶺之麓》詩:“人才蔽匿阿誰知,特地窮搜慰夢思。”
知名
(1) 出名。聲名為世所知
知名人士
(2) 聞知其名聲或名字
岸旁草樹密,往往不知名
(3) 告知姓名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禮記》
稱謂
(1) 人們由於親屬和其他方面的相互關係,以及由於身分、職業等等而得來的名稱。如:母親、老師、首長等
(2) ∶稱呼
(3) 述說;陳述
紀極
(1).終極;限度。《左傳·文公十八年》:“聚斂積實,不知紀極。”《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採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徙於 交阯郡 界。”《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元年》:“且 董卓 貪淫驕陵,志無紀極。”
(2).引申為窮盡。《北史·李先傳》:“國家政化長遠,不可紀極。” 宋 姜夔 《白石詩說》:“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是奇;方以為奇,忽復是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而法度不可亂。”
金仙
指佛。 唐 李白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詩:“朗悟前後際,始知金仙妙。” 王琦 註:“金仙,謂佛。”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一折:“忽被閒情惱,徘徊夜未眠,月中乘興去,還擬問金仙。” 清 姚鼐 《嶽麓寺》詩:“試將萬古懷,移問金仙術。”
烏鰂墨
烏賊魚分泌的液汁,其黑如墨,以之書寫,逾年自消,故以喻不足為據。 宋 薛季宣 《從孫元式假定本韓文》詩:“脫落間亡烏鰂墨,蠧殘寧免白魚辭。” 張令儀 《讀<霍小玉傳>》詩:“密誓俄成烏鰂墨,新歡又占鳳凰樓。”參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鱗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