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烏繼善城南三首·其一原文
中原克復近來聞,鼓角連天起夕曛。
杜老有詩如國史,賈生無策奉明君。
櫻桃入夏千株雨,牟麥先秋萬頃雲。
獨有村南垂白老,曉呼婦子餉初耘。
詩詞問答
問:次烏繼善城南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次烏繼善城南三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次烏繼善城南三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參考注釋
中原
(1) 指黃河中下游地區
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北虜僭盜中原。——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2) 平原;原野
克復
(1) 能夠恢復
克復舊物
(2) 用武力收復失地
克復城池
(3) 克服
近來
現時期或剛過去的時期
鼓角
戰鼓和號角的總稱。古代軍隊中為了發號施令而製作的吹擂之物
前面鼓角齊鳴,一彪軍出,放過馬謖,攔住 張郃。——《三國演義》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唐· 杜甫《閣夜》
連天
(1) 持續許多天
連天連夜
連天趕路
(2) 連續不斷
叫苦連天
(3) 與天相連,比喻非常高的樣子
水連天
夕曛
(1).落日的餘輝。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 唐 戴叔倫 《晚望》詩:“山氣碧氤氳,深林帶夕曛。” 宋 梅堯臣 《金山寺》詩:“ 吳 客獨來後, 楚 橈歸夕曛。” 清 朱彝尊 《寓齋小集分韻得逢字》詩:“夕曛戀客未落,留聽西林暮鐘。”
(2).指黃昏。 明 張邦伊 《沉嘉則有三楚之游席上》詩:“春城斗酒惜離羣,把袂高歌到夕曛。” 清 朱彝尊 《同郭三滿井訪侖公即事》詩之四:“自煮 柟谿 茗,留賓待夕曛。”
國史
(1).原指當代人修纂的本朝實錄和本朝歷史,後泛指一個朝代的歷史。《後漢書·班固傳》:“既而有人上書 顯宗 ,告 固 私改作國史者,有詔下郡,收 固 繫 京兆 獄。”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諸侯亦各有國史。” 唐 司空圖 《商山》詩之一:“國史數行猶有志,只將談笑繼英塵。”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國史者,君民比並之史。”
(2).國之史官。《詩大序》:“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流業》:“文章之材,國史之任也。” 宋 朱淑真 《芍藥》詩:“到底只留為謔贈,更勞國史刺民風。”
賈生
指 漢 賈誼 。 漢 桓寬 《鹽鐵論·箴石》:“ 賈生 有言曰:‘懇言則辭淺而不入,深言則逆耳而失指。’” 唐 杜甫 《久客》詩:“去國哀 王粲 ,傷時哭 賈生 。” 呂志伊 《過黔楚界喜晴》詩:“既倒狂瀾難遽挽,上書徒抱 賈生 憂。”
無策
亦作“ 無筴 ”。沒有計謀;沒有辦法。《管子·揆度》:“國之財物,盡在賈人,而君無筴焉。”一本作“ 無策 ”。《漢書·匈奴傳下》:“ 周 得中策, 漢 得下策, 秦 無策焉。”《文獻通考·錢幣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會子,數目滋多,稱提無策。’” 金 元好問 《太原》詩:“古來全 晉 非無策,亂後清 汾 空自流。” 潘漠華 《晚上》:“他這樣追尋著酒,是他可憐的無策的心,自知只能這樣無理胡塗的度日了。”
明君
(1).賢明的君主。《左傳·成公二年》:“大夫為政,猶以眾克,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還應雪 漢 恥,持此報明君。” 明 劉基 《擬連珠》之六八:“去奢尚儉,明君所以弭邪侈。”
(2).舞名。 宋 樂史 《綠珠傳》:“ 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櫻桃
櫻桃屬的很多種喬木和灌木,木材堅硬緻密,果皮光滑,呈淡黃色至深紅色或帶黑色,含有光澤和種子
牟麥
1.大麥,稞麥。牟,通"麰"。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獨有
(1).獨自具有;獨自據有。《管子·形勢》:“召遠者,使無為焉;親近者,言無事焉;唯夜行者,獨有也。” 支偉成 通解:“夜行,謂陰行其德,則人不與之爭,故獨有之也。”《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
(2).只有;特有。《史記·曆書》:“是時,獨有 鄒衍 ,明於五德之傳,而散訊息之分,以顯諸侯。” 唐 張籍 《賀周贊善聞子規》詩:“此處誰能聽,遙知獨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這樣猖獗,真是 中國 獨有的怪現象。” 毛 * 《冬雲》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獨行。《莊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成玄英 疏:“人慾出眾,而己獨游,眾無此能,故名獨有。”
南垂
南方邊境。《後漢書·公孫瓚傳》:“前此有童謡曰:‘ 燕 南垂, 趙 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唯有此中可避世。’” 晉 潘岳 《西征賦》:“騖 橫橋 而旋軫,歷敝邑之南垂。”《魏書·食貨志》:“又於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貨,羽毛、齒革之屬無遠不至。”
白老
(1). 唐 詩人 白居易 的自稱。 唐 白居易 《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見寄二十四韻》:“ 白老 忘機客, 牛公 濟世賢。”
(2).貓的別名。 宋 徐鉉 《稽神錄·盧樞》:“席中一人曰:‘今夕甚樂,但白老將至,奈何?’因嘆叱。須臾,坐中皆突入陰溝中,遂不見。後數日罷郡,新政家有貓名白老,既至,白老自堂西階地中,獲鼠七八,皆殺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異名》:“貓曰蒙貴,又曰烏員、白老。” 金 王良臣 《狸奴畫軸》詩:“三生白老與烏員,又現 吳生 小筆前。”
婦子
(1).妻與子。
(2).指妻子兒女。《詩·豳風·七月》:“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後漢書·孔融傳》:“初, 曹操 攻屠 鄴城 , 袁 氏婦子多見侵略。” 宋 王安石 《白日不照物》詩:“婦子夜號呼,西南漫為壑。”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次烏繼善城南三首·其一原文_次烏繼善城南三首·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