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漢玉檀柄如意原文
漢玉香檀接柄長,兩端仍漢玉為相。
居今慕古思恆永,得一含三趣可詳。
荷葉綴頭似芝朵,辟邪承趾足徵祥。
期如意豈易如意,難是屢綏萬寶穰。
詩詞問答
問:詠漢玉檀柄如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漢玉檀柄如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漢玉檀柄如意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四
參考注釋
香檀
(1).檀木芬香,因名。 唐 白居易 《林下樗》詩:“香檀文桂苦雕鐫,生理何曾得自全。”
(2).化妝品,用以描畫口唇等。《敦煌曲子詞·破陣子二》:“雪落庭梅愁地,香檀枉注歌唇。” 後蜀 顧夐 《虞美人》詞:“香檀細畫侵桃臉,羅袂輕輕歛。”
(3).樂器名。檀木製作的拍板。 宋 張先 《鳳棲梧》詞:“紅翠鬭為長袖舞,香檀拍過驚鴻翥。” 宋 柳永 《木蘭花》詞:“香檀敲緩玉纖遲,畫鼓聲催蓮步緊。”
兩端
(1).事物的兩個頂端;兩頭。《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孔穎達 疏:“兩端,終始也。” 宋 王禹偁 《大閱賦》:“出遊兵以定兩端,握奇數而制四面。”《元史·禮樂志二》:“相鼓二,制如搏拊,以韋為表,實之以糠。拊其兩端,以相樂舞節。”
(2).謂兩個極端。《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鄭玄 註:“兩端,過與不及也。”
(3).猶兩者。《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武安 已罷朝,出止車門,召 韓御史大夫 載,怒曰:‘與 長孺 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宋書·律曆志中》:“古之為歷者, 鄧平 能修舊制新, 劉洪 始減《四分》,又定月行遲疾, 楊偉 斟酌兩端,以立多少之衷,因朔積分設差,以推合朔月蝕。” 唐 歐陽詹 《江夏留別華二》詩:“鄉路我尚遙,客游君未回。將何慰兩端,互勉臨岐杯。”
(4).指游移於兩者之間的態度。《史記·魏公子列傳》:“ 魏王 恐,使人止 晉鄙 ,留軍壁 鄴 ,名為救 趙 ,實持兩端以觀望。”《晉書·王浚傳》:“及 趙王 倫 篡位,三王起義兵, 浚 擁眾挾兩端,遏絶檄書,使其境內士庶不得赴義。”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下:“ 世衡 知城事,寨下屬 羌 率持兩端,向背不常。”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五:“上以 第巴 始終反覆持兩端,乃追還其使。”
(5).猶兩種、兩類。《荀子·正論》:“而聖王之分,榮辱是也。是有兩端矣:有義榮者,有埶榮者,有義辱者,有埶辱者。”
慕古
(1).仰慕古人。《管子·正世》:“故其位齊也,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後漢書·鍾皓傳》:“ 皓 兄子 瑾 ……好學慕古,有退讓風。” 明 張居正 《示季子懋修書》:“自癸酉科舉以後,忽染一種狂氣,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2).謂背時而不達權變。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四季相續,光陰暗把流年度。休慕古,人生百歲如朝露!”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五:“今人以不達權變為慕古,蓋謂古而不今也。”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二折:“ 包龍圖 往常斷事曾著數,今日為官忒慕古。”
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王弼 註:“一,數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呂氏春秋·論人》:“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後成。” 高誘 註:“一,道也。天道生萬物,萬物得一乃(後)成也。”《楚辭·遠遊》:“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羨 韓眾 之得一。” 王逸 註:“喻古先聖獲道純也。”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恆輔善而佑仁。” 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萬斯寧。”
(2).天的代稱。 唐 無名氏 《鴻慶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眾生。”
辟邪
偏邪不正。《左傳·昭公十六年》:“辟邪之人而皆及執政,是先王無刑罰也。” 杜預 註:“言為過謬者,自套用刑罰。”《國語·周語上》:“國之將亡,其君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穢、暴虐。”
(1).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鹿而長尾,有兩角。《急就篇》卷三:“射鬾辟邪除羣凶。” 顏師古 註:“射鬾,辟邪,皆神獸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漢書·西域傳上·烏弋山離國》“有桃拔、師子、犀牛”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為天鹿,兩角者或為辟邪。” 唐 秦韜玉 《豪家》詩:“地衣鎮角香獅子,簾額侵鉤繡辟邪。” 聞一多 《紅燭·劍匣》:“我又將他製成層迭的花邊:有盤龍、對鳳、天馬、辟邪底花邊。”
(2).古代宮中對僕役給使的稱呼。《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宣王 頓首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明帝 ﹞顧呼宮中常所給使者曰:‘辟邪來!汝持我此詔授太尉也。’” 清 方以智 《通雅·稱謂》:“ 魏明帝 使給使辟邪,召 司馬懿 。辟邪,給使之號,猶 漢 之丞相蒼頭呼為宜祿也。”
(3).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寶刀三,寶劍六。寶劍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避除邪祟。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學道之士居山,宜養白犬白雞,可以辟邪。”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韋庶人 妹以豹頭枕辟邪,白澤枕辟魅。”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方伯取黃緞八尺,求書符辟邪。”
(1).屏除邪念。 南朝 陳 徐陵 《齊國宋司徒寺碑》:“攝亂以定,闢邪以律。”
(2).驅除 * 。 明 呂坤 《呻吟語·談道》:“闢邪不得其情,則邪愈肆;攻疾不對其症,則病癒劇。”
徵祥
徵兆。亦特指祥兆。 漢 劉向 《說苑·善說》:“陛下之身逾盛,天瑞並至,徵祥畢見。”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仰望雲物之徵祥,俯定卦兆之休咎。” 唐 劉知幾 《史通·漢書五行志錯誤》:“ 班 書載此徵祥,雖具剖析,而求諸後應,曾不縷陳,敘事之宜,豈其若是?”《敦煌變文匯錄·維摩詰經菩薩品變文(甲)》:“昨宵眼夢有徵祥,今朝得見慈悲相。”
如意
(1) 符合心意
萬事如意
稱心如意
(2) 一種象徵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製作,頭靈芝形或雲形,柄微曲,供指劃用或玩賞
我這裡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只差一個如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萬寶
亦作“ 萬寳 ”。 1.各種作物的果實。《莊子·庚桑楚》:“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陸德明 釋文:“天地以萬物為寶,至秋而成也。 元嘉 本作‘萬寳’。”《隋書·音樂志上》:“允茲金德,裁成萬寶。” 清 姚鼐 《渡淮》詩:“西成未為惡,苦被飛蝗惱。連村撲未盡,何以實萬寶。”
(2).猶萬物。 漢 史岑 《出師頌》:“皇運來授,萬寳增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