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莊惠曾論知弗知,傳為奇語卻無奇。

試如駁曰我非子,便是答雲彼豈斯。

春水初生具春意,文鱗群泳愛文漪。

謾訾意淺色鮮耳,頗類濠梁博辨時。

詩詞問答

問:《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一

2. 按莊子濠梁之語惠子以莊子非魚固不當知魚之樂莊子以惠子非我又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譎詞詭辨世以為奇語而不知其無奇也設使惠子更為反詰之詞曰因我非子故不知子之知魚與不知魚則子非魚固當不知魚之樂與不樂想莊子亦無辭以對耳

參考注釋

非子

周 時人,也寫作 飛子 ,善養馬。 周孝王 召使主養馬於 汧水 、 渭水 之間。後封於 秦 (今 甘肅 張家川 東),為 周 的附庸,邑之 秦 ,使復續 嬴氏 祀,號曰 秦嬴 ,是為 秦 始封之祖。《史記·秦本紀》:“ 非子 居 犬丘 ,好馬及畜,善養息之。”《漢書·地理志下》:“後有 非子 ,為 周孝王 養馬 汧 渭 之間。”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八:“ 非子 為我御,逍遙遊荒裔。”

便是

(1).即是,就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聖賢所共傳,君何得獨言無。即僕便是鬼。’” 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淡》:“若祗以平日之所飫聞習見者為平常,而以其罕聞驟見者為怪異,則怪異平常便是兩事,經世出世便是兩心。”

(2).即使;縱然。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便是 熊渠 、 養由基 、 李廣 主名不審,無害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至於婚姻大事,兒女親情,有貪得富的,便是王公貴戚,自甘與團頭作對。”《紅樓夢》第四九回:“便是不會,也沒難處。” 魯迅 《集外集·<窮人>小引》:“他寫人物,幾乎無須描寫外貌,只要以語氣、聲音,就不獨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體也表示著。”

(3).用於句末,表示肯定語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我離了他家門便是。”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小可 曹州 人氏 賈仁 的便是。”《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布衣 近日館於舍親 卜 宅,尊客過問,可至浮橋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

(4).只因為。《水滸傳》第二一回:“那老兒見是 宋江 來,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來得早?’ 宋江 道:‘便是夜來酒醉,錯聽更鼓。’”《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許宣 道;‘娘子如何在此?’ 白娘子 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兒都踏濕了,教 青青 回家,取傘和腳下。又見晚下來。望官人搭幾步則個。’”

(5).正是。 唐 元稹 《哭子》詩之三:“鐘聲欲絶東方動,便是尋常上學時。”

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黃武 元年,遷左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楊維楨 《雨後雲林圖》詩:“浮雲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贈》詩:“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遊獵。《金史·輿服志下》:“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

生具

治生之具。指農具等。 宋 梅堯臣 《和孫端叟寺丞農具·耰鋤》:“生具自有餘,何辭汗霑顙。” 宋 司馬光 《論衙前札子》:“臣嘗行於村落,見生具之微,而問其故,皆言不敢為也。”

春意

(1) 春天的氣象

春意盎然

(2) 春心

文鱗

(1).魚鱗形花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玢豳文鱗,赤瑕駁犖。” 呂延濟 註:“玢豳、文鱗,玉文理也。”

(2).指魚。 晉 葛洪 《抱朴子·知止》:“文鱗瀺灂,朱羽頡頏。” 唐 柳宗元 《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香零山》詩:“浮暉翻高禽,沉景照文鱗。” 清 彭孫遹 《蘇幕遮》詞:“欲倩文鱗傳尺素, 婁水 無情,不肯西流去。”

文漪

多變的波紋。 宋 梅堯臣 《泗州郡圃四照堂》詩:“射堋寬闊習武事,鏡沼清淺吹文漪。” 清 黃鷟來 《雨中感懷》詩:“清流含文漪,密藻動輕鯈。”

淺色

淺顏色的

淺色的女襯衣

頗類

亦作“ 頗纇 ”。1.偏頗不平。《左傳·昭公十六年》:“刑之頗類,獄之放紛。” 孔穎達 疏:“ 服虔 讀類為纇,解云:‘頗,偏也;纇,不平也。’”

(2).引申指瑕疵,缺點。 唐 柳宗元 《與友人論為文書》:“古今號文章為難,足下知其所以難乎?非謂比興之不足、恢拓之不遠、鑽礪之不工、頗纇之不除也,得之為難,知之愈難耳。”

濠梁

猶 濠 上。梁,橋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二》:“目對魚鳥,水木明瑟,可謂 濠 梁之性,物我無違矣。” 明 劉基 《題仲山和尚<群魚圖>》詩:“ 濠 梁之樂誰能寫? 袁蟻 死後無畫者。” 清 毛序 《偕同人散步》詩:“物我兩俱忘,不減 濠 梁興。” 陳毅 《七星岩》詩:“攀崖試腰腳,垂釣話 濠 梁。”參見“ 濠上 ”。

博辨

見“ 博辯 ”。

詩詞推薦

  • 徂徠懷古二首·其二

    王士禎清代〕當年石守道,卜築亦於斯。時際昇平日,人傳慶曆詩。子孫留伏臘,水石映茅茨。直道今誰繼,悽然汶水湄。
  • 上忠齋丞相

    柴望宋代〕世事篙人一葉舟,長歌短棹發中流。今朝正得東風便,才是西風便轉頭。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用陳阜卿勸農韻呈宣城太守

    王之道宋代〕何處催耕早,宣城刺史先。旗麾明曉市,耒耜遍晴川。道咱歡聲接,樽罍麗景鮮。似聞攜百榼,分餉及高年。
  • 題張也愚草書中庸

    趙與時宋代〕學就右軍家數字,筆成東魯聖人書。鸞翔鳳翥三千許,鶴髮雞皮七十餘。從昔晉碑那寫此,近來燕說正紛如。平生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塞鴻秋

    佚名元代〕東邊路、西邊路、南邊路。五里舖、七里舖、十里舖。行一步、盼一步、懶一步。霎時間天也暮、日也暮、雲也暮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張野人園廬

    孟浩然唐代〕與君園廬並,微尚頗亦同。耕釣方自逸,壺觴趣不空。門無俗士駕,人有上皇風。何必先賢傳,惟稱龐德公。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武平十二峰

    孫璋宋代〕蒼峰十二碧岩隈,豈是飛從海上來?靈境莫將巫峽比,但令雲雨下陽台。
  • 白紵詞二首效鮑照

    張耒宋代〕回纖腰,出素手,髻墮鬢傾釵欲溜,為君歌舞君飲酒。歲雲暮矣七澤空,湯湯漢沔天北風。玉壺之酒樂未終。
  • 摘梅四首·其一

    乾隆清代〕盆梅亦識春來候,累貫枝頭爛漫開。卻憶孤山亭子畔,此時此景豈殊哉。
  • 贈歐陽季默承議

    釋道潛宋代〕先公跨箕尾,搖曳旋天關。於今二紀餘,肯復來人間。時時對遺編,彷佛窺一斑。夢寐思見之,何從暫追攀。邇來
  • 漢玉斧佩歌

    乾隆清代〕我聞仙人採藥煉丹砂,騎二茅龍凌紫霞。凌紫霞,乃有金芝燦燦茁玉芽。人間凡鐵斸不得,持此玉斧采以歸其家。
  • 鑒始齋自述

    乾隆清代〕書齋額鑒始,七十五年恩。祖澤非私淑,親承是本源。幸無大隕越,適可小溫存。此後餘齡養,靜聽昊貺敦。
  • 香山渡口送劉漢臣還五羊旅次

    何鞏道明代〕陰陰江樹綠如帷,春盡天涯送客歸。芳草獨迷蝴蝶夢,落花先遣伯勞飛。風回極浦孤帆轉,月出平沙遠火微。曾幾
  • 蓮子

    林敏修宋代〕落盡紅裳翠的生,甘泉金鑄馬蹄輕。中心有意君知否,半是湘妃淚點成。
  • 秋懷二首

    王炎宋代〕鏡中忽忽老侵尋,政坐文窮自陸沉。獨對西風搔短髮,欲謀小隱背初心。江湖鴻雁天將冷,籬落黃花秋又深。拄笏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禽聲四首

    曾幾宋代〕春泥滑滑強知時,野日荒荒已露機。政與鵓鳩同一律,朝來喚得阿姑歸。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黃元道宋代〕二五相逢路再迷。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懷烏山柏許僧宗文

    李呂宋代〕清風明月休論景,翠竹黃花不離禪。好個趙州關捩子,陶潛欲辯已忘言。
  • 漆園

    王維唐代〕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枝樹。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

    韓元吉宋代〕落日澹芳草,煙際一鷗浮。西湖好處,君去千里為誰留。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飛蓋共追游。況有尊前客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
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原文_題宋人名流集藻畫冊十二幀·其十二·陳可久春溪水族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