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載山房同諸子話別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汝載山房同諸子話別原文

見棹遲明發,移尊話竹林。

別離何必遠,去住此時心。

作客恬鄉夢,因君動苦吟。

刺桐花下月,且與坐更深。

詩詞問答

問:汝載山房同諸子話別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汝載山房同諸子話別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汝載山房同諸子話別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參考注釋

遲明

黎明,天快亮的時候。《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遲明,行二百餘里,不得單于,頗捕斬首虜萬餘級。” 唐 曹唐 《望九華寄池陽杜員外》詩:“戴月早辭 三秀館 ,遲明初識 九華峰 。”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穆宗 禁中杏葉牡丹開,夜有黃白蛺蝶萬數飛集花間……上令張網空中,得數百,遲明視之,皆金玉也。” 林紓 《記超山梅花》:“是晚仍歸 棲溪 ,遲明,復以小舟繞出山南。”

竹林

竹子林

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別離

(1) 離別;分離

別離家鄉,踏上征途

心知長別離。——《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輕別離。——唐· 白居易《琵琶行

並序

(2) 》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去住

猶去留。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難具陳。” 唐 司空曙 《峽口送友人》詩:“峽口花飛欲盡春,天涯去住淚霑巾。” 龐樹柏 《鶼鶼引為邑中貞烈嚴毛氏作》:“此心似磐石,去住終難移。”

此時

這時候。《後漢書·劉玄傳》:“﹝ 韓夫人 ﹞輒怒曰:‘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記》:“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此時已經四更天光景了。”

作客

(1) 寄居異地

(2) 到別人處做客人

(3) 拜訪,訪問

鄉夢

思鄉之夢。 唐 宋之問 《別之望後獨宿藍田山莊》詩:“愁至願甘寢,其如鄉夢何?” 唐 岑參 《送張直公歸南鄭拜省》詩:“北堂應久待,鄉夢促征期。” 元 侯正卿 《菩薩蠻·客中寄情》套曲:“家書端可駈邪祟,鄉夢真堪療客飢。” 明 陳鶴 《夜坐寄朱仲開張甌江》詩:“客愁初到鬢,鄉夢不離家。” 冰心 《寄小讀者》二九:“那燈下黝黑的臉,向我很和氣的一笑,又把我強尋的鄉夢攪斷!”

苦吟

反覆吟詠,苦心推敲。言做詩極為認真。 唐 馮贄 《雲仙雜記·苦吟》:“ 孟浩然 眉毫盡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維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苦吟三十年,所獲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二:“可見天地間景物無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寫不盡耳。” 王朝聞 《藝術創作有特殊規律》二:“苦吟的詩人所以感到苦中有樂,從根本上說,仍然是生活實踐給他提供了足以充分發揮創作的創造性的現實根據。”

刺桐

(1).樹名。亦稱海桐、山芙蓉。落葉喬木。花、葉可供觀賞,枝幹間有圓錐形棘刺,故名。原產 印度 、 馬來亞 等地,我國 廣東 一帶亦多栽培。舊時多入詩。亦以指刺桐之花。 唐 羅鄴 《放鴨》詩:“好倚青山與碧溪,刺桐毛竹待雙棲。” 唐 朱慶餘 《南嶺路》詩:“經冬來往不踏雪,盡在刺桐花下行。” 前蜀 李珣 《南鄉子》詞之十:“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宋 蘇軾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詩:“記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開。” 清 孫枝蔚 《論詩》詩:“紙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2).今 福建省 泉州市 的別稱。 唐 時環城皆種植刺桐,故稱。亦名 桐城 。 宋 元 時代 * 旅行家東來,常以 刺桐 一名記入其行紀。《馬可波羅行紀》中亦以 刺桐 稱 泉州 。

下月

本月之後的第一個月

更深

夜深

更深人靜

更深夜靜

詩詞推薦

汝載山房同諸子話別原文_汝載山房同諸子話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