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坳題石·其二原文
索索西風萬壑哀,冢邊荒草夕陽開。
水流花落人何去,雲白山青雁獨來。
素1~1女有靈淹夢澤,楚王無路問陽台。
可憐金粉飄零日,又長千年一劫灰。
詩詞問答
問:梅坳題石·其二的作者是誰?答:王邦畿
問:梅坳題石·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梅坳題石·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邦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邦畿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2. 明張喬《蓮香集》卷二
參考注釋
索索
(1) 恐懼的樣子
震索索,視矍矍。——《易·震》《疏》:“索索,心不安之貌。”
(2) 形容顫抖
這時,他的臉、脖子全凍紫了,兩隻手臂索索地抖著,呼吸已經很費勁了。——《羅盛教》
(3) 象聲詞
(4) 形容細微的聲音
微聞有鼠作作索索。——《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5) 形容風吹草木聲
山蒼蒼而墜葉,樹索索而搖枝。——南朝陳· 江總《貞女峽賦》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邊荒
(1).邊遠,荒遠。也指邊遠荒涼地區。 漢 蔡琰 《悲憤詩》之一:“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權時之宜,以 興 為督 交阯 諸軍事、上大將軍、 定安縣侯 ,乞賜褒奬,以慰邊荒。” 唐 楊炯 《渾天賦》:“南河北河,象闕於是乎增峻;左轄右轄,邊荒於是乎自寧。”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臨武邊荒。”
(2).邊遠荒涼。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五章:“母親在白天裡帶著兩個孩子到邊荒的山田裡去找些野菜。”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水流花落
(1).喻飄泊不定或蹤跡無常。 唐 溫庭筠 《宿城南亡友別墅》詩:“水流花落嘆浮生,又伴遊人宿 杜城 。”《紅樓夢》第六六回:“ 湘蓮 道:‘弟縱係水流花落之性,亦斷不捨此劍。’”
(2).比喻時過境遷。 清 尤侗 《遺亡友湯卿謀書》:“今哭 阿雄 ,愛心大動,又增 修持 一病。然過此以往,水流花落,總不相關矣。”
白山
(1).即 天山 。因終年積雪而得名。又名 折羅漫山 。《後漢書·明帝紀》:“遣奉車都尉 竇固 、駙馬都尉 耿秉 、騎都尉 劉張 出 敦煌 崑崙塞 ,擊破 白山 虜於 蒲類海 上,遂入 車師 。” 李賢 注引《西河舊事》:“ 白山 ,冬夏有雪,故曰 白山 , 匈奴 謂之 天山 ,過之皆下馬拜焉。”《後漢書·魯恭傳》:“ 白山 之難,不絶如綖,都護陷沒,士卒死者如積。”
(2). 吉林省 長白山 的簡稱。參見“ 白山黑水 ”。
夢澤
即 雲夢澤 。 唐 李白 《<大獵賦>序》:“ 楚國 不過千里, 夢澤 居其大半。” 明 岑徵 《湘潭晚春寄耒陽胡使君》詩:“東風緑遍 章臺 柳,夜雨寒生 夢澤 雲。” 清 魏源 《過洞庭》詩之四:“瞥眼 君山 失,吞胸 夢澤 涵。”
楚王
楚國 的君王。文學作品中多指在 陽台 夢遇 巫山 神女的 楚懷王 或 楚襄王 。 唐 孟浩然 《送王七尉松滋得陽台雲》詩:“嬋娟流入 楚王 夢,倏忽還隨零雨分。” 唐 李白 《江上吟》:“ 屈平 詞賦懸日月, 楚王 臺榭空山邱。” 後蜀 閻選 《臨江仙》詞:“欲問 楚王 何處去,翠屏猶掩金鸞。” 清 侯方域 《過江秋詠》之八:“昨夜 楚王 雲入夢,多時 屈子 芰為裳。”
陽台
從房屋牆面伸出的平台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金粉
(1).黃金的粉末或金色的粉末。 唐 景審 《題所書<黃庭經>後》詩:“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 右軍 多。” 後蜀 顧夐 《玉樓春》詞:“畫堂鸚鵡語雕籠,金粉小屏猶半掩。” 清 龔自珍 《齊天樂》詞:“天涯此樓休問,一番枯寂後,須畫金粉。”
(2).黃色的花粉。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輕如松花落金粉,濃以錦苔含碧滋。” 宋 蘇轍 《歙縣歲寒堂》詩:“暗長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氣尤清。” 明 唐寅 《步步嬌·春景》曲:“垂楊金粉銷,緑映河橋。”
(3).借指蝴蝶的翅膀。 南唐 李煜 《臨江仙》詞:“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
(4).花鈿與鉛粉。婦女妝飾用品。 元 白樸 《東牆記》第一折:“顦顇了玉肌金粉,瘦損了窈窕精神。”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黛緑慵挑,金粉羞調,卸朱徽銀甲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誰家剩有閒金粉,撒與歌樓照鏡人。”
(5).喻指繁華綺麗的生活。 清 吳偉業 《殘畫》詩:“ 六朝 金粉地,落木更蕭蕭。”《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二回:“ 揚州 是好地方, 六朝 金粉,自古繁華。”
飄零
(1) (花葉等)凋謝脫落;飄落
黃葉飄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劫灰
亦作“刧灰”。亦作“刦灰”。亦作“刼灰”。本謂劫火的餘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上·竺法蘭》:“昔 漢武 穿 昆明池 底,得黑灰,問 東方朔 。 朔 云:‘不知,可問 西域 胡人。’後 法蘭 既至,眾人追以問之, 蘭 云:‘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後因謂戰亂或大火毀壞後的殘跡或灰燼。 宋 陸游 《數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後始見》詩:“陳跡關心己自悲,劫灰滿眼更增欷。” 明 趙詒琛 《<逸老堂詩話>跋》:“癸丑夏六月,遭亂,所有藏書數萬卷,一旦盡失,而是書原本亦遭刦灰。” 清 呂留良 《<賴古堂集>序》:“忽焉,天地震盪,刦灰晝飛,猿鶴蟲沙,蒼黃類化。” 清 金農 《褚先生老毀儒服寄贈》詩:“歷盡刧灰人隔世,飈輪輾破 * 升。” 清 黃遵憲 《鐵漢樓歌》:“頽垣敗瓦不可踏,刼灰昏黑堆成隅。” 陳三立 《書感》詩:“八駿西遊問刧灰,關河中斷有餘哀。” 陳毅 《偷渡梅關》詩:“攀藤附葛君須記,萬載 梅關 著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