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華滋館原文
華則待華滋已滋,漸當風作每攢眉。
恐如望澤常年慣,況復籌軍報捷遲。
歸政詎能忘庶政,一思或又引千思。
予無樂乎為君者,此苦知乎抑未知。
詩詞問答
問:題華滋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華滋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華滋館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二
參考注釋
華滋
(1).形容枝葉繁茂。《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庭中有奇樹,緑葉發華滋。” 宋 王安石 《今日非昨日》詩:“仰看青青葉,亦復少華滋。” 清 方文 《送三兄仁植先生 * 北上》詩之四:“受氣本不殊,華滋有先後。”
(2).潤澤。 唐 李白 《大獵賦》:“誕金德之淳精兮,漱玉露之華滋。” 明 劉基 《述志賦》:“漱飛泉之華滋兮,浥灝露之醇英。”
(3).形容容色豐美滋潤。 唐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詩之二:“坐嘆華滋歇,思君誰為言?” 鄭澤 《贈鈍根游海上》詩:“歸期準如燕,顏色當華滋。”
(4).比喻優美的文辭。 清 吳定 《祭家蕙川文》:“子之文章,具體吾師,灌 歐 沃 蘇 ,獻其華滋。”
當風
(1).正對著風。 晉 葛洪 《抱朴子·道意》:“當風臥濕,而謝罪於靈祇;飲食失節,而委禍於鬼魅。” 唐 陸龜蒙 《春思》詩之二:“ 江 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緑旆當風懸。” 田漢 《洪水》第一幕:“天氣一天天涼了,這兒又當風,你們怎么受得了呢。”
(2).擋得住風。喻敢於迎戰。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打脊賊徒每怎敢反國家!怕更有當風的快出馬。” 凌景埏 校註:“當風的,擋得住風的,敢於出頭交鋒的。”
攢眉
皺眉,表示不愉快
攢眉苦臉
常年
一般的年份
這兒小麥常年畝產五百斤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軍報
軍事情報;軍事訊息。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聽報》:“每有軍報,上無不立時批示。”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八:“ 維揚 、 常 、 蘇 旦夕待變。東南大震,軍報阻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我取過來先理順了日子,再看了幾段軍報,總沒有甚么確實訊息。”
歸政
(1).交還政權。《漢書·宣帝紀》:“大將軍 光 稽首歸政,上謙讓委任焉。”《宋書·徐羨之傳》:“ 元嘉 二年, 羨之 與左光祿大夫 傅亮 上表歸政。”
(2).指將政權移交他人。《清史稿·禮志三》:“ 乾隆 六年,親祭 傳心殿 ,六十年歸政,再行之。”
詎能
豈能。 南朝 梁 江淹 《休上人怨別》詩:“寶書為君掩,瑤瑟詎能開。”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顧求書之詔屢下,天下家藏,詎能悉上冊府!” 清 納蘭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詩:“絲竹在 東山 ,懷哉詎能忘。”
庶政
各種政務。《易·賁》:“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新唐書·高宗紀》:“ 太宗 每視朝,皇太子常侍,觀決庶政。”
無樂
不舉樂。《大戴禮記·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獻之禮,無介無樂。”
(1).沒有欲樂。《列子·仲尼》:“無樂無知,是真樂真知。”《淮南子·原道訓》:“能至於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2).指無可樂之事。 晉 陶潛 《雜詩》之五:“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