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朱彝尊經義考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

秦燔弗絕殆如繩,未喪斯文聖語曾。

疑信雖滋後人議,述傳終賴漢儒承。

天經地緯道由托,一貫六同教以興。

藜閣炎劉校誠韙,竹垞昭代撰堪稱。

存亡若彼均詳註,文獻於茲率可徵。

遠紹旁搜今古會,焚膏繼晷歲年增。

考因晰理求其是,義在尊經靡不勝。

枕葄寧惟資汲鑒,闡崇將以示孫曾。

詩詞問答

問:題朱彝尊經義考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朱彝尊經義考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朱彝尊經義考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蒸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三

2. 彝尊號竹垞秀水人康熙己未以博學鴻詞授檢討入直內廷博聞淹貫是書通考歷代諸儒說經書目每書先列撰人姓氏書名卷數次列題注曰存曰闕曰佚曰未見次列原書序跋諸儒論斷及其人爵里彝尊考正按語載於末而附以逸經毖緯擬經諸目凡三百卷自漢迄今說經諸書存亡可考文獻足徵編輯之勤考據之審網羅之富實有禆於經學惟所注闕佚未見者今四庫所錄往往其書尚存蓋冊府儲藏外間難覯不足為彝尊病至卷首冠以我朝爾若世祖御注孝經按時聖祖日講解義自屬體制應臣工著述則當代先後彝尊於編次時亦未及詳訂即如本朝成德所著之大易集義粹言合訂列於前而朱子元亨利貞說立於後殊為參錯第以刊布成書難以改刻惟令於四庫全書提要內聲明以正體例至其義在尊經不惟汲古之助並將昭示來茲矣

參考注釋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 唐· 杜甫《壯遊》

(2) 溫文爾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西遊記》

聖語

皇帝或聖人的言語。 宋 張先 《天仙子·公擇將行》詞:“坐治 吳州 成樂土,詔捲風飛來聖語。”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是皆宰執因奏事暇,親聆聖語如是。”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三:“《論語》:‘如其仁,如其仁。’…… 孔 傳曰:‘誰如 管仲 之仁?’ 朱子 因之,謂‘誰如其仁者?’於‘如’字上加一‘誰’字,便是增益聖語矣。”

後人

(1) 後代的人

後人復哀後人。——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又

後人哀之。

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後人以貫休詩名之。—— 宋· 沈括《夢溪筆談》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3)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一代的後裔

(4) 子孫

(5) 後來的人,指新婦

不足迎後人。——《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天經地緯

(1).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道理。 晉 左思 《魏都賦》:“日不雙麗,世不兩帝,天經地緯,理有大歸。”

(2).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與陳司空書》:“ 後主 天經地緯、義冠人靈。” 唐 楊炯 《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天經地緯之帝,求制禮作樂之才;撥亂反正之君,資拔山超海之力。” 明 張居正 《文華殿對》:“縱橫圖史,發天經地緯之藏;俯仰古今,期日就月將之益。”

一貫

一向如此,從未改變

六同

即六呂。陰律六,以銅為管,故名。《周禮·春官·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以辨天地四方之聲,以為樂器。” 鄭玄 註:“故書‘同’作‘銅’。 鄭司農 云:陽律以竹為管,陰律以銅為管。竹,陽也;銅,陰也,各順其性,凡十二律。”參見“ 六呂 ”。

炎劉

舊指以火德王的 劉氏 漢 朝。 漢 趙岐 《<孟子>題辭》:“遭 蒼姬 之訖録,值 炎劉 之未奮。” 元 傅若金 《歌風台》詩:“黔首厭 秦 暴,龍德奮 炎劉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維揚生》:“ 炎劉 授命順皇天,天遣 重瞳 作獺鸇。”

竹垞

清 朱彝尊 別號。因家有竹垞,故稱。 清 查慎行 《逆水逆風歌戲呈竹垞》:“卻咲 竹垞 老,與我同舟還遇風。”

昭代

政治清明的時代。常用以稱頌本朝或當今時代。 唐 崔塗 《問卜》詩:“不擬逢昭代,悠悠過此生。” 宋 陸游 《朝飢示子聿》詩:“生逢昭代雖虛過,死見先親幸有辭。”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味經齋遺書》:“經制之學,亦昭代名家矣。”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俱往矣!昭代盛世和熙朝在等待我們。”

堪稱

可以叫做;可以稱為;稱的上

例句:

雕鷹堪稱“鷹中之最”

存亡

生存和死亡,存在和滅亡

關係生死存亡的戰爭

詳註

亦作“洋註”。1.詳細註解。《舊唐書·薛收顏師古等傳論》:“ 師古 家籍儒風,該博經義,至於詳註史策,探測典禮,清明在躬,天有才格。”

(2).詳細註明。《清會典事例·禮部·內簾閱卷》:“令同經共閲,各列銜名,詳註批語。”

見“ 詳註 ”。

文獻

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

於茲

(1).在此。《書·盤庚上》:“我王來,既爰宅於茲。” 孔 傳:“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中》:“殘珠剩玉,淪沒淵海,能亡三嘆?因識其目於茲雲。”

(2).於今,至今。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 晉 潘岳 《懷舊賦》:“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於茲矣。” 唐 韓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愛,人莫與夷,自始及今,二紀於茲。”

(3).當今,今世。《漢書·司馬相如傳》:“休烈顯乎無窮,聲稱浹乎於茲。” 顏師古 註:“於茲,猶言今茲也。”

吁嗟;嘆息。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於茲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設謗木,於茲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執銓以平,御煩以簡。 裴楷 清通, 王戎 簡要,復存於茲。”

旁搜

亦作“ 旁蒐 ”。廣泛搜求。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上》:“彼皆目下十行,胸羅萬卷,旁蒐廣擷,集厥大成。” 清 趙翼 《李雨村續寄詩話戲題於後》詩之二:“真箇將軍不好武,盡將風雅入旁搜。”參見“ 旁搜遠紹 ”。

今古

(1).現時與往昔。 唐 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宋 蘇軾 《夜直秘閣呈王敏甫》詩:“共誰交臂論今古,只有閒心對此君。”

(2).謂古往今來,從古到今。

(3).過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時間。《北史·薛辯傳》:“汝既未來,便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 唐 王昌齡 《同從弟銷南齋玩月》詩:“冉冉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元 趙孟頫 《聞搗衣》詩:“人間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時始惘然。” 清 納蘭性德 《蝶戀花》詞:“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

焚膏繼晷

唐 韓愈 《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膏,油脂之屬,指燈燭。晷,日光。後以“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學習、工作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譏不肖子》:“所謂焚膏繼晷者,非為身計,正為門戶計。” 元 吳萊 《陳彥理昨以漢石經見遺今承寄詩索石鼓文答以此作》詩:“先生博學抱聖經,焚膏繼晷目耽玩。”《光明日報》1977.1.9:“﹝ 周總理 ﹞日理萬機,焚膏繼晷。”

歲年

(1).年月;時光。 唐 劉知幾 《史通·自敘》:“旅遊 京 洛 ,頗積歲年。” 宋 范仲淹 《奏陝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觀西戎蓄禍,積有歲年。” 明 高啟 《松隱居為戴叔能賦》詩:“山中相依歲年久,羨君獨結蒼髯叟。”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三章:“且移無用之歲年為有用之歲年,移空費之腦力為實益之腦力。”

(2).一年。指短時間。 清 惲敬 《與湯敦甫書》:“春間得復書,儒者之氣盎然楮墨,及讀其辭,益知先生之所養,非歲年所能至也。”

晰理

分辨事理。 清 方宗誠 《<古文簡要>序》:“文之事本一,而其用三:曰晰理,曰紀事,曰抒情。”

尊經

(1).對佛經或道經的敬稱。 唐 宋之問 《游雲門寺》詩:“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雲笈七籤》卷三:“三洞合成三十六部尊經。”

(2).尊崇經典。經,指儒家經典。《宋史·選舉志二》:“臣僚請遵 天聖 、 元祐 故事,以經題為第一篇,然後雜出《九經》、《語》、《孟》內註疏或子史正文,以見尊經之意。”

不勝

受不住,承擔不了。勝:承受,經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枕葄

猶枕藉。引申謂沉迷。 清 王韜 《<幽夢影>序》:“惟知枕葄簡編,沉酣典籍。”

孫曾

孫子和曾孫,泛指後代。 宋 陸游 《湖村》詩:“老人不用夸頑健,時看孫曾浴畫盆。”

詩詞推薦

  • 送陳隨隱游廬山

    黃鵬飛宋代〕曾從圖畫識廬山,山好誰知畫亦難。畫好不如詩好讀,就煩詩筆畫來看。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沙市監鎮司馬公(夢求)

    劉麟瑞元代〕荊水滔滔百尺渾,邇來淺縮漫潺湲。木城聯岸風輪吼,沙磧屯雲火炬燔。效死小臣懷綠綬,偷生大閫愧朱轓。下官
  • 題可長老壽塔

    釋月澗宋代〕汝今未老早安排,窣堵波從此地開。勝處笑曾舒老眼,好一矗矗送青來。
  • 婉孌草堂

    乾隆清代〕草堂何以名,壁有香光畫。畫境兩婉孌,千古相對待。而我適逢之,亦足引興快。嶢峰矗千尋,飛泉落萬派。香光
  • 八聲甘州(題維揚摘星樓)

    王奕宋代〕問蒼天、蒼天闃無言,浩歌摘星樓。這茫茫禹跡,南來第一,是古揚州。當日雙龍未渡,風月一家秋。中分胡越後
  • 送程公明

    李新宋代〕莫倚行台怯酒醺,一杯父老送殷勤。白雲嶺上雖無數,未敢持來玷使君。
  • 皇帝移晦日為中和節

    呂渭唐代〕皇心不向晦,改節號中和。淑氣同風景,喜名別詠歌。湔裙移舊俗,賜尺下新科。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花隨
  • 湖樓早起二首

    江湜清代〕其一面湖樓好納朝光,夜夢分明起輒忘。但記曉鍾來兩寺,一鐘聲短一聲長。其二湖上朝來水氣升,南高峰色自崚
  • 雜曲歌辭。排遍第四

    佚名唐代〕曙月當窗滿,征人出塞遙。畫樓終日閉,清管為誰調。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石塘感舊十絕

    劉克莊宋代〕中軍晚歲甥辭去,左相今朝客不來。看取少林誠長老,死生林下伴寒齋。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梅山弟池邊醉吟

    陳著宋代〕兩岡銜口水流唇,茅屋三間松四鄰。花影落池塵外境,鳥聲喜客靜中春。生涯已付桑林舊,活句還隨菜酒新。滋味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十八夜泊煙雨樓初見月

    李應徵明代〕雨氣連朝夕,湖雲濕未收。今宵看月色,始覺過中秋。
  • 西江月

    郭應祥宋代〕十桂勝如五柳,九秋賽過三春。蓬蓬金粟吐奇芬。自有天然風韻。休羨一枝高折,盡教十里遙聞。尊前若有似花人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王千秋宋代〕殢玉偎香倚翠屏。當年常喚在凝春。豈知雲雨散逡巡。不止恨伊唯準擬,也先傷我太因循。而今頭過總休論。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聞人茂德·其二

    李正民宋代〕未捐辛苦讀書燈,老矣猶懷伯業能。齊國吹竽吾獨否,荊山泣玉恨難勝。滿籯自足傳兒子,堆案何勞謝友朋。已注
  • 送人北上

    王冕元代〕早買北關門外船,載書應上九重天。風雲步武君可羨,世事乖違吾獨憐。黃閣大官歸厚祿,紅樓美酒不多錢。逢人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春

    趙文宋代〕曉起裁詩擬送春,臨池把筆意殷勤。何人送得春曾去,只見春風解送君。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石門洞

    王開平宋代〕層崖立水湄,絕壁萬絲垂。長是煙雲護,不分晴雨時。嵐多琳宇濕,苔滑石橋危。得句停舟寫,春衫潤不知。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荊南師姚參政輓詩

    項安世宋代〕劍履三以亞,旌旄十國連。春風迎上日,秋色送歸船。露泣千山月,雲愁萬里天。堂堂寧復有,玉立照人鮮。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 鄭州浮波亭

    呂夷簡宋代〕清波環繞地無塵,榜署嘉名得意新。若問經綸康濟術,亭中兼有釣璜人。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
題朱彝尊經義考原文_題朱彝尊經義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