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試筆·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

粵宛回春肇歲初,春台物象總誾如。

帝車運斡臨陳揆,天馬頻繁來執徐。

皇極會歸遵道路,太和詄盪集簪裾。

親賢勤政斯今始,敢曰休寧或怠予。

詩詞問答

問:元旦試筆·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元旦試筆·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元旦試筆·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粵宛

謂天氣和順。《管子·五行》:“然則天為粵宛,草木養長,五穀蕃實秀大。” 尹知章 註:“粵,厚也;宛,順也。天為厚順,不逆時氣也。”一說“粵宛”當作“奧苑”。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張佩綸 曰:“‘粵’當作‘奧’……‘宛’本作‘苑’。《 * 通》:‘苑囿,養萬物者也。’《老子》:‘道者萬物之奧。’此言以天為萬物之奧苑,故養長蕃實秀大。”

回春

(1) 冬去春來,草木重生

檻內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蘇軾《浪淘沙·探春》

(2) 比喻醫術高明或藥物靈驗,能把重病治好

(3)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準面的地形或景觀重新發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發生侵蝕作用

(6) 壯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

肇歲

一年之始。舊指陰曆正月。《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陽、孟陬、上春……肇歲。”

春台

(1).春日登眺覽勝之處。《老子》:“荒兮其未央,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唐 賈島 《送劉式洛中覲省》詩:“晴峯三十六,侍立上春臺。” 郭沫若 《水調歌頭·喜雪》詞:“驅旱魃,除蟲害,登春臺。”

(2).飯桌。《水滸傳》第六回:“只見灶邊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塵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飯,雞、魚、鴨、肉,堆滿春臺。”

(3).禮部的別稱。

物象

(1).外界事物。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耽虛好靜,羨此永生,獨馳思於天雲之際,無物象而能傾。”

(2).物體的形象;事物的現象。 晉 王謐 《答桓太尉難》:“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舉;運通理妙,豈粗跡之能酬?”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東,蓋以物象受名矣。”《文獻通考·經籍九》:“ 漢 魏 間人所為文,名有‘連珠’者,其聯貫物象以達己意。” 清 劉大櫆 《<張秋浯詩集>序》:“乃縈情於歌詠,寄志乎風騷,比擬辭華,雕鏤物象。” 葉聖陶 《隔膜·阿菊》:“他的視官不能應接這許多活動不息的物象。”

(3).文藝作品所創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創作中的幾個問題答<人文>編者問》:“像 魯迅 筆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復可憐的偏狹觀念所造成的卑鄙可恥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魯迅 的主旨是叫我們必須加以毀滅。”

(4).景物,風景。 唐 杜牧 《題吳興消暑樓十二韻》:“晴日登攀好,危樓物象饒。”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晏相公》:“一為清 潁 行,物象頗所覽。” 清 陳恭尹 《早發新塘浦舟中作》詩:“物象交晦明,峯雲屢開闔。”

(5).物候現象。《人民日報》1959.11.9:“號召全台總動員,人人獻農諺,人人觀天象、看物象,人人參加整理資料,人人做預報。”

帝車

(1).即北斗星。《史記·天官書》:“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 唐 李白 《聞李太尉出征東南》詩:“帝車信廻轉,河漢復縱橫。” 清 錢謙益 《新阡八景·石城開障》詩:“錯列垣墻天市近,縈廻閣道帝車行。”

(2).帝王所乘之車。 唐 蘇頲 《奉和聖制途次舊居》:“府吏趨神扆,鄉耆捧帝車。”

運斡

猶運轉。 宋 蘇舜欽 《上執政啟》:“此蓋相公運斡元化,翕張洪爐,贊天地生育之私,布朝廷寬大之恩。” 清 沉謙 《引聲歌》:“運斡圓象,敷匝廣輪。”

臨陳

見“ 臨陣 ”。

天馬

(1).駿馬的美稱。《史記·大宛列傳》:“初天子發書《易》,雲‘神馬當從西北來’。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大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名 大宛 馬曰‘天馬’雲。”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五:“天馬出西北,由來從東道。” 唐 王維 《送劉司直赴安西》詩:“苜蓿隨天馬,蒲桃逐漢臣。” 清 黃遵憲 《香港感懷》詩之九:“指北 黃龍 飲,從西天馬來。”

(2).傳說中獸名。《山海經·北山經》:“又東北二百里,曰 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

(3).神馬。《漢書·禮樂志》:“太一況,天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籋浮雲,晻上馳。體容與,迣萬里,今安在,龍為友。”《雲笈七籤》卷八四:“忽見太一以天馬來迎於寢臥之前。” 明 劉基 《走馬引》:“精誠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馬從天來,揮霍雷電揚風埃。”

(4).星名。屬於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晉書·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車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馬。”

(5).螳螂的別名。《呂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漢 高誘 註:“螳蜋,一曰天馬。”《爾雅翼·釋蟲二》:“螗蜋(螳螂)…… 許叔重 又云:世謂之天馬。蓋驤首奮臂,頸長而身輕,其行如飛,有馬之象。”

頻繁

間隔短暫的;(次數) 多的

頻繁互訪,穿梭外交

執徐

古時以乾支紀年,歲在辰為執徐。《爾雅·釋天》:“﹝太歲﹞在辰曰執徐。” 陸德明 釋文引 李巡 云:“執,蟄也。徐,舒也。言蟄物皆敷舒而出,故曰執徐也。”《漢書·禮樂志二》:“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 明 唐順之 《雁訓》:“執徐之歲,有雁集於 顧舍人 第, 舍人 筮之得《小過》焉。”

皇極

(1).帝王統治天下的準則。即所謂大中至正之道。《書·洪範》:“五,皇極,皇建其有極。” 孔穎達 疏:“皇,大也;極,中也。施政教,治下民,當使大得其中,無有邪僻。”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一》:“昔在上聖,唯建皇極,經緯天地。” 隋 王通 《中說·魏相》:“夫子六經,皇極之能事畢矣。”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先王建皇極以蒞萬方,化功侔於天地。” 郭沫若 《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五’以皇極居中,而‘五’之本身復具有中數。”

(2).指皇位。 晉 乾寶 《晉紀總論》:“至於 世祖 ,遂享皇極。”《資治通鑑·晉簡文帝鹹安元年》:“於是宣太后令,廢帝為 東海王 ,以丞相録尚書事 會稽王 昱 統承皇極。”《舊唐書·外戚傳·武承嗣》:“皇極者,域中之大寳,必順乎天命。”

(3).指皇帝。《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 司馬貞 述贊:“姊配皇極,身尚 平陽 。”《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向若 林父 誅, 陳平 死, 百里 不用, 晏嬰 見逐,是 晉 無 赤狄 之土, 漢 無皇極之尊, 秦 不併 西戎 , 齊 不霸 東海 矣。” 清 屈大均 《洗象行》:“曉披瓔珞朝皇極,秋駕鑾輿出喜峰。”

(4).指皇室。《晉書·桓玄傳》:“先臣蒙國家殊遇,姻婭皇極。” 南朝 宋 謝靈運 《宋廬陵王誄》:“託體皇極,銜怨至盡。”《宋書·謝晦傳》:“ 羨之 及 亮 或宿德元臣,姻婭皇極。”

(5).指古代有關天文、歷算、五行等方面的專門方術。《新唐書·五行志一》:“ 向 為《五行傳》,乃取其五事,皇極、庶證附於五行以為八事。”《明史·方伎傳·周述學》:“自歷而外,圖書、皇極、律呂、山經、水志、分野、輿地……莫不各有成書。”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之二○五:“自言 郭璞 終皇極,講見天心待殺身。”

(6).宮殿名。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職掌 皇極 、 建極 、 中極 、 武英 、 文華 殿庭、樓閣、廊廡灑掃之役。”參見“ 皇極殿 ”。

(7).舊時教名。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教養·嚴 * 》:“今世之所謂白蓮、無為、皇極、大乘、洪陽、螺祖諸教,皆奸人所創之 * 也。”

會歸

(1).《書·洪範》:“會其有極,歸其有極。”謂君王聚合諸侯臣民,有其準則;諸侯臣民歸順君王,亦有其準則。後以“會歸”為共同依歸的極則。《北史·周紀下·高祖武帝》:“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競;九流七略,異説相騰。道隱小成,其來舊矣,不有會歸,爭驅靡息。” 唐 呂溫 《代百官請上尊號第三表》:“臣聞強名曰道,莫體混元之功;推大於天,豈報生成之德。徒以定物視聽,示人津涯;俾其會歸,有所則象。”

(2).會合;歸結。 唐 王勃 《八卦卜大演論》:“故據滄海而觀眾水,則江河之會歸可見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象刑一》:“凡此數説,雖不能會歸於一,要其大致,皆謂別異衣服以愧辱之,而不至於用刑。”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九講:“把理與事這樣統一起來認識,就可以從語言上會歸宗旨,而不是強為之解。”

(3).結局,結果。 清 蔣士銓 《香祖樓·轉情》:“觀其源始,不離色心;檢其會歸,莫非苦趣。”

遵道

遵循正道。亦以比喻遵循法度。《楚辭·離騷》:“彼 堯 舜 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 桀 紂 之昌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荀子·儒效》:“故君子務修其內而讓之於外,務積德於身而處之以遵道。” 漢 揚雄 《長楊賦》:“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也已矣。”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詄盪

(1).見“ 詄蕩蕩 ”。

(2).橫逸豪放。 清 袁昶 《贈龔生記異》詩:“詄盪名家子,胡為窮海邊。” 蔡寅 《<變雅樓三十年詩征>序》:“ 高子 詩才詄盪,常對酒當歌,咳唾成珠玉。” 章炳麟 《國故論衡·辨詩》:“ 漢 世《郊祀》、《房中》之樂,有三言、七言者,其辭閎麗詄盪,不本《雅》《頌》。”

簪裾

古代顯貴者的服飾。借指顯貴。《南史·張裕傳》:“而 茂陵 之彥,望冠蓋而長懷; 渭川 之甿,佇簪裾而竦嘆。”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二:“ 星橋 擁冠蓋, 錦水 照簪裾。”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二:“絲竹揚帝熏,簪裾奉宸慶。” 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訊息》詩:“嗟爾有頑父,所志在簪裾。”

親賢

(1).喜愛賢能的。《禮記·表記》:“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 孔穎達 疏:“言父之於子若見賢者,則親愛之,若見無能者,則 * 之。”

(2).親近賢人,愛慕賢才。《晉書·孝懷帝紀》:“二相經營王室,志寧社稷,儲貳之重,宜歸時望,親賢之舉,非大王而誰?”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爾其尊師重傅,親賢遠佞。” 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書》:“ 性農 非有求託於 吉安 者,非假光寵於 吉安 者,其親賢善友,而欲偕之於道,素意固然也。”

(3).親戚與賢臣。《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地尊禮絶,親賢莫貳。” 呂向 註:“位居尊重之地,與百官禮儀隔絶,則親戚賢臣皆無有二心也。”《南史·宋宗室及諸王傳上論》:“自古帝王之興,雖係之於歷數,至於經啟多難,莫不兼藉親賢。” 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授鉞親賢往,卑宮制詔遙。”

勤政

勤勞於政事。 晉 成公綏 《賢明頌》:“王用勤政,萬國以虔。” 清 葉廷琯 《吹網錄·三河縣遼碑》:“是時 耶律氏 國勢已衰,而縣令猶知勤政愛民。”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世祖畫牛》:“ 章皇 勤政之暇,尤善繪事。”

休寧

安寧。《史記·律書》:“結和通使,休寧北陲。” 宋 范仲淹 《宋故太子賓客分司西京謝公神道碑銘》:“中外共治,休寧八區。”

詩詞推薦

  • 燈花

    袁說友宋代〕一點寒釭照,樓頭夜鼓撾。報人初綴玉,戲我只空花。身已遺榮辱,燈應誤逞夸。焚膏疇昔事,牆角幾檠斜。
  • 木蘭花慢 賦酴蘼

    王惲元代〕愛雪團嬌小,開較晚,盡春融。似麝染沉薰,檀輕粉薄,費盡春工。綠陰小庭晴畫,放繡宮、輕度竹梢風。待著一
  • 冷泉亭

    徐涓宋代〕畏天炎炎爍太虛,倚欄冰雪冷生膚。百川萬壑非無水,洗得人間熱惱無。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秋風吟

    石寶明代〕驚飆振修麓,槁葉下喬林。怒號捲積靄,急轉楊輕砧。翩翩孤鳳雛,託身芳樹陰。中夜感簫韶,激烈發清音。下有
  • 真珠簾(四時懷古夏詞)

    陳著宋代〕青雲玉樹南薰扇。京華地、別是瀟湘圖展。茉莉芰荷香,拍滿笙簫院。雪藕盈盈歌裊處,早已帶、秋聲悽怨。堪嘆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王平甫擬離騷

    梅堯臣宋代〕識君兮不早,君尚少兮我老。蘭與蕙兮多薰,搴雜佩兮芳芬。蘭倏往兮蕙隨,心俯仰兮徘徊。與識吳兮吳樂,嘗適
  • 偈頌七十六首

    釋師觀宋代〕年去年來年年事,日來日往日日新。木人撫掌呵呵笑,一段風光畫不成。見便見,莫沈吟。樓上已吹新歲角,堂前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警世

    呂岩唐代〕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楊同年秘監見寄二首

    范成大宋代〕瘴雲嵐雨幾時歸?應把周南視九夷。舊說鬼神驚落筆,新傳狐兔駭搴旗。韶江石老簫音在,庾嶺梅殘驛使遲。自古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貯雲檐題句

    乾隆清代〕檐不易高低,雲自有來去。因用稚圭文,率名之曰貯。尋思貯之言,義亦有二故。暵時貯之雲,願行施膏布。潦際
  • 壽光宮

    王鎡宋代〕井氣蒸雲濕石欄,白頭道士 * 丹。開門風帶琴聲出,一陣松花滿醮壇。
  • 都下書懷

    戴復古宋代〕京華作夢十年餘,不道南山有弊廬。白髮生來美人笑,黃金散盡故交疏。明知弄巧翻成拙,除卻謀歸總是虛。出處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言·其三十九

    張達元代〕太古去我遠,登高思淒其。風云何茫茫,飛羽時安之。渺莽俯一氣,空荒曠無涯。蕭蕭寒聲來,㵳波增我悲。慷慨
  • 寄題曹氏居竹

    方回宋代〕維古修竹鄉,君子世此居。厥壤既宜竹,種竹環其廬。根不取馬箠,筍不供盤蔬。永保歲寒盟,子孫樂只且。老夫
  • 夜遊宮

    張元乾宋代〕半吐寒梅未拆。雙魚洗、冰澌初結。戶外明簾風任揭。擁紅爐,灑窗間,聞霰雪。比去年時節。這心事、有人忺說
  • 到馬塍哭堯章

    蘇泂宋代〕南宮垂上鬢星星,畢竟襴衫不肯青。除卻樂書誰殉葬,一琴一硯一蘭亭。
  • 郊廟朝會歌辭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佚名宋代〕盛德好生,網開三面。明視標奇,昌奇乃見。育質雪園,淪精月殿。著于樂章,色含江練。
  • 中秋帖子詞九疊前韻·其四

    乾隆清代〕欲招東魄上西樓,略覺山寒不礙秋。風月宜人賡九疊,光陰瞥眼憶從頭。
  • 贈竹十韻

    陸游宋代〕放翁小築湖西偏,虛窗曲檻無炎天。人間乃有真富貴,遶舍十萬碧玉椽。連林娟娟泫清露,高枝裊裊搖蒼煙。常憂
  •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白居易唐代〕不見詩酒客,臥來半月余。合和新藥草,尋檢舊方書。晚霽煙景度,早涼窗戶虛。雪生衰鬢久,秋入病心初。臥簟
元旦試筆·其一原文_元旦試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