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文通雜擬詩三十首·其十·潘黃門(述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逝水送流年,驚風飄疾日。

人生分至此,萬事一以畢。

少小誦關雎,窈窕友琴瑟。

雙棲翰林鳥,中路只其一。

冀覿終無逢,傷神若有失。

誰能少君術,令我晤芳質。

當筵每忘餐,披衾率不寐。

不寐神窅冥,夢中如遇形。

了知是幻緣,安能通性靈。

紆軫陟東阜,泣灑雞汁銘。

埏側委敗葉,阡隅積落英。

就車緬歸途,回顧恨難平。

詩詞問答

問:《和江文通雜擬詩三十首·其十·潘黃門(述哀)岳》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二

2. 述哀

參考注釋

逝水

(1).指一去不返的流水。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光陰可惜,譬諸逝水。” 唐 許渾 《重遊練湖懷舊》詩:“榮枯盡寄浮雲外,哀樂猶驚逝水前。” 清 俞蛟 《夢廠雜著·遊蹤選勝·萬柳堂記》:“幾曾逝水留雲住,猶記殘花撲酒香。”

(2).比喻流逝的光陰。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舞衫歌扇,儀態萬方,彈指繁華,總隨逝水。”

流年

(1) 流逝的歲月;年華

似水流年

(2) 相命者指人在一年中的運氣

看流年大運

驚風

小兒病名。急驚風、慢驚風的統稱

疾日

惡日,不吉之日。《左傳·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 杜預 註:“疾,惡也。 紂 以甲子喪, 桀 以乙卯亡,故國君以為忌日。” 孔穎達 疏:“言王者惡此日,不以舉吉事也。”《資治通鑑·晉安帝隆安元年》:“甲子晦, 魏王 珪 進軍攻之。太史令 鼂崇 曰:‘不吉。昔 紂 以甲子亡,謂之疾日,兵家忌之。’”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七:“﹝古人﹞凡遇甲子即是疾日,一年有六甲子,是有六疾日也。”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至此

(1) 到此

你領著他們向前走,至此停下

(2) 到此時

至此,共有五十個人報名

(3) 達到這種情形

事情緣何至此?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小誦

指年小時所誦習的典傳。《大戴禮記·保傅》:“簡聞小誦,不傳不習,凡此其屬,少師之任也。” 王聘珍 解詁:“簡聞,謂所聞於簡策者。小誦,謂年小時所誦者。”

關雎

(1).《詩·周南》篇名。為全書首篇,也是十五國風的第一篇。歷來對這首詩有不同理解。《詩·周南·關雎序》:“《關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後漢書·皇后紀序》:“故 康王 晚期,《關雎》作諷。”現代研究者或認為是寫上層社會男女戀愛的作品。後世用此篇名作典故,含義也常不同。(1)借指賢淑的后妃或后妃的美德。《後漢書·皇后紀上·光烈陰皇后》:“既無關雎之德,而有 呂 霍 之風。” 唐 張說 《祈國公碑》:“內被螽斯之德,外偃關雎之化。”(2)借指夫婦。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多則是天生分福,又遇著姻緣對付,成就了麟趾關雎。”(3)借指淑女。《玉嬌梨》第十九回:“久聞老先生令愛賢淑,有關雎之美,故托晚生敬執斧柯,欲求老先生曲賜 朱 陳 之好。”(4)借指正統的詩歌。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率爾操觚,揚揚得意,不自知可恥。此《關雎》所以不作,此 鄭 聲所以盈天下也。”

(2).鳥名。魚鷹。 宋 王銍 《默記》卷中:“﹝ 李公弼 ﹞見所謂魚鷹者飛翔水際,問小吏,曰:‘此關雎也。’”一說,非鳥名。 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關雎》:“按,‘關關’,和聲;‘雎鳩’,王雎。《詩序》總撮句內二字以為篇名耳,不得即呼雎鳩為關雎也。”

窈窕

(1) 文靜而美好的

窈窕淑女。——《詩·周南·關雎》

窈窕世無雙。——《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窈窕艷城郭。

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後漢書·曹世叔妻傳》

(2) 幽深的

窈窕以尋壑。——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琴瑟

指琴與瑟兩種弦樂器。古代常合奏。也用以比喻夫妻感情和諧或兄弟、朋友的融洽情誼:琴瑟和諧。

雙棲

(1).飛禽雌雄共同棲止。 三國 魏 曹植 《種葛篇》:“下有交頸獸,仰見雙棲禽。” 宋 呂同老 《水龍吟·白蓮》詞:“雙棲雪鷺,夜寒驚起。” 清 孔尚仁 《桃花扇·題畫》:“這泥落空堂簾半捲,受用煞雙棲紫燕。”

(2).比喻夫妻共處。《花月痕》第四五回:“雙棲成泡影,剩兩行紅淚,傷心者何以哭之?”

翰林

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唐朝以後始設,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中路

(1).半路。《楚辭·九辯》:“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壓按而學誦。”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十:“黃鵠游四海,中路將安歸。” 明 高啟 《張節婦詞》:“誰言妾有夫,中路棄妾身先殂。”

(2).路的當中。 漢 司馬相如 《上書諫獵》:“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

(3).當中的一路。常指軍隊部署。《晉書·慕容暐載記》:“ 護 窮寇假合,王師既臨,則上下喪氣,曾不敢闚兵中路,展其螗蜋之心。” 宋 張唐英 《蜀檮杌》卷上:“是時 關東 危急, 蜀 中未寧, 莊宗 令宦者 向延嗣 往中路誅之。”《清史稿·饒餘敏郡王阿巴泰傳》:“聞敵伏兵於右,諸貝勒相約入隘必趨右,若出中路,與避敵同。”

(4).質量中等;普通。如:中路貨。

傷神

(1) 耗損精神

做這事真夠傷神的

(2) 傷心

黯然傷神

少君術

漢 代方士 李少君 自稱能召致亡魂,曾用石刻 漢武帝 所愛 李夫人 的像,放在輕紗幕里,遠遠看去,形如生時。事見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上》。後因以“少君術”泛稱招魂之術。 唐 沉佺期 《天官崔侍郎夫人盧氏輓歌》:“猶憑少君術,彷彿睹容輝。”

忘餐

亦作“ 忘飡 ”。忘記飲食。形容心神專注於一事。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宋書·志序》:“每含毫握簡,杼軸忘飡。”

窅冥

(1).幽暗貌。 漢 陸賈 《新語·資質》:“﹝楩柟豫章﹞仆於嵬崔之山,頓於窅冥之溪。” 唐 元稹 《三遣悲懷》詩:“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 清 張岱 《陶庵夢憶·朱楚生》:“日晡煙生,林木窅冥。”

(2).遙遠處;遙空。 唐 李白 《春日行》:“帝不去,留 鎬京 ;安能為 軒轅 ,獨往入窅冥。” 唐 方乾 《題法華寺絕頂禪家壁》詩:“蒼翠岧嶢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清 黃子云 《大洋》詩:“不覺舟如葉,隨風入窅冥。”

夢中

(1).睡夢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南朝 梁 沉約 《別范安成》詩:“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説著,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雲端里的情節,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 陶鑄 《一室》詩:“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夢中。”

(2).比喻懵懂糊塗,受人欺騙。《三國演義》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 * ;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 躍起拔劍斬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3). 夢澤 之中。《左傳·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棄諸 夢 中。”

了知

明知;領悟。《宋書·殷琰傳》:“ 倫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攜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濟,禍害已及故耳。”《百喻經·三重樓喻》:“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 宋 楊萬里 《至永州城外》詩:“了知歸近猶看堠,更有愁來即入城。” 明 袁中道 《東遊日記》:“入 琅琊山 藏經院,得木匣,乃《楞伽經》也。見經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

幻緣

指人間世界。《紅樓夢》第一回:“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都要下凡,造歷幻緣。”

性靈

指人的精神、性格等

紆軫

(1).委屈而隱痛。《楚辭·九章·惜誦》:“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結而紆軫。” 王逸 註:“紆,曲也;軫,隱也。” 洪興祖 補註:“紆,縈也;軫,痛也。” 晉 潘岳 《悼亡》詩之三:“駕言陟東岸,望墳思紆軫。” 南朝 宋 謝莊 《月賦》:“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長歌。”

(2).迂曲。《後漢書·馮衍傳下》:“馳中夏而升降兮,路紆軫而多艱。” 張繼煦 《敘論》:“吾見今之專門名家亦蹈斯蔽,恥為淺近易解之書,而述其高深不可企及之學,甚至以淺近易解之理而亦紆軫其詞,故作廋語,使閲者如對大海而嘆汪洋。”

(3).猶枉駕。軫,車的代稱。《晉書·隱逸傳·陶潛》:“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閒,幸非潔志慕聲,豈敢以 王公 紆軫為榮耶!”

(4).迴避。 宋 劉昌詩 《<蘆浦筆記>敘》:“凡先儒之訓傳,歷代之故實,文字之訛舛,地理之遷變,皆得遡其源而循其流。苟未愜其心,則紆軫而勿敢釋。”

隅積

部分和整體。指封建禮法的總體原則和部分道理。《荀子·榮辱》:“今是人之口腹,安知禮義?安知辭讓?安知廉恥隅積?” 王先謙 集解:“隅,一隅,謂其分也;積,積習。 王念孫 曰:‘……隅,道之分見者也;積,道之貫通者也。’”

落英

(1) 〈方〉

(2) 落紅;落花

落英繽紛。——晉· 陶潛《桃花源記》

(3) 初開的花

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就車

登車。《國語·晉語三》:“君揖大夫,就車。”

歸途

回歸的路途

踏上歸途

顧恨

顧惜悔恨。 漢 王充 《論衡·齊世》:“語稱上世之人,重義輕身,遭忠義之事……則必赴湯趨鋒,死不顧恨。”

詩詞推薦

和江文通雜擬詩三十首·其十·潘黃門(述哀原文_和江文通雜擬詩三十首·其十·潘黃門(述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