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漢印

作者:唐悊 朝代:宋代

賦漢印原文

關中金印豈秦關,想見風流漢已還。

大饗似書譙縣石,蘭亭寧數會稽山。

空餘此日歸囊橐,曾是當年雜佩環。

萬戶況將取如斗,此章何足系腰間。

詩詞問答

問:賦漢印的作者是誰?答:唐悊
問:賦漢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賦漢印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2.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一

參考注釋

關中

指陝西渭河流域一帶,為陝西的農、工業發達,人口集中之地區

沛公欲王關中。——《史記·項羽本紀》

金印

(1).舊時帝王或高級官員金質的印璽。《史記·孝武本紀》:“是時上方憂 河 決,而黃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為五利將軍。居月餘,得四金印。” 宋 蘇轍 《觀捕魚》詩:“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清 黃遵憲 《琉求歌》:“尚有丹書珠殿掛,空將金印紫泥封。”

(2).借指官職。 唐 杜甫 《陪李王蘇李四使君登惠義寺》詩:“誰能解金印,瀟灑自安禪。” 宋 樂雷發 《烏烏歌》:“好殺賊奴取金印,何用區區章句為?”

(3). 宋 代稱犯人臉上刺的字。《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 張勝 看 張員外 ,面上刺著四字金印,蓬頭垢面,衣服不整齊。”《水滸傳》第八回:“原來 宋 時但是犯人徒流遷徙的,都臉上刺字,怕人恨怪,只換做打金印。”

(4).指公文、證件上的金泥印章。 明 唐順之 《條陳海防經略事疏》:“臣又據總兵官 盧鏜 手本……與 日本 金印勘合。” 許地山 《三博士》:“她們一同看著(博士文憑)上面的文字和金印。”

秦關

(1).指 秦 地關塞。 晉 張華 《蕭史曲》:“龍飛逸天路,鳳起出 秦 關。” 唐 李白 《登敬亭北二小山》詩:“迴鞭指 長安 ,西日落 秦 關。” 宋 陸游 《謝池春》詞:“煙波無際,望 秦 關何處。” 元 揭傒斯 《題李陵送蘇武圖》詩之一:“今朝送 漢 節,迢遞入 秦 關。” 清 劉大櫆 《吳萼千墓志銘》:“ 秦 關 蜀 棧, 粵 嶺海嶠,靡不游,游輒有以考其風土俗尚之異,與其山川人物之奇。” * 《攻克石門》詩:“盡殲全師收重鎮,不教胡馬返 秦 關。”

(2).指 關中 地區。 唐 盧綸 《長安春望》詩:“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 秦 關。”

見風

謂犯人告便,放風。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三折:“哥哥,你在這裡,我要見風去也。”

被諷刺。風,通“ 諷 ”。 明 張居正 《答奉常陸五台論治體用剛書》:“僕所以懇懇救之者,蓋以仰答聖恩,下明臣節耳,非欲為沽名之事也,而丈乃以 潞公 見風,誤矣。”一本作“ 見諷 ”。

已還

以後;以來。 唐 白居易 《唐故虢州刺史贈禮部尚書崔公墓志銘並序》:“自 天寶 已還,山東士人,皆改葬兩京,利於便近。” 唐 陳鴻 《長恨歌傳》:“揖方士,問‘皇帝安否’,次問 天寶 已還事。”《舊唐書·吐蕃傳論》:“自 秦 漢 已還,載籍大備,可得而詳也。”

大饗

(1).合祀先王的祭禮。《禮記·禮器》:“大饗其王事與?” 鄭玄 註:“謂祫祭先王。”《荀子·禮論》:“大饗尚玄尊,俎生魚,先大羹,貴食飲之本也。” 楊倞 註:“大饗,祫祭先王也。”

(2).遍祭五方天帝。《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大饗帝。” 鄭玄 註:“言大饗者,遍祭五帝也。《曲禮》曰‘大饗不問卜’,謂此也。”

(3).謂天子宴飲諸侯來朝者。《周禮·春官·大司樂》:“大饗不入牲。” 鄭玄 註:“大饗,饗賓客也。”《禮記·仲尼燕居》:“大饗有四焉。” 鄭玄 註:“大饗,謂饗諸侯來朝者也。”

(4).指上級以酒食慰勞下級。《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夏四月,大司馬 吳漢 自 蜀 還京師,於是大饗將士,班勞策勛。”《新唐書·忠義傳中·張巡》:“ 巡 出愛妾曰:‘諸君經年乏食,而忠義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啗眾,寧惜一妾而坐觀士飢?’乃殺以大饗。坐者皆泣, 巡 彊令食之。”

蘭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游於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云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余意,於余則有用已多。” 宋 陸游 《太平時》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內府所藏,每版有內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後歸 賈平章 。” 郁達夫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

(3).見“ 蘭亭春 ”。

稽山

會稽山 的省稱。《晉書·隱逸傳·夏統》:“先公惟寓 稽山 ,朝會萬國。” 唐 李白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聞道 稽山 去,偏宜 謝客 才。” 宋 陸游 《沉園》詩之二:“此身行作 稽山 土,猶弔遺蹤一泫然。”參見“ 會2稽 ”。

囊橐

(1).袋子。《詩·大雅·公劉》:“迺裹餱糧,於橐於囊。” 毛 傳:“小曰橐,大曰囊。” 鄭玄 箋:“乃裹糧食於囊橐之中。”

(2).借指糧倉、糧庫。 宋 蘇軾 《上韓魏公論場務書》:“ 鳳翔 、 京兆 ,此兩郡者, 陝西 之囊橐也。”

(3).囊括;聚集。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 清 王晫 《今世說·豪爽》:“﹝ 汪汝謙 ﹞幾沉而才老,熱腸俠骨,囊橐一世之志氣。”

(4).指行李財物。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及旦,盡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張氏 卻將囊橐檢點,那曾還剩得分文!”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奚奴溫酒》:“歸附後,公攜入京,公死,囊橐皆為所有,因而巨富。”

(5).窩藏,包庇。亦以喻庇護所。《漢書·張敞傳》:“ 廣川王 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 劉調 等通行為之囊橐,吏逐捕窮窘,蹤跡皆入王宮。” 顏師古 註:“言容止賊盜,若囊橐之盛物也。”《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七年》:“既不能深有所傷,而終亦不敢明言以擣其囊橐窟穴之所在。” 清 戴名世 《撫盜論》:“嗚乎,天之亡人國,假手於羣盜,羣盜又假手文武大吏以為囊橐,其禍豈偶然哉!”

(6).猶勾結。 唐 元稹 《唐慶萬年縣令》:“輦轂之下,豪黠僄輕。擾之則獄市不容,緩之則囊橐相聚。”《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因循歲月,積弊已久,是以胥吏得以囊橐為姦,賄賂公行而莫之誰何。”

是當

的當;切當。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韓十八 初貶之制, 席十八 舍人為之詞,曰:‘早登科第,亦有聲名。’ 席 既物故…… 韓 曰:‘ 席十八 喫不潔太遲。’人問曰:‘何也?’曰:‘出語不是當。’蓋忿其責詞雲‘亦有聲名’耳。”《朱子語類》卷二一:“為學之道,只要就人倫上做得是當。今既能如此,雖或以為未學,我必以為已學。”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且如事親,如何而為溫凊之節,如何而為奉養之宜,須求個是當,方是至善。”

雜佩

亦作“ 雜珮 ”。1.總稱連綴在一起的各種佩玉。《詩·鄭風·女曰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 毛 傳:“雜佩者,珩、璜、琚、瑀、衝牙之類。”一說指佩玉的中綴,即琚瑀。 王夫之 《<詩經>稗疏·鄭風》:“下垂者為垂佩,中綴者為雜佩。雜之為言閒於其中也。則雜佩者專指琚瑀而言。” 晉 陸機 《贈馮文羆》詩:“愧無雜珮贈,良訊代兼金。” 唐 嚴維 《奉試水精環》詩:“未肯齊珉價,寧同雜佩聲。”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玉玲瓏閣》:“玉玲瓏, 宋 宣和 花綱石也……叩之聲如雜佩。”

(2).指文章的變化句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迭用奇偶,節以雜佩,乃其貴耳。” 詹鍈 義證引 張嚴 《論詮》:“惟奇句力弱,偶句氣王,偏於偶者板滯,偏於奇者緩散。奇偶互用,可以成雄奇變化之文。故曰‘迭用奇偶,節以雜佩,乃其貴耳’。”

見“ 雜佩 ”。

萬戶

(1).一萬戶。《史記·高祖本紀》:“諸將以萬人若一郡降者,封萬戶。”亦指萬人。 宋 陳師道 《贈魏衍》詩之二:“寧須萬戶權輕重,不待千篇一已多。”

(2).萬家;萬室。萬,極言其多。 漢 班固 《西都賦》:“張千門而立萬戶,順陰陽以開闔。”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3).官名。 金 初設定, 元 代相沿,為世襲官職。萬戶為“萬夫之長”,總領於中央的樞密院;駐於各路者,則分屬於行省。設萬戶府以統領千戶所,諸路萬戶府各設達魯花赤一員,萬戶一員。又有海道運糧萬戶府,設官與諸路萬戶府同。參閱《元史·百官志七》。

何足

猶言哪裡值得。《史記·秦本紀》:“﹝ 百里傒 ﹞謝曰:‘臣亡國之臣,何足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六:“ 穎 心愴然,即寤,語諸左右,曰:‘夢為虛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贄 《復夏道甫》:“再勤學數年便當大捷矣,區區一秀才,何足以為輕重。”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非有復譯不可》:“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譯本的,七八次何足為奇,何況 中國 其實也並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

系腰

腰帶。 元 鄭廷玉 《忍字記》第二折:“我一隻手將繫腰來採住向前掐。”《元史·順帝紀六》:“ 答失八都魯 克復 襄陽 樊城 有功,陞 四川 行省右丞,賜金繫腰一。”《花城》1981年第5期:“她和衣躺著,皮襖的系腰鬆開了。”

詩詞推薦

  • 錄漢唐事六言五首

    劉克莊宋代〕二聖已重勸了,西京無一塵飛。白衣山人辭去,青袍拾貴步歸。
    賦漢印原文_賦漢印的賞析_古詩文
  • 識喜

    陸游宋代〕本自怕沾京洛塵,固應不吐相君茵。偶逃鼉作鯨吞地,幸保詩狂酒病身。傲世曾歌楚人鳳,著書久絕魯郊麟。山村
  • 荊門冬夜

    陸游宋代〕常飢龜老欲無腸,臥聽寒更自短長。香碗得閒聊作伴,酒杯因病頗相忘。有情窗罅恰通月,耐冷櫓枝多得霜。歷盡
  • 天聖寺古檜(守吳興時作)

    朱勝非宋代〕雷霆起蟄虬,夭矯勢欲上。忽然化此木,尚作拿雲狀。婆娑枝幹垂,生澀紐結壯。圖經不能記,父老那可訪。晉杉
  • 【雙調】河西六娘子

    佚名元代〕駿馬雙翻碧玉蹄,青絲黃金羈,入秦樓將在垂楊下系。花壓帽檐低,風透繡羅衣,裊吟鞭月下歸。
    賦漢印原文_賦漢印的賞析_古詩文
  • 和丁御史出郊雩祀夕雨初霽

    蘇頌宋代〕雩帝臨初孟,涓辰用吉辛。肄儀慚陋學,司直接名臣。出從籠街馭,時觀避路人。雨餘鮮野服,雲霽變魚鱗。觚陛
  • 師善堂

    乾隆清代〕一身酬萬物,其理原不齊。有能有弗能,安得兼全之。凡人之一善,率可為我師。矜已而卑他,終無進修時。
  • 【越調】鬥鵪鶉_詠雪雲幕重

    王仲元〔元代〕詠雪雲幕重封,風刀勁刮。玉絮輕持,瓊苞碎打,粉葉飄揚,鹽花亂撒。一色白,六出花,密密疏疏,瀟瀟灑灑。
  • 九日三首

    張嵲宋代〕九日當年菊蕊遲,今年庭下半芳菲。禾收原野將成廩,楓落江湖欲授衣。何處好山饒勝概,擬攜家釀趁晴暉。病衰
  • 盛夏東軒偶成五首

    曾幾宋代〕松風夏逾清,竹日午更淨。蕭然松竹間,得此林壑性。異哉今日暑,無復有晨暝。疲薾安所逃,茅齋入僧定。
  • 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

    蘇軾宋代〕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香螺脫黶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雲。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盡繆篆紋。繚繞
  • 堯民歌

    曾瑞卿元代〕呀。都只為武陵仙子泛桃花。可教我一靈兒身死野人家。只落的瀟瀟灑灑伴殘霞。杳杳冥冥臥黃沙。差也波差。當
  • 投寄舊知

    韋莊唐代〕卻將憔悴入都門,自喜青霄足故人。萬里有家留百越,十年無路到三秦。摧殘不是當時貌,流落空餘舊日貧。多謝
    賦漢印原文_賦漢印的賞析_古詩文
  • 挽周是脩

    李賢明代〕先生砥節勵秋霜,烈烈英聲遠近揚。王魏一生功業著,夷齊千古姓名香。梁間夜月游塵暗,冢上秋風宿草荒。欲問
  • 水調歌

    林正大宋代〕仕宦至卿相,富貴好歸鄉。高車駟馬,都人夾道共瞻望。意氣當年尤盛,榮比昔人衣錦,晝錦以名堂。海內知名士
    賦漢印原文_賦漢印的賞析_古詩文
  • 鳳凰台

    陳舜俞宋代〕鳳去台存碧草濃,遊人來此問遺蹤。故巢風月已千載,好景闌乾空數重。府坐循良黃太守,輿乘仁聖漢高宗。竹花
    賦漢印原文_賦漢印的賞析_古詩文
  • 鄒莆田見傳葬書

    劉克莊宋代〕令君葬說其傳遠,一字真堪直一縑。惜似辨材藏禊帖,愛如房相筆楞嚴。略疏脫誤煩重校,盡扣精微恐不廉。欲卜
  • 浣溪沙

    孫覿宋代〕弱骨輕肌不耐春。一枝江路玉梅新。巡檐索笑為何人。素影徘徊波上月,醉香搖盪竹間雲。酒醒人散夢仙村。
  • 退天童上太守吳學士

    釋正覺宋代〕三椽五合不求余,汩汩營營笑拙疏。妄立是非徒喻馬,樂同彼此解觀魚。洗霜骨出山宜瘦。答響神藏谷應虛。莫涴
  • 凱歌十首呈賈樞使

    劉克莊宋代〕殘黨分兵盡撲除,遊魂多不返穹廬。肅清執至龍顏喜,又奏淮西有捷書。
    賦漢印原文_賦漢印的賞析_古詩文
賦漢印原文_賦漢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