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甫主簿輓詞·其一原文
彼美荊岑玉,斯人實可儔。
眉間見和氣,皮里識陽秋。
夫子常稱德,蓬山素並游。
一官雖不壽,撫己亦何羞。
詩詞問答
問:孫志甫主簿輓詞·其一的作者是誰?答:釋道潛
問:孫志甫主簿輓詞·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孫志甫主簿輓詞·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釋道潛的名句有哪些?答:釋道潛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2. 自註:君乃莘老龍圖之弟、梅子明學士之友。
參考注釋
荊岑
(1). 荊山 。泛指古 楚國 境內的高山。語出 漢 王粲 《登樓賦》:“蔽 荊山 之高岑。” 唐 張說 《岳州九日宴道觀西閣》詩:“涼雲霾 楚 望,濛雨蔽 荊 岑。” 唐 王維 《送李太守赴上洛》詩:“丹泉通 虢略 ,白羽抵 荊 岑。”
(2).指 荊南 地區。 唐 杜甫 《荊南兵馬使趙公大食刀歌》:“ 蜀江 如線針如水, 荊 岑彈丸心未已。”
斯人
(1).此人。《論語·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斯人已雲亡,草聖秘難得。” 明 劉基 《郁離子·虞孚》:“飲食之人,則人賤之。斯人之謂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說來說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
(2).猶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結 《與瀼溪鄰里》詩:“斯人轉貧弱,力役非無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軍次實錄>序》:“小官等佩讀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啟斯人之聾瞶。”
眉間
在二側眉毛間、額部的平坦隆起;亦指緊接著鼻根上方的額骨或正中矢狀斷面通過此區的一點
和氣
態度平順溫和
待人和氣
陽秋
(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晉 時因避 晉簡文帝 鄭後 阿春 諱,改春為“陽”。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雖乏潤色之功,夙慕《陽秋》之旨。” 清 錢謙益 《與吉水李文孫書》:“循覽行狀,文直事覈,大闡 定 哀 之微詞,一洗《陽秋》之典筆。”
(2).史書的通稱。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錢深推官見寄》:“無才不敢學《陽秋》,嗜酒時能問大酋。” 清 孫枝蔚 《廣化寺謁忠烈祠步吳梅村韻》之三:“何人直筆擅《陽秋》,可惜清流葬濁流。”
(3).謂褒貶。《晉書·褚裒傳》:“ 譙國 桓彝 見而目之曰:‘ 季野 有皮裡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郭生》:“ 王 諦視之,其所塗留,似有陽秋。”
(4).指年齡。《晉書·王獻之傳》:“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稱德
(1).推行德教。《書·君奭》:“惟茲四人昭 武王 ,惟冒丕單稱德。” 孔 傳:“惟此四人明 武王 之德,使布冒天下,大盡舉行其德。”
(2).衡量德行。《管子·君臣下》:“稱德度功,勸其所能。” 尹知章 註:“既稱其德,又度其功。”
蓬山
(1).即 蓬萊山 。相傳為仙人所居。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望 玄洲 而駿驅,指 蓬山 而永騖。” 唐 李商隱 《無題》詩:“ 蓬山 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棲真》:“舊人重到, 蓬山 路通。”參見“ 蓬萊山 ”。
(2).官署名。秘書省的別稱。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更掌蓬山之務,麟圖緝謚。”《舊唐書·劉子玄傳》:“蓬山之下,良直差肩;芸閣之中,英奇接武。” 宋 陸游 《喜楊廷秀秘監再入館》詩:“公去蓬山輕,公歸蓬山重。”參見“ 蓬萊 ”。
撫己
省察自己;自問。 晉 陶潛 《歲暮和張常侍》:“撫己有深懷,履運增慨然。” 元 柯丹邱 《荊釵記·奸詰》:“學生失於龍蛇之辨,致有鼠雀之牙,撫己多慚,見公甚愧。”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