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原文
名園未浹旬,春雪已逢兩。
土膏將脈起,潤澤滋培養。
午暄融作雨,廉纖已聽響。
入夜凝六出,峭寒切帷幌。
臨軒曉問政,玉宇迎眸晃。
林枝疊綴英,籠鶴重披氅。
詎惟足奇觀,更復廑深想。
邇來天貺稠,毋或予心放。
詩詞問答
問:雪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雪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養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四
2. 葉
參考注釋
浹旬
一旬,十天。《隸釋·漢衛尉衡方碑》:“受任浹旬,庵離寢疾,年六十有三。”《宋書·武帝紀論》:“﹝ 高祖 ﹞曾不浹旬,夷凶翦暴。”《資治通鑑·後漢隱帝乾祐三年》:“比皇帝到闕,動涉浹旬,請太后臨朝聽政。” 胡三省 註:“十日為浹旬。” 明 許自昌 《水滸記·閨晤》:“近則浹旬,遠幾一月,纔到家中料理一番。” 龔爾位 《己酉三月送春麓山作》詩:“浹旬苦風雨,閉戶不知春。”
土膏
(1).土中所含的適合植物生長的養分。《國語·周語上》:“陽氣俱蒸,土膏其動。” 唐 皇甫冉 《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脈動知春早,隈隩陰深長苔草。” 元 胡南 《春日田園雜興》詩:“水活土膏動,風微花氣深。”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土膏既厚,春雷一動,萬物發生。”
(2).肥沃的土地。《漢書·東方朔傳》:“故 酆 鎬 之間號為土膏,其賈畝一金。” 南朝 梁武帝 《藉田》詩:“千畝土膏紫,萬頃陂色縹。”
(3).鴉片。《清史稿·德宗紀二》:“命 柯逢時 管理八省土膏統捐事宜。” 郭孝成 《湖南光復紀事》:“其餘如錢糧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開辦。”
脈起
亦作“脈起”。脈發。《文選·張衡<東京賦>》:“及至農祥晨正,土膏脈起。” 張銑 註:“房屋正月中晨見南方,農之祥候也。是時土脈潤起,可以耕也。” 唐 常袞 《中書門下賀雪表》:“重陰益固,應水澤腹堅之時;積潤潛通,迎土膏脈起之候。”參見“ 脈發 ”。
潤澤
(1) 雨露滋潤;不乾枯
寡人只望三尺雨足矣,他說久旱不能潤澤,又多下了二寸。——《西遊記》
(2) 使滋潤
用油潤澤輪軸
培養
(1) 以適宜的條件促使其發生、成長和繁殖
培養人才
(2) 培育
培養細菌
廉纖
(1).細小,細微。多用以形容微雨。 唐 韓愈 《晚雨》詩:“廉纖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間蚯蚓鳴。” 宋 黃庭堅 《次韻賞梅》:“微風拂掠生春絲,小雨廉纖洗暗妝。” 宋 陳師道 《馬上口占呈立之》:“廉纖小雨濕黃昏,十里塵泥不受辛。”
(2).借指細雨。 宋 葉夢得 《為山亭晚臥》詩:“泉聲分寂歷,草色借廉纖。” 宋 趙蕃 《衢州城外》詩:“纔得新晴半日強,廉纖又復蔽朝光。” 清 陳維崧 《渡江雲·欲雪》詞:“玉塵休擬廉纖舞,念有人新在京華。”
入夜
到了晚上
入夜,工地上燈火通明
六出
雪花的別稱
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獨六出。——《宋書·符瑞志下》
峭寒
料峭的寒意。形容微寒。 宋 徐積 《楊柳枝》詩:“清明前後峭寒時,好把香綿閒抖擻。”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宅祝壽》:“簾幕風柔,庭幃晝永,朝來峭寒輕透。” 清 陳維崧 《瑣窗夢·本意閨情》詞:“峭寒陡覺秋夜丙。伴黃花,且熨紅綿,冬釭應倍冷。” 葉聖陶 《倪煥之》二七:“鄉鎮的上空停著一層牛乳色的雲,雲底下吹動著峭寒的風。”
帷幌
室內的帷幔。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聞疾雷於階枒,美奔星於帷幌。”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帷幌之間,有紫煙飄颻,風吹近人,其香非常。” 唐 薛調 《無雙傳》:“至於帷幌奩匣,悉為增飾之。”
臨軒
(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如車之軒,故稱。《後漢書·黨錮傳·李膺》:“ 讓 訴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親臨軒,詰以不先請便加誅辟之意。” 唐 王維 《少年行》之四:“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 明光宮 。”《清史稿·禮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將儀三:一曰授敕印,經略大將軍出師,皇帝臨軒頒給。”
(2).在窗前。軒,窗檻。 唐 元稹 《鶯鶯傳》:“ 張生 臨軒獨寢,忽有人覺之。”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公既去,而執拂者臨軒指吏曰:‘問去者處士第幾?住何處?’”
問政
諮詢或討論為政之道。《禮記·中庸》:“ 哀公 問政,子曰:‘ 文 武 之政,布在方策。’” 唐 元結 《欸乃曲》之一:“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 九疑山 。” 陳毅 《沁園春·山東春雪壓境讀毛主席柳亞子詠雪唱和詞有作》詞:“政暇論文,文餘問政,妙句拈來著眼高。”
玉宇
(1) 傳說中神仙住的仙宮
(2) 華麗的宮殿
(3) 指天空,也借指宇宙
迎眸
(1).觸目,滿眼。《水滸傳》第十九回:“迎眸翠色,千枝荷葉繞芳塘。”《醒世恆言·蘇小妹三難新郎》:“‘天巧玲瓏玉一邱,迎眸爛熳總清幽。白雲疑向枝間出,明月應從此處留。’ 小妹 覽畢,知是詠繡毬花所作。”
(2).猶迎面。 清 湯春生 《夏閨晚景瑣說》:“ 徐 手攜碧紗團扇,迎眸一笑,先入香幃,金鉤戛聲,細若碎玉。”
奇觀
奇異的景象;奇怪而少見的事
世界七大奇觀
邇來
最近以來
天貺
上天的恩賜。 三國 魏 阮籍 《通易論》:“昭明其道,以答天貺。” 唐 司空圖 《成均諷》:“故以感動天貺,紀綱人倫。”《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寡人慾用 晉 君,郊祀上帝,以答天貺,何如?” 清 黃遵憲 《番客篇》詩:“利市得三倍,何異承天貺。”
毋或
不可。《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東門遂 不聽公命,殺適立庶。”《韓非子·有度》:“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從王之指;無或作惡,從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