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古堂晚坐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學古堂晚坐原文

回蹕還宮例尚遠,園居有暇問山勤。

堂顏學古法猶切,寢足養宵靜可欣。

卻以蕭森金氣肅,為憐護衛羽林群。

幾來幾宿昔曾笑,今秖一來笑底雲。

詩詞問答

問:學古堂晚坐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學古堂晚坐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學古堂晚坐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六

2. 往歲九月中旬自熱河啟蹕回御園至二十六日進宮率為常例今歲以罷圍早旋蹕九月朔日即至御園距進宮之期尚遠且今春未來此因乘暇一游適當登高節

參考注釋

回蹕

指帝王返駕回宮。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鹹豐季年三奸伏誅》:“迨和議成, 英 法 兵退至 天津 ,留京王大臣疏請回蹕,上將從之,為三奸所尼,屢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禮志四》:“車駕蒞至輒懸奉,回蹕後庋藏。”

尚遠

久遠。 漢 王充 《論衡·福虛》:“ 纏子 稱墨家右鬼神,是引 秦穆公 有明德,上帝賜之十九年。 董子 難以 堯 舜 不賜年, 桀 紂 不夭死。 堯 、 舜 、 桀 、 紂 猶為尚遠,且近難以 秦穆公 晉文公 。”

居有

猶言據有,占有。《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小女而入宮殿者,下人將因女寵而居有宮室之象也。”

堂顏

廳堂上的題額。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盧文弨》:“ 盧文弨 ,字 紹弓 …… 抱經 ,其堂顏也。人稱 抱經先生 。”

古法

(1).舊法;古代刑法律令。《史記·吳王濞列傳》:“今 吳王 前有太子之郄,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 邦昌 在古法當誅,今貸與之生足矣。”

(2).古代法度規範。《漢書·諸侯王表》:“姍笑三代,盪滅古法。” 晉 陶潛 《桃花源》詩:“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 唐 戴叔倫 《懷素上人草書歌》:“ 楚 僧 懷素 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餘。”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及三代衰,聖人之製作盡壞,千餘年之間學有存者,亦非古法。”

(3).傳統的法術或方法。 宋 陳師道 《五言賀雨》詩:“引咎青章設,為壇古法修。”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 中國 古時候雖然曾有‘貓鬼’,近來卻很少聽到貓的興妖作怪,似乎古法已經失傳,老實起來了。”如:中藥材應依古法炮製。

蕭森

(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蕭森。” 宋 司馬光 《又和董氏東園檜屏石床》:“密葉蕭森翠幕紆,蹔來猶恨不長居。” 明 何景明 《懷化驛芭蕉》詩:“孟夏日初赫,蕭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

(2).草木凋零衰敗貌。 唐 張九齡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詩:“江城何寂歷,秋樹亦蕭森。” 宋 陸游 《秋思絕句》:“一片雲深更作陰,東軒草樹共蕭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國後園》詩之二:“天空遠水明秋岸,梧葉蕭森楓樹殘。” 魯迅 《無題》詩:“風波一浩蕩,花樹已蕭森。”

(3).陰森。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玉露凋傷楓樹林, 巫山 巫峽 氣蕭森。” 寧調元 《游白雲歸感賦四律並柬同游諸子》:“夜氣蕭森十里堤,出門可有上天梯。” 徐遲 《入峽記》:“ 巫山 突然挺立兩側,何止十二峰。陽光被奪,氣象蕭森。”

金氣

(1).指古代思想家五行學說中所說的金的氣質。《呂氏春秋·應同》:“ 湯 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漢書·天文志》:“逆秋令,傷金氣,罰見太白。”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儒學》:“於是以抽爻換象補泄之法修之,於學之坎位起高閣,曰 青雲樓 ,高於 尊經 以泄乾之金氣。”

(2).秋氣。 南朝 梁簡文帝 《倡婦怨情》詩:“ 玉關 驅夜雪,金氣落嚴霜。” 唐 劉禹錫 《新秋對月寄樂天》詩:“夜涼金氣應,天靜火星流。” 明 何景明 《白菊賦》:“乃歲律之甫遷,慨金氣之何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陳滄州 先生守 蘇州 ,《重遊虎邱》詩云……代謝已憐金氣盡,再來偏笑石頭頑。”

(3).亦作“ 金氣 ”。指刑官。 章炳麟 《巡警總監箴》:“發姦擿伏,金氣作辛,屈彼大豪,以振窮矜。”

見“ 金氣 ”。

護衛

(1) 防護;守衛

(2) 防護使之不受危險

羽林

禁軍

宿昔

(1) 從前;往常

宿昔青雲志,蹉跎白髮年。——唐· 張九齡《照鏡見白髮》

(2) 指很短的時間

宿昔而死

(3) 一向;向來

一來

(1).來一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晉 楚 將平,諸侯將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來。” 唐 白居易 《贈曇禪師》詩:“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尋師始一來。”《宋史·卓行傳·巢谷》:“ 蘇軾 責 黃州 ,與 谷 同鄉,幼而識之,因與之游。及 軾 與弟 轍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嘗一來相見。”

(2).常與“二來”、“三來”等連用,列舉理由或目的。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來慶賀功勞,二來犒賞孩兒。”《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一來曉得姐姐的心事,二來見 鳳生 靦覥,心裡也有些喜歡,要在裡頭撮合。”《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咱一來是為行好,二來也怕髒了我的店。” 朱自清 《給亡婦》:“你常生病,卻總不開口,掙扎著起來;一來怕擾我,二來怕沒人做你那分兒事。”

(3).謂某種動作或情況的出現。 魯迅 《故事新編·序言》:“不記得怎么一來,中途停了筆,去看日報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關著,唯恐別人看見他的秘密,你想,這樣一來別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紅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陽,大家若是都作些詩,喝點黃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來,天下準保太平無事了!”

(4).蒙語ire的音譯。“來了”之意。《華夷譯語》等作“亦列”。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二折:“通事見正旦云:‘也七阿媽薩一來四。’”參閱 方齡貴 《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

詩詞推薦

學古堂晚坐原文_學古堂晚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