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原文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詩詞問答
問:即事的作者是誰?答:汪藻
問: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汪藻即事書法欣賞
詩文賞析
即事二首是兩首寫夏天景物的詩。第一首寫夏日已深,不從溫度升高方面形容,卻從母燕已經孵出雛燕,而且還能告訴皺燕,夏日已深,雖有綠槐,但井未能布滿中庭使其感到陰涼種種涉想著筆,則物候自見。接下去,又是一轉,不寫夏日,卻寫夏雨,不寫雨後之涼,卻寫無人察覺的芭蕉之長。這一在動中見靜的寫法,也在讀者意料之外。再者,三四兩句,若寫成散文,便是:一雨之後,芭蕉展盡數尺之心,而無人見到。同樣,下一首的三四句則應寫成:鉤簾臥看,百頃風煙之上,有青雲載雨飄過。我國古代詩歌,特別是今體律絕,具有嚴格的韻律,當語法與韻律發生矛盾無法統一的時候,詩人一般是還就韻律而不顧語法的。
第二首寫轉晴之後,雨意尚未全消。在一片茫茫水域之上,細則見雙鷺這樣地飛,大則見清彼那樣地漲。而這些景物雖有巨細之殊,卻都是從上向下所見,而由下朝上一看,則在廣闊無際水天相接的空間中,正駛過雨雲,可見雨是隨時可以再下的。以臥遊之人與載雨之雲對照,物態動而人心靜,這也就是俗語所說“心靜自然涼”。再者,今體詩通常以兩個字構成一個音節單位。一句五言詩便由兩個半音節組成,一句七言詩便由三個半音節組成。那半個音節通常放在句尾或五言的第三個字,七言的第五個字。但偶爾也有例外,如此詩的一二句,便要讀作“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遠漲——清波”,而不能讀成“雙鷺——能忙——翻白——雪,平疇——許還——漲清——波”。這和上首三四句一樣,都有些特殊。讀者應加注意。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洪應明《菜根譚·概論》
-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 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薛逢《長安夜雨》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曹操《短歌行》
- 從時者,猶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趨之,唯恐弗及。左丘明《國語·越語·越興師伐吳而弗與戰》
-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劉勰《文心雕龍·原道》
- 致虛極;守靜篤。老子《老子·道經·第十六章》
- 治民無常,唯治為法。韓非及後人《韓非子·心度》
-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鳩摩羅什譯《金剛經·究竟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