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感興三首·其一原文
憶昔誰人秉國成,甘泉烽火歲頻驚。
盈庭聚訟惟鉤黨,伏闕求官藉論兵。
坐使威權歸北寺,遂令盜賊躪西京。
五陵豪貴皆塵土,日暮青磷遍野橫。
詩詞問答
問:新秋感興三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王崇簡
問:新秋感興三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新秋感興三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崇簡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崇簡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2. 黨禍之興,邊庭之壞,宦官之毒,流寇之禍,一時駢集,雖欲不亡,其可得乎!
參考注釋
誰人
何人;哪一個。《呂氏春秋·貴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誰人不親?” 唐 王建 《簇蠶辭》:“已聞鄉里催織作,去與誰人身上著。”《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晦翁 斷了此事,自家道:‘此等鋤強扶弱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川劇《五台會兄》:“ 楊延德 :謹遵師命。(內馬叫)師父! 五台山 清靜的禪院,誰人的馬叫?”
國成
猶國均。國家政務的權柄。《詩·小雅·節南山》:“憂心如酲,誰秉國成?不自為政,卒勞百姓。” 毛 傳:“成,平也。” 鄭玄 箋:“觀此君臣,誰能持國之平乎,言無有也。” 孔穎達 疏:“誰秉國成,言君臣不能持國平也。” 陳奐 傳疏:“秉國成,猶雲秉國均也。” 宋 曾鞏 《蒲宗孟制妻陳氏封河東郡夫人》:“惟時哲輔進秉國成。” 清 黃宗羲 《董公墓志銘》:“ 孫 熊 二公皆書生,不知兵,迎 方 王 二師,拱手而授之國成,凡原設營兵衛軍,俱隸 方 王 。”《明史·劉宗周傳》:“嗚呼,八年之間,誰秉國成,而至於是!”
甘泉
(1)
(2) 甜美的泉水
但願人間的一切血淚和汗點,同雨點一樣,化做甘泉
孔子曰:“為人下者乎?其猶土也?深抇( hú)掘
(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堯問》
(4) 亦指美好的水泉
濟南多甘泉,名聞者以十數
烽火
(1) 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
(2) 比喻戰火或戰爭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盈庭
亦作“ 盈廷 ”。充滿朝廷。《詩·小雅·小旻》:“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楚辭·大招》:“室家盈庭,爵祿盛只。” 王逸 註:“盈滿朝廷。” 王夫之 通釋:“盈庭,皆列位於朝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自兩 漢 文明,楷式昭備,藹藹多士,發言盈庭。”《舊唐書·武宗紀論》:“屬天驕失國, 潞 孽阻兵,不惑盈庭之言,獨納大臣之計。”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又以比歲 淮 弱 黃 強,重遲空晚,發議盈廷,圖改運道。”
聚訟
眾說紛紜,久無定論。《後漢書·曹褒傳》:“諺言:作舍道旁,三年不成。會禮之家,名為聚訟,互生疑異,筆不得下。” 宋 岳珂 《愧郯錄·告謚祖廟》:“蓋有 唐 已定之制,有司屢請迄六世而後克從。以是知議禮聚訟,豈不難哉。”《明史·歷志一》:“是時言歷者四家,《大統》、《回回》之外,別立 西洋 為西局, 文魁 為東局,言人人殊,紛若聚訟焉。” 李大釗 《厭世心與自覺心》:“國家善惡之辨,古今學者,紛紛聚訟。”
鉤黨
謂相牽引為同黨。《後漢書·靈帝紀》:“中常侍 侯覧 諷有司奏前司空 虞放 ,太僕 杜密 ……皆為鉤黨,下獄,死者百餘人。” 李賢 註:“鉤謂相牽引也。”《文選·范曄<宦者傳論>》:“因復大考鉤黨,轉相誣染。” 李周翰 註:“鉤黨,謂鉤取諫者同類,使轉相誣謗而殺之也。” 明 楊璉 《龍膏記·起釁》:“非全氣體曾鉤黨,變倉皇有誰相信,須防。”
伏闕
拜伏於宮闕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唐 獨孤及 《為李給事讓起復尚書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誠,伏闕請命。” 宋 陸游 《跋臨汝志》:“﹝ 歐陽澈 ﹞ 建炎 初伏闕上書,論大臣誤國。” 康有為 《東事戰敗聯十八省舉人三千人上書》詩:“ 遼 、 臺 膴膴割山河,抗章伏闕公車多。”
論兵
研究軍事和兵法。《戰國策·秦策二》:“ 甘茂 攻 宜陽 ,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 之右將有尉對曰:‘公不論兵,必大困。’” 鮑彪 註:“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開府當朝傑,論兵邁古風。” 清 黃遵憲 《為何翽高兵部題<象山圖>》詩:“叩門海客偶談 瀛 ,發篋《陰符》或論兵。”
威權
(1).威勢和權力。《管子·法法》:“法重於民,威權貴於爵祿。”《漢書·藝文志》:“《春秋》所貶損大人,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其事實皆形於傳,是以隱其書而不宣。” 宋 歐陽修 《準詔言事上書》:“自古人君,英雄如 漢武帝 ,聰明如 唐太宗 ,皆知用此三術,而自執威權之柄。”《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 髦 ( 曹髦 )畏威權,只得從之。” 蔣光慈 《北京》詩:“ 東交民巷 的洋房嶄然, 東交民巷 有無上的威權。”
(2).猶權威。 李大釗 《再論新亞細亞主義》:“我們應該在那威勢煊赫的中間,看出真理的威權。” 魯迅 《集外集拾遺·<浮士德與城>後記》:“Lunacharski又是音樂和戲劇的大威權。”
北寺
(1).監獄名。《後漢書·陳敬王劉羨傳》:“﹝ 靈帝 ﹞詔檻車傳送 愔 、 遷 詣北寺詔獄。”《南史·王融傳》:“ 融 被收,朋友部曲,參問北寺,相繼於道。” 清 吳偉業 《後東皋草堂歌》詩:“白社青山舊居在,黃門北寺捕車來。”參見“ 北寺獄 ”。
(2).大理寺的別稱。 唐 蘇頲 《奉和崔尚書贈大理陸卿鴻臚劉卿見示之作》:“北寺鄰玄闕,南城寫翠微。” 唐 陳子昂 《為陳舍人讓官表》:“非有君子瑚璉之材,通儒青紫之秀,已得評刑北寺,執憲南臺。鷞鳩之政無聞,驄馬之榮已極。”
(3).指寺院位置在北者。 宋 蘇軾 《仙遊潭》詩自註:“潭上有寺二。一在潭北,循 黑水 而上,為東路,至南寺。渡 黑水 西里餘,從馬北山,為西路,至北寺。”
(4).寺名。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舊城北部。舊名 報恩寺 。寺內有 北寺塔 為遊覽名勝。
盜賊
強盜和小偷總稱
盜賊亭武起,問誰多窮民。——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西京
古都名。(1) 西漢 都 長安 , 東漢 改都 洛陽 ,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 長安 為 西京 。(2)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因稱 長安 為 西京 。(3) 唐 顯慶 二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一稱 西京 , 天寶 元年,定稱 西京 , 至德 二載,改稱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時 肅宗 之駐地,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建號 西京 , 上元 元年,廢京號。(5) 南詔王 尋閣勸 時,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為 西京 ,至 世隆 稱帝,改稱 中都 。(6)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於 魏州 ,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十一月復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8) 五代 後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9) 遼 重熙 十三年,升 雲州 為 大同府 ,建號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安 ,稱 西京 。(11) 明 張獻忠 以 蜀 王府為宮, 成都 曰 西京 。
五陵
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長安附近。當時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後世詩文常以五陵為富豪人家聚居長安之地
五陵少年爭纏頭。——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豪貴
(1) 豪強富貴
豪貴之家
(2) 指有權有錢的人
視豪貴如草芥
塵土
細小的土灰
日暮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青磷
亦作“ 青燐 ”。1.人和動物屍體腐爛時,會分解出磷化氫,常在夜間田野中自燃,發生青綠色的光焰,古稱“青燐”。俗稱鬼火。 明 夏完淳 《哭吳都督》詩之五:“白草荒春月,青燐大澤煙。” 清 顧炎武 《萊州》詩:“郊壘青燐出,城陴白骨枯。” 茅盾 《子夜》一:“向西望,叫人猛一驚的,是高高地裝在一所洋房頂上而且異常龐大的霓虹電管廣告,射出火一樣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綠焰。”
(2).喻指死者。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監禁》:“如此則深淺異監,罪犯之輕重有別;新舊互管,牢頭之積弊可除。庶青燐怨氣,不亦漸少哉。” 柳亞子 《詠史》之二:“可憐半壁東南劫,十萬青燐帶血飛。”
遍野
布滿原野,形容很多
漫山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