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作·其一原文
紅稀綠暗鎮相催,赤帝傳宣整轡來。
九十縱無一日曠,脩蛇赴壑豈能回。
詩詞問答
問:三月晦日作·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三月晦日作·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三月晦日作·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五
2. 今年三春月俱有晦日故云
參考注釋
赤帝
(1).即 炎帝 神農氏 。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以 神農 為 赤帝 。”
(2).指 神農氏 一系的帝王。《逸周書·嘗麥》:“ 蚩尤 乃逐帝,爭於 涿鹿 之河,九隅無遺, 赤帝 大懾,乃説於 黃帝 ,執 蚩尤 ,殺之於 中冀 。” 朱右曾 校釋:“ 赤帝 , 神農 之後帝 榆罔 。”
(3).即 祝融氏 。後世以為火神。《淮南子·時則訓》:“南方之極…… 赤帝 祝融 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後漢書·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 赤帝 祝融 。”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九:“ 赤帝 躍火龍,炎官控朱鳥。” 宋 羅泌 《路史·前紀八·祝誦氏》:“﹝ 祝融氏 ﹞以火施化,號 赤帝 。”
(4).“赤帝子”的簡稱。《漢書·王莽傳上》:“ 赤帝 漢氏 高皇帝 之靈,承天命,傳國金策之書,予甚祗畏。” 唐 鮑溶 《沛中懷古》詩:“煙蕪 歌風臺 ,此是 赤帝 鄉。” 胡韞玉 《龍飛》詩:“龍飛已卜黃天立,蛇斬先知 赤帝 成。”參見“ 赤帝子 ”。
(5).見“ 赤熛怒 ”。
傳宣
(1).傳達宣布。《後漢書·公孫瓚傳》:“令婦人習為大言聲,使聞數百步,以傳宣教令。”《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使臣傳宣取物,承前止是口傳詔令,別無憑由,致因緣盜取錢物。”
(2).指宣傳。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三章:“再增乎此,則地太遠,人太多,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則合眾難。”
(3).傳令宣召。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正月十四日,上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宣和遺事》後集:“ 粘罕 使人白帝曰:‘此北國皇后弟也,傳宣至此,催促陛下議諭事。’”《三俠五義》第十七回:“有勞夫人,傳宣官差完了。”
(4).猶傳揚。 明 邵璨 《香囊記·褒封》:“億兆騰歡,四海傳宣。” 郭沫若 《集外·不滅的光輝》:“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但這精神的真諦,不就是‘不妥協’的三個字嗎?”
(5).傳達號令的官吏。《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今請下入內侍省置傳宣契約司,專差內臣一員主之。”《說岳全傳》第五七回:“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忙與傳宣説知。”
整轡
謂駕車。 三國 魏 禰衡 《鸚鵡賦》:“ 少昊 司辰, 蓐收 整轡。”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整轡高衢,驤首天路。”
九十
(1).泛指多數。《詩·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鄭玄 箋:“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詩·小雅·無羊》:“九十其犉。” 鄭玄 箋:“今乃犉者九十頭,言其多矣。”
(2).指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唐 皮日休 《魯望以花翁之什見招因次韻酬之》:“九十攜鋤傴僂翁,小園幽事盡能通。”
(3).謂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陳陶 《春歸去》詩:“九十春光在何處,古人今人留不住。” 陳世宜 《得天梅書卻寄》詩:“九十春光一夢醒,江南無數亂峯青。”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眥睚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一日於驢上。——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一天,一晝夜
一日之內。——唐·杜牧《阿房宮賦》
常如一日。——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奉一日歡。——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脩蛇
長蛇;大蛇。《淮南子·本經訓》:“逮至 堯 之時,十日竝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脩蛇皆為民害。” 高誘 註:“脩蛇,大蛇,吞象三年而出其骨之類。”
豈能
怎能;哪能
我豈能反對?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