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拈來應示飲光儔,微笑匪欣亦匪愁。
空色色空都置卻,憂憂笑笑且隨流。
詩詞問答
問:《題鄒一桂聯芳譜即用其韻·含笑·其五·忘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八十五
參考注釋
飲光
佛教羅漢名。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四:“ 飲光部 ,梵言‘迦葉波’。迦葉,此雲光;波,此雲飲。今依此間語,名 飲光 。有二義:一、 迦葉波 是上古仙人,此人身有光明,能飲諸光,令不復現。此羅漢是彼種,故因以名焉。二、此阿羅漢身作金色,常有光明,以閻浮檀金為人,並此羅漢身光飲金人光不復現,故名‘飲光’。” 宋 秦觀 《乾明開堂疏》:“竊以離塵求覺,已乖調御之心,即幻見真,方契 飲光 之望。”按,此謂修成羅漢。
微笑
(1) 略有笑容
用微笑掩飾他的窘迫
(2) 不明顯的、不出聲的笑
甜密的微笑
色空
(1).佛教語。“色”與“空”的並稱。謂物質的形相及其虛幻的本性。 唐 王維 《謁璇上人》詩序:“色空無礙,不物物也;嘿語無際,不言言也。” 清 吳偉業 《清涼山贊佛詩》:“色空兩不住,收拾宗風裡。” 靳榮藩 註:“《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2).佛教語。“色即是空”的略語。謂一切事物皆由因緣所生,虛幻不實。 唐 白居易 《感悟妄緣題如上人壁》詩:“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彼此皆兒戲,須臾即色空。” 明 高濂 《玉簪記·投庵》:“皈依法,願悟著頑空與色空。”
憂憂
憂愁貌。《楚辭·九章·抽思》:“數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懮懮。” 王逸 註:“懮,痛貌也。” 洪興祖 補註:“懮,音憂。”
笑笑
花盛開貌。 唐 包融 《賦得岸花臨水發》:“笑笑傍溪花,叢叢逐岸斜。”
隨流
(1).應和合拍。《文選·宋玉<高唐賦>》:“當年遨遊,更唱迭和,赴曲隨流。” 李善 註:“鳥之哀鳴,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隨流者,隨鳥類而成曲也。”
(2).隨著江水流到之處。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隨流而攘,風之所被,罔不披靡。”
(3).順應潮流。 唐 薛逢 《酬牛秀才登樓見示》:“年光同過隙,人事且隨流。” 清 曹寅 《東城泛舟至齋僧館誦愚山先生榮園句和雪坪來韻》:“即賞感前修,隨流問時派。”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無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獨其形質亡耳。浩浩然隨流平進,而不攓撅於升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