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三

作者:張仲深 朝代:元代

原文

登高曠玄覽,寓目銷我愁。

峰巒滴朝潤,蕭條氣含秋。

客邊得佳節,慮靜境亦幽。

況乃歲稔登,遺禾彌道周。

糟床注新釀,已免沽挈憂。

幸此足斟酌,好景庶可酬。

豈知故園月,今夕在茲樓。

一笑欲忘言,歲月何悠悠。

詩詞問答

問:《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三》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尤韻

參考注釋

高曠

(1) 高遠空曠

(2) 深遠,超逸

玄覽

(1).遠見;深察。 漢 張衡 《東京賦》:“睿哲玄覽,都茲 洛宮 。” 晉 陸機 《文賦》:“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舊唐書·褚亮傳》:“ 高祖 文皇帝 睿哲玄覽,神武應期,撥亂返正,遠肅邇安。”

(2).遠望;遠眺。 唐 崔湜 《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名山何壯哉,玄覽一徘徊。” 唐 徐彥伯 《奉和幸新豐溫泉宮應制》:“何如黑帝月,玄覽白雲鄉。”

(3).猶玄鏡。指人的內心。《老子》:“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高亨 正詁:“覽鑑古通用。玄者形而上也,鑒者鏡也。玄鑒者,內心之光明,為形而上之鏡,能照察事物,故謂之玄鑒。”

寓目

看一下,過目

請與君之士戲,君憑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這些情況我都大概寓目

峰巒

連綿的山峰

峰巒起伏

峰巒重疊

蕭條

經濟成長退縮

經濟蕭條

客邊

(1).猶客中。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 東坡 雲]小官今日薄酒一杯,特來還敬。[正末雲]大人,客邊何勞如此?”《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小生客邊得遇芳容,三生有幸。” 明 戴冠 《題姚少師畫竹》詩:“客邊偶寫龍孫譜,忘卻 江 南有此君。”《紅樓夢》第二六回:“﹝ 黛玉 ﹞又回思一番:‘雖説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

(2).猶言客人或外地人。 張天翼 《譚九先生的工作》:“民教館那幾位並不是我們鎮上的,他們只是個客邊,怎么倒要他們來作主呢?”

佳節

美好的節日

每逢佳節倍思親

靜境

(1).靜謐的環境、意境。 唐 白居易 《秋池》詩之一:“靜境多獨得,幽懷竟誰知?”

(2).猶靜域。 元 郝經 《游靈岩寺》詩:“靜境求初心,滯慮驅萬端。”

(3).靜態,靜止的境界。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二:“繪畫只能表現靜境,而文章兼能表現動境。”

況乃

亦作“況乃”。亦作“況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赤石進帆海》詩:“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唐 杜甫 《江邊星月》詩之一:“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凝。” 唐 元稹 《和樂天秋題曲江》:“況乃江楓夕,和君《秋興》詩。”

(2).何況;況且;而且。《後漢書·王符傳》:“以罪犯人,必加誅罰,況乃犯天,得無咎乎?”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臨海嶠初發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茲情已分慮,況廼協悲端。” 宋 王安石 《酬沖卿月晦夜有感》詩:“夜雲不見天,況乃星與月。”

歲稔

年成豐熟。 唐 白居易 《泛渭賦》序:“上樂時和歲稔,萬物得其宜。”《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蓋逢歲稔,共樂時康。”《宋史·食貨志上三》:“﹝ 紹興 ﹞十三年, 荊湖 歲稔。米斗六七錢,乃就糴以寬 江 、 浙 之民。”

遺禾

遺穗;遺秉。 元 袁桷 《送馬伯庸御使奉使河西》詩:“沙場有凍骨,野畝無遺禾。”

道周

(1).路旁。《詩·唐風·有杕之杜》:“有杕之杜,生於道周。” 毛 傳:“周,曲也。” 南朝 齊 謝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蔭道周。” 宋 夏竦 《賀舒州李相公啟》:“欽聞朝渙,不獲拜伏車下,奔走道周。” 明 高啟 《送李用和提舉》詩:“名藩多英豪,光彩溢道周。”

(2).以某種道理普遍地教化之。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道周百億,化起大千。”《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九·陳太廟舞辭武德舞》:“道周經緯,功格玄祇。” 唐 張九齡 《龍池聖德頌》序:“道周萬物者其神充,功濟生人者其祥大。”

糟床

亦作“ 糟床 ”。榨酒的器具。 唐 杜甫 《羌村》詩之二:“賴知禾黍收,已覺糟牀注。” 宋 楊萬里 《過三衢徐載叔採菊載酒秉燭夜酌走筆》詩:“試問糟牀與簷溜,雨聲何似酒聲多。” 清 陳維崧 《好事近·食蟹憶南耕》詞:“更聽糟床細注,賞半窗晴碧。”

新釀

新釀造的酒。 前蜀 韋莊 《對雨獨酌》詩:“榴花新釀緑於苔,對雨閒傾滿滿杯。”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壯懷消盡便成衰,新釀三年即舊醅。” 龐樹柏 《偕陳伯弢丈游破山寺三峰寺》詩:“松間午飯香,瓮頭新釀熟。”

斟酌

(1) 反覆考慮以後決定取捨

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盞里倒酒供飲用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獨自斟酌

好景

(1).美好的景色。 前蜀 魏承班 《木蘭花》詞:“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 宋 柳永 《雨霖鈴》詞:“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五:“對許多好景,觸目是斷腸詩。” 元 劉秉忠 《寄友人》詩:“好景與時渾易過,可人和月只難圓。”

(2).好的景況。如:好景不常。

知故

舊交好友。《後漢書·獨行傳·劉翊》:“﹝ 翊 ﹞又逢知故困餒於路,不忍委去,因殺所駕牛,以救其乏。”《三國志·魏志·管寧傳》:“初, 寧 妻先卒,知故勸更娶。”《魏書·元熙傳》:“及 熙 將死,復與知故書。”

巧智詐偽。《莊子·刻意》:“去知與故,循天之理。” 王先謙 集解:“《管子·心術篇》:‘去智與故’,此用其語。”《文子·十守》:“休精神,去知故,無好無憎,是謂大通。”《淮南子·主術訓》:“木擊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知故不載焉。” 高誘 註:“言木石無巧詐,故不怨也。”

今夕

今晚;當晚。 晉 左思 《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 郭沫若 《落葉》:“風雨瀟瀟著的今夕。”

忘言

(1).謂心中領會其意,不須用言語來說明。語本《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國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隱士,鬚髮皆皓然,策杖從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陳師道 《次韻德麟植檜》:“蕭蕭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慚搜句百無功。”

(2).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於心的友誼。《晉書·山濤傳》:“後遇 阮籍 ,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韓愈 《祭薛中丞文》:“況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須言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言事·抗疏中輟》:“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權奸已敗,即往事果真,亦當忘言,此等追敘,似乎蛇足。”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詩詞推薦

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三原文_越上九日感懷七首呈韓明善先生·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