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

作者:胡晉 朝代:元代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

東家生騎驄鬣綠,畫革障泥紅軟褥。

郎君倜儻許借乘,過都捷足愁人簇。

吟鞭快意忽駿奔,辟易兒童驚欲哭。

兩蹄凸出首昂烏,奮迅欲將飛電逐。

鼻尖熾火耳生風,目眩青山那暇矚。

竦身春浪透桃花,不學謫仙山倒玉。

笑聽溪禽脫褲聲,縶維今夕留空谷。

誇豪試險皆爾為,款段安行宜我獨。

詩詞問答

問: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作者是誰?答:胡晉
問: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胡晉的名句有哪些?答:胡晉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三

參考注釋

家生

(1) 〈方〉∶家具;居室用品;器物

(2) 家庭的生活

(3) 家生子

畫革

在皮革上書寫。《史記·大宛列傳》:“﹝ 安息 ﹞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畫革旁行以為書記。” 司馬貞 索隱引 顏師古 曰:“革,皮之不柔者。”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又西逕 安息 南,城臨 嬀水 ,地方數千里,最大國也。有商賈車船行旁國,畫革旁行為書記也。”

障泥

垂於馬腹兩側,用於遮擋塵土的東西。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術解》:“ 王武子 善解馬性。嘗乘一馬,箸連錢障泥,前有水,終日不肯渡。 王 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徑渡。” 唐 李白 《紫騮馬》詩:“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脂香玉黛約裙衩,障泥油壁停梳掠。”

郎君

(1) 妻對夫的稱呼

(2) 對官吏、富家子弟的通稱

(3) 對年輕男子的尊稱

若擒住這披髮郎君回帳中去快樂,煞勝似郎主分茅裂土。——《禪真後記》

(4) 稱嫖客

我是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浪子班頭。——元· 關漢卿《南呂一枝花》

(5) 岳父稱女婿

休怪咱波女婿郎君。——元·佚名《村樂堂》

倜儻

(1) 灑脫;不拘束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司馬遷《報任安書》

(2) 非常,特別

諸仁者於此見得倜儻分明。——《五燈會元》

過都

明 時豪強地主瞞田逃稅的一種方法。 明 周聖楷 《張文忠公傳》:“歲久滋偽,弊孔百出,有所謂飛詭者,影射者,養號者,掛虛者,過都者,受獻者,久久相沿。”

捷足

(1).腳步快。謂行動迅速。《前漢書平話》卷中:“ 秦 朝失其天下,天下共逐,高材捷足者先得之。”《野獲編補遺·刑部·戊戌謗書》引 明 朱東吉 《<閨鑒圖說>跋》:“昔 呂 欲得銓部以行道,誠恐 繡水 捷足,勢迫無奈,遂諾鯫生之計。” 龔爾位 《懷人》詩:“ 蜀 道不辭險,捷足馳驊騮。”

(2).指行動迅速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一旦神京失守,看中原逐鹿交走。捷足爭先,拜相與封侯,憑著這擁立功大權歸手。”

(3).善於行路的差役。《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作 福州 家書一封,編第六號,交 邵武 捷足帶 閩 。”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騙子》:“中丞狐疑莫解,使捷足入都探之,始知前者入騙子手矣。”

愁人

(1).令人發愁。《楚辭·九歌·大司命》:“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

(2).心懷憂愁的人。 晉 傅玄 《雜詩》:“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宋 張先 《酒泉子》詞:“亭柳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清 納蘭性德 《滿江紅》詞之三:“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一篇:“酒是只有增長愁人的憤懣。”

吟鞭

詩人的馬鞭。多以形容行吟的詩人。 宋 陳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詞:“賣花聲斷 藍橋 暮,記吟鞭醉帽曾經處。” 元 薩都剌 《九日登石頭城》詩:“九日吟鞭住 石頭 ,翠微高處倚晴秋。”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蘇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羸馬未須愁遠道,桃花紅欲上吟鞭。”

快意

心情舒暢;稱心如意

微風吹來,感到十分快意

駿奔

亦作“ 駿犇 ”。急速奔走。《後漢書·章帝紀》:“駿奔郊畤,鹹來助祭。”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對進今上箋》:“是以玉馬駿犇,表 微子 之雲;金版出地,告 龍逢 之怨。” 唐 韓愈 《郴州祈雨》詩:“旱氣期銷盪,陰官想駿奔。” 清 顧炎武 《再謁天壽山陵》詩:“臣子分則同,駿奔誰供職。”

辟易

(1).退避;避開。《史記·項羽本紀》:“是時, 赤泉侯 為騎將;追 項王 , 項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馬俱驚,辟易數里。” 張守節 正義:“言人馬俱驚,開張易舊處,乃至數里。” 唐 顧況 《從軍行》之一:“怒目時一呼,萬騎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餘話》卷一:“ 瓘 指劍以示曰:‘ 瓘 雖識大王,但此物不識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趙翼 《古州諸葛營》詩:“想是擒縱聲威在,一時羣蠻盡辟易。” 魯迅 《彷徨·長明燈》:“他兩眼更發出閃閃的光來,釘一般看定 闊亭 的眼,使 闊亭 的眼光趕緊辟易了。”

(2).指屏退;擊退。《北史·序傳·李曉》:“行至 成皋 ,為 滎陽 令 天水 閻信 所疑,辟易左右,謂 曉 曰:‘觀君儀貌,豈是常倫?’”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一:“聞有賊,奮臂前驅,十數人輒辟易千人。”

(3).引申為消失。 宋 司馬光 《朝雞贈王樂道》詩:“一聲高舉耳目醒,四遠羣陰俱辟易。”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有頃,大雨傾注,氛霧辟易。” 宋 文天祥 《正氣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4).狂疾。《國語·吳語》:“ 員 不忍稱疾辟易,以見王之親為 越 之擒也。 員 請先死。” 韋昭 註:“辟易,狂疾。”

(5).拜服;傾倒。 唐 杜甫 《夜聽許十一誦詩愛而有作》詩:“誦詩渾游衍,四座皆辟易。” 清 董樵 《劉旅皇半剌》詩:“大雅既淪喪,吾子敦詩書。作者皆辟易,嘆君 楊 馬 餘。” 清 王晫 《今世說·捷悟》:“每雄談,四座為辟易。”

(6).謂解凍。《呂氏春秋·上農》:“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糞。” 陳奇猷 校釋:“‘辟易’係古人恆言。《史記·項羽本紀》云:‘ 赤泉侯 為騎將,追 項王 , 項王 瞋目叱之, 赤泉侯 人馬俱驚,辟易數里’。正義云:‘言人馬俱驚,開張易舊處,乃至數里。’是‘辟易’者,其地原為人或物所佔據而後避開之義。此文既是説耕稼,則田地辟易是相對於田地固凍而言,故辟易即是解凍。”

兒童

年紀小於少年的幼孩

兒童相見不相識。——唐· 賀知章《回鄉偶書》

凸出

(1).高出;高起。《大乘成業論》:“見四面等,便起方覺;見諸面滿,便起圓覺;見中凸出,便起高覺,見中坳凹,便起下覺。”

(2).超出一般地顯露出來。 洪深 《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六:“因此,任何方法,凡是可以使得某些字音顯明凸出,有效地強制聽眾多費心力去聽聆、留意與保持印象的,都可用來強調。”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對比他地位低的人就更用不著說,他的脾氣會使他的地位特別的凸出,倒好象他天生的應當是太子或皇帝似的。”

奮迅

(1).形容鳥飛或獸跑迅疾而有氣勢。《爾雅·釋畜》“絶有力,奮” 晉 郭璞 註:“諸物有氣力多者,無不健自奮迅,故皆以名雲。”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三:“馬即能起,奮迅嘶鳴,飲食如常。” 唐 劉禹錫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詩:“猜鷹屢奮迅,驚麏時跼跳。”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乾馬》:“龍膺豹股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 趙朴初 《壽陽曲·錫蘭紀游》:“ 僧伽羅 奮迅獅兒多健武,卻別有一股媚嫵。”

(2).精神振奮,行動迅速。《後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雲之時,奮迅拔起,期月之間兄弟稱王。” 唐 王維 《老將行》:“ 漢 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金 元好問 《入濟源寓舍》詩:“奮迅舊嫌扶老杖,龍鍾今屬負暄牆。” 陳毅 《雪夜行軍》詩:“衝破黑夜,奮迅行軍。”

(3).振起。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奮迅 宛 葉 。”《晉書·謝安傳》:“繕甲俟會,思更奮迅。”《明史·袁崇煥傳》:“顧勇猛圖敵,敵必讎;奮迅立功,眾必忌。”

飛電

(1).閃電。 晉 潘岳 《螢火賦》:“熲若飛電之宵逝,彗似移星之雲流。” 唐 劉長卿 《宿侯尊師草堂》詩:“一從換仙骨,萬里乘飛電。” 明 劉基 《書蘇伯修御史斷獄記後》:“陰風鳴條,飛電爍目。” 馬君武 《從軍行》:“北狄寇邊群,飛電羽書急。”

(2).馬名。 宋 蘇軾 《申王畫馬圖》詩:“當時不獨玉花驄,飛電流雲絶瀟灑。”《三國演義》第二十回:“ 曹操 騎爪黃飛電馬,引十萬之眾,與天子獵於 許田 。”

鼻尖

鼻子末端最突出的部分,也叫鼻子尖兒

熾火

(1).烈火。 晉 陶潛 《搜神後記》卷七:“ 王 至家,熾火焚之,後寂然無復聲。”《法苑珠林》卷一一一:“復更前進,見一白象,熾火燒身,苦不異前。”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里俗遇人病篤時,私剪其著體衣襟一片,熾火焚之。其灰有白文,斑駁如篆籀者,則必死。”

(2).燃點燈燭。 清 洪亮吉 《十九日綺春園觀燈即席應教》詩:“三更熾火列帳旁,酒人鬭酒嫌酒涼。”

生風

(1) 颳風

(2) 挑起事端

無故生風

目眩

失去清晰視覺;視覺變得模糊,尤指看太亮日光時的眼花

燈光強烈,令人目眩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竦身

聳身,縱身向上跳。竦,通“ 聳 ”。《淮南子·道應訓》:“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雲中。” 唐 王維 《贈東嶽焦鍊師》詩:“竦身空里語,明目夜中書。” 魯迅 《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記念》:“我很想藉此算是竦身一搖,將悲哀擺脫,給自己輕鬆一下。”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不學

(1).不學習;不求學。《論語·季氏》:“不學《詩》,無以言。”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誠知不學之弊,碩儒之貴。”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蓋以不學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後,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後,其疏淺不學,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遊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之資,聖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

謫仙

亦作“ 謫僊 ”。1.謫居世間的仙人。常用以稱譽才學優異的人。《南齊書·高逸傳·杜京產》:“ 永明 中 會稽 鐘山 有人姓 蔡 ,不知名。山中養鼠數十頭,呼來即來,遣去便去。言語狂易。時謂之‘謫仙’。” 唐 李白 《玉壺吟》:“世人不識 東方朔 ,大隱 金門 是謫仙。”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吳彩鸞所寫之書》:“ 吳彩鸞 ,世傳謫仙也。”

(2).專指 李白 。 唐 孟棨 《本事詩·高逸》:“ 李太白 初自 蜀 至京師,舍於逆旅。 賀監 知章 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 唐 韓愈 《石鼓歌》:“ 少陵 無人 謫僊 死,才薄將奈石鼓何!”一本作“ 謫仙 ”。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李太白》:“故 李謫仙 《吹笛》詩:‘ 黃鶴樓 中吹玉笛, 江城 五月《落梅花》。’”

(3).借指被謫降的官吏。 唐 劉禹錫 《寄唐州楊八歸厚》詩:“謫仙年月今應滿,戇諫聲名眾所知。”

見“ 謫仙 ”。

縶維

(1).語出《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謂絆馬足、系馬韁,示留客之意。後以“縶維”指挽留人才。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既惠之以首領,復引之以縶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外示縶維而實以乖間之。” 清 顧炎武 《贈萬舉人壽祺》詩:“時危見縶維,忠義性無枉;翻然一辭去,割髮變容象。”

(2).拴馬的繩索。引申指束縛。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乃求千里之跡於縶維之駿,責匠世之勛於劇碎之賢,謂之不惑,吾不信也。” 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縱我生羽翼,網羅生縶維。” 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聞聲自決驟,那復受縶維。” 清 唐孫華 《送同年鄭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詩:“獨我類縶維,衰親更誰傍。”

今夕

今晚;當晚。 晉 左思 《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 郭沫若 《落葉》:“風雨瀟瀟著的今夕。”

留空

書寫物或印刷品的詞間或行間空白

款段

(1).馬行遲緩貌。《後漢書·馬援傳》:“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斯可矣。” 李賢 註:“款,猶緩也,言形段遲緩也。” 唐 康駢 《劇談錄·續坤蹶馬》:“馬之骨相甚奇,然步驟多蹶,雖制以銜勒,加之鞭策,而款段之性,竟莫能改。” 清 顧炎武 《酬李子德二十四韻》:“自言安款段,何意辱千旟。”

(2).借指馬。 唐 劉灣 《對雨愁悶寄錢大郎中》詩:“龍鍾驅款段,到處倍思君。” 宋 王安石 《再用前韻寄蔡天啟》:“蕭晨秣款段,歸騎得追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仙》:“偶在途中,遇女郎騎款段,老僕鞚之,摩肩過。”

安行

(1).徐行,緩行。《詩·小雅·何人斯》:“爾之安行,亦不遑舍。” 馬瑞辰 通釋:“安行對疾行言,即緩行。”《後漢書·崔駰傳》:“縶余馬以安行,俟性命之所存。” 李賢 註:“安行,不賓士也。”

(2).謂發於本願,從容不迫地實行。語本《禮記·中庸》:“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宋 陳亮 《勉強行道大有功》:“彼皆大聖人,安行利行何所不可,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間而若此其切哉!” 明 方孝孺 《贈周履素序》:“古之君子,出環堵之室,而任天下之重,順運安行,不動氣貌者,所學皆可用而未嘗為無用學也。” 清 鄭燮 《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讀《易》至韋編三絶,不知繙閲過幾千百遍來,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雖生知安行之聖,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

詩詞推薦

  • 高宗皇帝輓詞二首

    周必大宋代〕太極乾元父,清都大帝宮。宴酣忘御駿,仙去任遺弓。音遏思堯顙,旻號泣舜瞳。孤臣台閣舊,淚血灑春風。
  • 玉照堂觀梅二首

    張鎡宋代〕未辦當春句法工,坐來花下泥春風。山高水遠須人領,玉潔珠光喜日烘。越女信知天下白,屈平那是澤邊窮。明朝
  • 蔣叔行輓辭

    王柏宋代〕萬山蟠兮有宅一區,吁嗟吉士兮心古而色愉。平生激烈兮談忠義之事,求師教子兮必有道之儒。流德誼兮鼎鼎,浸
  • 望蓬萊

    王哲元代〕修練事,子細好鋪陳。外做四肢安樂法,內觀五臟倒顛因。便是得全真。堅守定,營殼要申申。二氣合和開本性,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初夏病中

    錢易宋代〕抱病經清暑,空庭掃紫苔。花籬妨蝶過,桐井引禽來。徒有文園渴,更有漳浦才。可憐余滯骨,無復動心灰。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雨坐

    仇遠宋代〕梅霖寒似麥秋天,風葛淒淒未脫綿。金彈落地盧橘熟,紅裙委地石榴鮮。汨羅遺恨空千載,瀨水閒居尚一年。蒲酒
  • 謁子真祠

    王遂宋代〕漢朝容默獨危言,吳市逃名恥自全。千古無人知此意,浪將姓字作梅仙。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釋楚巒宋代〕臨水鶴窺行道影,隔雲僧認讀書聲。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學士奉使高麗二首

    蘇轍宋代〕東夷從古慕中華,萬里梯航今一家。夜靜雙星先渡海,風高八月自還槎。魚龍定亦知忠信,象譯何勞較齒牙。屈指
  • 開先漱玉亭

    蘇軾宋代〕高岩下赤日,深谷來悲風。擘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亂沫散霜雪,古潭搖清空。余流滑無聲,快瀉雙石谼。我來
  • 南浦

    韓偓唐代〕月若半環雲若吐,高樓簾卷當南浦。應是石城艇子來,兩槳咿啞過花塢。正值連宵酒未醒,不宜此際兼微雨。直教
  • 詠史下王導

    陳普宋代〕萬里涼州道李雄,幾重遼海到江東。天台更充金陵去,端有何顏見北風。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聞河南得雨

    乾隆清代〕三輔春望霖,宵衣勞靡已。頗聞鄭有麥,二釜庶可恃。夏初膏澤沾,禾黍芃芃起。乃復接封章,謂缺灌田水。增我
  • 餞理伯容調江西憲掾

    陳植(中山)元代〕五阨春官第,重登憲府新。人皆形跡避,君獨肺肝真。日飲瓢惟水,風行彗掃塵。明朝江右客,秋色滿湖濱。
  • 游鳳林寺西嶺

    孟浩然唐代〕共喜年華好,來游水石間。煙容開遠樹,春色滿幽山。壺酒朋情洽,琴歌野興閒。莫愁歸路暝,招月伴人還。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暮春魯氏坐上次胡邦衡韻)

    周必大宋代〕三月群賢畢集,二天五馬生光。傳觴擊鼓底匆忙。畫鷁將飛江上。魯國方虛兩社,齊人要復侵疆。延英引對上東廊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含鄱嶺至太乙峰

    方文清代〕侵晨獨出含鄱口,千里鄱湖一嶺函。但使短藤窮碧獻 ,何妨細雨濕青衫。林中黯淡高低樹,霧裡微茫上下帆。不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宋夫人輓詞

    黃庭堅宋代〕往歲塗宮暗碧紗,傾城出祖路人嗟。松柟峰下遷華寢,雪月光中咽曉笳。有子今為二千石,同州才數兩三家。兒孫
  • 五月二十三日甲子交六月節稍晴三四五復大雨

    方回宋代〕每日看天色,今年厭雨聲。重新六甲換,喜得一朝晴。疲卒淹窮谷,饑民守壞城。竹深荷淨處,猶憶舊承平。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
  • 飲馬長城窟行

    曹勛宋代〕漢馬飲長城,匈奴空塞北。東胡與烏丸,先驅出絕哉。月氏合康居,受詔發疎勒。右校羅天山,左山林胡國。嫖姚
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原文_和子仁弟韻解墜馬之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