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滄浪濯足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唐寅滄浪濯足圖原文

不繫舟浮萬頃淪,何妨濯足坐船唇。

天空水闊渾無伴,應是三閭問罷人。

詩詞問答

問:唐寅滄浪濯足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唐寅滄浪濯足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唐寅滄浪濯足圖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六

參考注釋

不繫舟

(1).比喻自由而無所牽掛。《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游,汎若不繫之舟,虛而敖游者也。” 唐 白居易 《適意》詩之一:“豈無平生志,拘牽不自由。一朝歸 渭 上,泛如不繫舟。” 宋 張孝祥 《浣溪沙》詞:“已是人間不繫舟,此心元自不驚鷗,臥看駭浪與天浮。”

(2).比喻漂泊無定。 唐 李白 《寄崔侍御》詩:“ 宛溪 霜夜聽猿愁,去國長如不繫舟。” 唐 白居易 《想東遊五十韻》:“去去無程客,行行不繫舟。”

萬頃

(1).百萬畝。百畝為一頃。《管子·揆度》:“百乘為耕,田萬頃為戶。”

(2).常用以形容面積廣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淵然萬頃,直上千仞。” 宋 楊萬里 《過金沙洋望小海》詩:“須臾滿眼賈胡舩,萬頃一碧波黏天。”《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但願父作公卿,子作狀元,給我掙下萬頃莊田。” 艾青 《在浪尖上》詩:“你在萬里晴空下,寧靜地注視著萬頃波濤。”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濯足

語出《孟子·離婁上》:“ 滄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 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本謂洗去腳污。後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塵,保持高潔。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退不終否,進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泛湘江》詞:“濯足夜灘急,晞髮北風涼。”

天空

地球周圍的廣大空間

應是

(1).料想是;應當是。 唐 李白 《清平樂》詞:“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宋 蘇軾 《卜運算元·感舊》詞:“莫惜尊前仔細看,應是容顏老。” 明 劉基 《題宋子章效米元暉山水圖》詩:“應是前後身,神會造化跡。”《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據此一説,自然應是父親更重。”

(2).凡是,所有。

三閭

指 屈原 。《後漢書·孔融傳》:“忠非 三閭 ,智非 鼂錯 ,竊位為過,免罪為幸。” 李賢 註:“即 屈原 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 、 屈 、 景 ,故曰‘三閭’。”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故 夷 、 皓 有安歸之嘆, 三閭 發已矣之哀。”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泛湘江》詞:“喚起九歌忠憤,拂拭 三閭 文字,還與日爭光。” 清 黃遵憲 《將應順天試仍用前韻呈靄人樵野丈》:“轍亂旗翻屢敗車,行吟憔悴比 三閭 。”

罷人

疲睏的人。 唐 杜甫 《宿花石戍》詩:“罷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是以商賈大族乘時射利者,日以富豪;田壠罷人望歲勤力者,日以貧困。”

詩詞推薦

唐寅滄浪濯足圖原文_唐寅滄浪濯足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