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瀑口號二首·其二原文
詠荷遲矣瀑尤遲,餘月飛光瞥眼斯。
倩爾洗將愁意盡,泠然者卻付無知。
詩詞問答
問:觀瀑口號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觀瀑口號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觀瀑口號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九十九
2. 往歲駐蹕山莊作詠荷觀瀑詩多在六月望前今歲以六月內雨澤愆期荷既遜往年而瀑亦弗如是以詠荷詩尚惜其旱而觀瀑則以廿九日得透雨之後更較遲矣
參考注釋
飛光
(1).飛逝的光陰。 南朝 梁 沉約 《宿東園》詩:“飛光忽我遒,豈止歲雲暮。” 宋 曾鞏 《移守江西先寄潘延之節推》詩:“南北相望十八年,俯仰飛光如轉燭。” 清 張雲錦 《玉燭新·和南台徐丈雪夜藝舫韻》詞:“才轉眼春暖冬寒,飛光去來何驟。” 魯迅 《集外集拾遺·<秋夜有感>詩》:“綺羅幕後送飛光,柏栗叢邊作道場。”
(2).猶耀光。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
瞥眼
轉眼,極言時間之短;忽然,迅速地
泠然
(1).輕妙貌。《莊子·逍遙遊》:“夫 列子 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郭象 註:“泠然,輕妙之貌。” 宋 陳師道 《和和叟第課還自都下》:“青雲直上馬如龍,來往泠然若御風。” 清 趙執信 《彭蠡湖》詩:“泠然乘風游,託身任毫毛。”
(2).寒涼貌;清涼貌。《太平廣記》卷八二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李子牟》:“叟乃授之微弄,座客心骨泠然。” 清 秋瑾 《黃海舟中感懷》詩之二:“天風吹面泠然過,十萬煙雲眼底收。”
(3).形容清越激揚的聲音。《晉書·裴楷傳》:“ 綽 子 遐 ,善言玄理,音辭清暢,泠然若琴瑟。”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異事》:“﹝古鏡﹞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 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之四:“泠然時一鳴,故向人飛舞。”
無知
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年幼無知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觀瀑口號二首·其二原文_觀瀑口號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