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郊行宮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煙郊行宮作原文

東路行宮斯最古,自京駐蹕此開程。

庭松已入畫圖格,階草慣經枯菀評。

六十七春秋瞥眼,寡鰥獨黎庶關情。

孜孜不敢初心負,皇祖恩深終始盟。

詩詞問答

問:煙郊行宮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煙郊行宮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煙郊行宮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三

2. 松古方入畫格

參考注釋

東路

(1).猶東方,東部地區。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初刻拍案驚奇》卷八:“那些嘍囉聽得是東路聲音,便問道:‘你是那裡人?’ 陳大郎 戰兢兢道:‘小人是 蘇州 人。’”

(2).通往東方的道路。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汎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南朝 宋 顏延之 《還至梁城作》詩:“振策睠東路,傾側不及羣。”

行宮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

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登泰山記》

駐蹕

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暫停小住

一昨駐蹕金墉,備嘗遊覽。——《周書·宣帝紀》

畫圖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慣經

習慣,慣常所經歷的。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閨怨》套曲:“偏今宵是怎生,乍別離不慣經。” 明 張四維 《雙烈記·歸省》:“諸凡那慣經,況戰丁,萬一摧殘事怎撐。”

枯菀

謂生死。菀,榮,指生。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韻蘭》:“ 韻蘭 者,京師春臺部中名旦也……孝廉某君,極眷戀之。形相色授,頗見妒於同儕,而捉月盟言,誓同枯菀。”

十七

十分之七。《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郭象 註:“世之所重,則十言而七見信。” 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以今賦入之數十七為經費,而儲其三以備水旱非常。”

春秋

(1) 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詩·魯頌·閟宮》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2) 年齡

(3) 我國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國各諸侯國爭霸的時代

(4) 史書名。儒家經典之一,相傳孔子根據魯國的編年史修訂而成

本之《春秋》以求其斷。——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瞥眼

轉眼,極言時間之短;忽然,迅速地

黎庶

眾民,民眾

關情

(1).掩飾感情。 唐 張鷟 《遊仙窟》:“琵琶入手,未彈中間,僕乃詠曰:‘心虛不可測,眼細強關情;迴身已入抱,不見有嬌聲。’”

(2).動心,牽動情懷。 唐 陸龜蒙 《又酬襲美次韻》:“酒香偏入夢,花落又關情。” 元 關漢卿 《金線池》楔子:“語若流鶯聲似燕,丹青,燕語鶯聲怎畫成?難道不關情。” 郁達夫 《題淡然手冊》詩:“風雨雞鳴夜五更,浮雲聚散總關情。”

(3).謂對人或事物注意、重視。 唐 崔峒 《送蘇修游上饒》詩:“世事關情少,漁家寄宿多。” 明 劉基 《鷓鴣天·冬暖》詞:“塵勞事,莫關情,清風皓月共忘形。”《再生緣》第十四回:“君王聞言心大悅,連呼繼父太關情。”

孜孜

(1).勤勉;不懈怠。《書·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孔穎達 疏:“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史記·滑稽列傳》:“苟能修身,何患不榮! 太公 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 文王 ,得行其説,封於 齊 ,七百歲而不絶。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 唐 李德裕 《奏銀妝具狀》:“臣有生多幸,獲遇昌期,受寄名藩,每憂曠職,孜孜夙夜,上報國恩。” 宋 蘇軾 《御試製科策》:“雞鳴而起曰:‘吾今日為某事,用某人。’他日又曰:‘吾所為某事,其果濟矣乎?所用某人,其人果才矣乎?’如是孜孜焉,不違於心。” 金 王若虛 《揚子<法言>微旨序》:“嗚呼,公一代巨儒,德業文章皆可師法,自少年名滿四海間,平生著述殆不可勝紀,而晚年益勤心醉乎義理之學,六經百子莫不討論,迄今孜孜筆不停綴。” 明 方孝孺 《守素齋記》:“古之聖賢所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德不素具、才不素習則不足以佐天地之遺闕,開萬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梁啓超 《法理學大家孟德斯鳩之學說》:“故孜孜焉各競其職,莫敢或怠。”

(2).猶言專心一意。《周書·柳虯傳》:“衣不過適體,食不過充飢。孜孜營求,徒勞思慮耳。”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敬》:“當今北面官人,入則內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打雨,爾何不從之,而孜孜事一箇窮措大,有何長進耳!” 明 徐霖 《繡襦記·歌郎競技》:“孜孜為利清早起,又有不成人的先入市。”《明史·呂坤傳》:“臣觀陛下昔時勵精為治,今當春秋鼎盛,曾無夙夜憂勤之意,惟孜孜以患貧為事。”

(3).急切;懇切;一再。《新唐書·循吏傳序》:“至宰相名臣,莫不孜孜言長人不可輕授亟易。是以授受之間,雖不能皆善,而所得十五。” 宋 蘇軾 《再論積欠六事四事札子》:“若陛下初無此心,則臣亦不敢必望此政,屢言而屢不聽,亦可以止矣,然臣猶孜孜強聒不已者,蓋由陛下實有此心,而為臣子所格沮也。” 清 劉大櫆 《烏程閔君墓志銘》:“家貧以授徒為生,勸飭孜孜,無殊子息。”

(4).不停歇貌。 元 湯式 《一枝花·贈人》曲:“得志之秋,文共武皆窮究,正青春正黑頭, 孫 吳 略切切於心, 齊 魯 論孜孜在口。”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三折:“前家兒招了個後堯婆,小媳婦近日成親,大渾家新來亡過,題名兒駡了孜孜的唾,駡那無正事頽唆,則待折損殺業種活撮。”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嬰寧》:“入告 吳 言,女略無駭意,又弔其無家,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 豐子愷 《緣緣堂隨筆·大賬簿》:“我眼看見火勢孜孜地蔓延過來,心中又忙著和個個字道別。”

(5).凝神貌。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暢忒昏沉,忒慕古,忒猖狂。不問是誰,便待窩穰。説志誠,説衷腸;騁奸俏,騁浮浪。初喚做 鶯鶯 ,孜孜地覷來,卻是 紅娘 。”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二折:“朝至暮不轉我這眼睛,孜孜覷定,端的寒忘熱,飢忘飽,凍忘冷。”《 * 詞話》第四一回:“我去那燈影兒下,孜孜的覷看。”

(6).和樂貌。 晉 陶潛 《答龐參軍》詩:“伊余懷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與汝樂之,乃陳好言,乃著新詩,一日不見,如何不思!”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兄弟》:“ 江陵 王元紹 、弟 孝英 、 子敏 兄弟三人特相友愛,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相見如不足者。” 元 柯丹邱 《荊釵記·閨念》:“ 長安 紅杏深,家山白雲隱,早祈歸省,孜孜翕翕,舉家歡慶。”

(7).美好貌。 宋 毛滂 《菩薩蠻·代贈》詞:“端端正正人如月,孜孜媚媚花如頰,花月不如人,眉眉眼眼春。” 元 喬吉 《鬥鵪鶉·歌姬》套曲:“眉兒初月彎彎,鞋兒瘦玉慳慳,臉兒孜孜耐看,琵琶絃慢,青衫淚點才乾。”

(8).猶孑孑。孤單、獨自。 唐 歐陽詹 《暗室箴》:“孜孜碩人,冥冥暗室,罔縱爾神,罔輕爾質。” 宋 范仲淹 《與謝安定屯田書》:“自當觀羣賢,以經大運,無孜孜一夫,以隘其守焉。”

(9).形容詞結構中的迭音附加成分。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一折:“苦孜孜,淚絲絲,這場災禍從天至,把俺橫拖倒拽怎推辭!” 明 無心子 《金雀記·玩燈》:“喜孜孜攜手偕行,笑吟吟並偶成雙。”《白雪遺音·八角鼓·秋景蕭條》:“佳人聽完這四句,喜孜孜,把筆描,風花雪月道的好。”

不敢

(1)

 

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

 

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

 

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初心

(1).本意。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訣。”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於縣令。” 郭沫若 《萬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創作上得些觀摩。”

(2).佛教語。指初發心愿學習佛法者。《景德傳燈錄·弘教大師》:“初心後學,近入叢林;方便門中,乞師指示。”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於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終始

(1).從開頭到結局;事物發生演變的全過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免役之法》:“ 荊公 嘗曰:‘吾行新法,終始以為不可者, 司馬光 也,終始以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納蘭性德 《題竹爐新詠卷》詩:“相約過君同展看,淡交終始似山泉。”

(2).引申為有始有終。 唐 賀蘭進明 《行路難》詩之五:“人生結交在終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鹹用 《論交》詩:“易得笑言友,難逢終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本意息肩之後,徐圖報答。不意事無終始,然每懷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復始。《史記·孝文本紀》:“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陳終始傳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時,土德應黃龍見,當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馬貞 索隱:“五行之德,帝王相承傳易,終而復始,故云‘終始傳五德之事’。”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環終始,若五行之與四時焉。”

詩詞推薦

煙郊行宮作原文_煙郊行宮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