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瀾堂號詩原文
靈液千年發,虛堂半嶺懸。
池喧瀑布雨,窗暝具區煙。
長日雲俱臥,幽襟俗盡捐。
吾纓如可濯,攜手弄潺湲。
詩詞問答
問:茹瀾堂號詩的作者是誰?答:王立道
問:茹瀾堂號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茹瀾堂號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立道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立道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靈液
(1).滋潤萬物的雨露。《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神歇靈液,海水羣飛。” 劉良 註:“天地神祇,以 秦 無道之甚,故歇其靈潤滋液,不降福祥。”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枯槁之類,浸育靈液,六合之內,沐浴鴻流。” 唐 武元衡 《賀甘露表》:“聖德至而和風應,元氣滋而靈液降。”
(2).仙液。 三國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靈液飛素波,蘭桂上參天。”《文選·郭璞<遊仙詩>》:“圓丘有奇草, 鐘山 出靈液。” 李善 註:“靈液,謂玉膏之屬也。”喻指美酒。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二三道士席其間,靈液屢進頗黎盌。”
(3).對水的美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浴日餘波,賜以湯沐,春風靈液,澹蕩其間。” 明 周梅墟 《步步嬌·帶雨鳴柯》套曲:“碧蒙茸蔓草迷荒徑,濕淋漓靈液澄江浄。” 清 鈕琇 《觚賸·石言》:“秀氣迴薄,靈液潛滋。是生石寶,美勝懸黎。”
(4).唾液。道教以為唾液可以灌溉臟腑,潤澤肢體,故稱。 唐 顧雲 《苔歌》:“瓊蘇玉鹽爛漫煮,嚥入丹田續靈液。”《雲笈七籤》卷六十:“津液候滿口則嚥之……如此三止,是謂漱嚥靈液,灌溉五藏,面乃生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一·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虛堂
高堂。 南朝 梁 蕭統 《示徐州弟》詩:“屑屑風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虛堂復靜。”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詩:“隔窗螢影滅復流,北風微雨虛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紀行》之十:“北渡 石塘橋 ,西訪 濂溪 宅。喬木無遺株,虛堂唯四壁。” 清 顧炎武 《悼亡》詩之二:“北府曾縫戰士衣,酒漿賓從各無違。虛堂一夕琴先斷,華表千年鶴未歸。”
半嶺
半山腰。《晉書·阮籍傳》:“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 登 之嘯也。” 唐 杜甫 《雨》詩:“晴飛半嶺鶴,風亂平沙樹。” 宋 蘇軾 《登州孫氏萬松堂》詩:“萬松誰種已摐摐,半嶺蒼雲映此邦。”
瀑布
從山崖上直流下來像懸掛著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西遊記》
具區
古澤藪名,即 太湖 。又名 震澤 、 笠澤 。《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 揚州 ,其山鎮曰 會稽 ,其澤藪曰 具區 。”《爾雅·釋地》:“ 吳 越 之間有 具區 。”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地名異》:“ 嵩高 、 外方 一山而名二, 具區 、 震澤 一湖而號殊。”
長日
(1).指夏至。夏至白晝最長,故稱。《禮記·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鄭玄 註:“此言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孔穎達 疏:“迎長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意以二月建卯,春分後日長,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長日之將至。” 北周 庾信 《周圓丘歌》之八:“乘長日,壞蟄戶。” 倪璠 註:“又按《月令》‘仲夏’云:‘是月也,日長至。’《正義》曰:‘長至者,謂此月之時日長之至極。太史漏刻,夏至晝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是日長至也。’”一說指冬至。《孔子家語·郊問》:“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 王肅 註:“ 周 人始以日至之月。冬日至而日長。”參見“ 長至 ”。
(2).漫長的白天。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令狐 相進 李遠 為 杭州 。 宣宗 曰:‘比聞 李遠 詩云:“長日唯銷一局碁”,豈可以臨郡哉!’” 宋 徐璣 《春日游張提舉園池》詩:“長日多飛絮,遊人愛緑陰。” 魯迅 《彷徨·示眾》:“聲音已經嘶嗄了,還帶些睡意,如給夏天的長日催眠。”
(3).指整天、終日。 明 陳大聲 《粉蝶兒·富文堂宴賞》套曲:“閒將緑綺彈,靜把《黃庭》註;蘭湯新浴,長日一塵無。” 明 袁宏道 《致蘭澤雲澤叔》:“身非木石,安能長日折腰俯首,去所好而從所惡。”
(4).平時,經常。 唐 杜甫 《泛江》詩:“長日容杯酒,深江浄綺羅。” 清 吳偉業 《避亂》詩:“長日頻雲亂,臨時信孰傳。”
幽襟
猶幽懷。 唐 杜甫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圖畫》詩:“繪事功殊絶,幽襟興激昂。” 金 王若虛 《題趙內翰城南訪道圖》詩:“竹木蕭森蔭緑苔,幽襟自愛北軒開。” 清 邢昉 《九江城南樓晚眺》詩:“昔人此宴賞,嘉月陶幽襟。”參見“幽懷。”
攜手
手拉手
攜手並肩
潺湲
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