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思原文
幽人有幽怨,其意豈為秋。
西風多感傷,乃爾增百憂。
輾轉長夜枕,徘徊千尺樓。
浮生能幾時,年華亦易遒。
儻非拳拳志,諒復何所求。
天道或難平,此理可信不。
詩詞問答
問:怨思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怨思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尤韻
參考注釋
幽人
(1).幽隱之人;隱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孔穎達 疏:“幽人貞吉者,既無險難,故在幽隱之人守正得吉。”《後漢書·逸民傳序》:“ 光武 側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顧炎武 《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詩:“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戶。”
(2).指幽居之士。 宋 蘇軾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詩:“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幽怨
鬱結於心的愁恨;隱藏在心中的怨恨(多指女子的與愛情有關的)
少女的幽怨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多感
(1).謂易傷感;多感觸。 唐 徐魁 《閒遊賦》:“傷孤雁之失伴,懷哀鵠之離羣;何物類之多感,□□逸而心廣。”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詩:“聞君亦多感,何處依闌乾?” 宋 陸游 《浪跡》詩:“山川慘澹秋多感,燈火青熒夜少眠。” 元 郝經 《癸酉閏六月十三日夜病中聞笛》詩:“怨曲人多感,離腸恨易生。”
(2).猶多謝。《水滸傳》第四一回:“自從刺配 江州 ,經過之時,多感 晁頭領 並眾豪傑苦苦相留。”《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樣的同窗,也該記念著我的冷靜。”
乃爾
(1).猶言如此。 三國 魏 曹操 《楊阜讓爵報》:“ 姜敘 之母,勸 敘 早發,明智乃爾。” 宋 楊萬里 《觀雪》詩:“屑雲作粉如何濕,琱玉為花乃爾輕。”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我謂南人不復反矣,傖楚何敢乃爾!”
(2).竟然如此。《後漢書·方術傳下·薊子訓》:“道過 滎陽 ,止主人舍,而所駕之驢忽然卒僵,蛆蟲流出,主遽白之。 子訓 曰:‘乃爾乎?’”
百憂
種種憂慮。《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晉 劉琨 《答盧諶書》:“負杖行吟,則百憂俱至,塊然獨坐,則哀憤兩集。” 唐 杜甫 《寄杜位》詩:“近聞寬法離 新州 ,想見懷歸尚百憂。” 宋 歐陽修 《秋聲賦》:“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 清 金農 《題何山人琦活埋庵》詩:“一日百憂生,戚戚獨繭蠶。”
輾轉
(1) 來回翻轉
輾轉不眠
(2) 非直接地;中間經過許多人或地方
輾轉相告
(3) 反覆無常
昔何言而今復背之,固得輾轉若此乎?
長夜
(1) 漫長的黑夜
長夜沾濕何由徹。——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比喻黑暗的時代
長夜難明赤縣天。——毛 * 《浣溪沙》
(3) 整夜;徹夜
長夜之飲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浮生
語本《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虛浮不定,因稱人生為“浮生”。 南朝 宋 鮑照 《答客》詩:“浮生急馳電,物道險絃絲。”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詩:“自言行樂朝朝是,豈料浮生漸漸忙。” 明 王錂 《春蕪記·宴賞》:“浮生回首如馳影,能消幾度閒愁悶。” 茅盾 《追求》三:“永別了!如夢的浮生,謎一樣的人生!”
幾時
什麼時候,哪一天
你幾時來
拳拳
誠懇、深切的樣子;彎曲的樣子
拳拳報國心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天道
自然規律
天道變化。——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可信
可以相信;可以信賴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荒陂寒雁鳴,遠樹昏鴉噪沙正卿《【南呂】一枝花 安慶湖雪夜》
- 今夜雨窗聽不得,聲聲渾欲白人頭釋行海《蟋蟀》
- 荏苒時光,因慣卻、覓雨尋雲蹤跡
- 湖山風物豈無情
- 酷吏手中逃得活,故人別後共銜杯姜特立《喜雨》
- 舊聞絡秀有伯仁,今見英娘生阿武王邁《賀表兄傅仁仲常後院生男》
- 他時我老君猶健,海內重逢即弟兄高翥《贈番易程克已》
- 子負經濟才,鬱陶抱長策文天祥《曾淵子第四十四》
- 群農已作觸藩羊,人語車聲日夜忙釋寶曇《和胡仲方攝縣喜雨三首》
- 他年我欲修清供,一盞寒泉一束芻吳說《題清芬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