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

作者:駱賓王 朝代:唐代

原文

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

柳葉開銀鏑,桃花照玉鞍。

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

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詩詞問答

問:《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作者是誰?答:駱賓王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駱賓王的名句有哪些?答:駱賓王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邊烽

亦作“邉烽”。1.邊疆報警的烽火。 唐 沉佺期 《塞北》詩之一:“海氣如秋雨,邊烽似夏雲。” 明 梵琦 《居庸關》詩:“渠答自今收戰馬,兜鈴無復置邊烽。”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其有邊烽傳警, 潢池 弄兵,敵國外患之來,羣盜滿山之變。”

(2).指代邊境上的戰事。 南朝 梁 徐悱 《白馬篇》:“聞有邊烽急,飛候至 長安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戎昱》:“ 憲宗 時,邊烽累急,大臣議和親。” 明 馮夢龍 《女丈夫·紅拂投主》:“金戈紛逐,鐵馬爭馳,眼觀邉烽四起,指日 西京 累卵危。” 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於欑宮》詩:“賊馬與邊烽,相將潰 中夏 。”

(3).借指邊疆。《隋書·房陵王勇傳》:“雖北夷猖獗,嘗犯邊烽,今城鎮峻峙,所在嚴固,何待遷配,以致勞擾。”參見“ 邊疆 ”。

榆塞

(1).《漢書·韓安國傳》:“後 蒙恬 為 秦 侵胡,辟數千里,以 河 為竟。累石為城,樹榆為塞, 匈奴 不敢飲馬於 河 。”後因以“榆塞”泛稱邊關、邊塞。 唐 駱賓王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詩:“邊烽警榆塞,俠客度 桑乾 。” 清 趙翼 《樹海歌》:“我行萬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觀得未曾,榆塞 鄧林 詎足亞。” 寧調元 《秋興用草堂韻》:“叢祠明滅篝燈火,落日淒涼榆塞笳。”

(2).指 山海關 。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出 榆塞 而草黃,墜犂天而雲黑。” 清 顧炎武 《永平》詩:“ 榆塞 晚花重發後, 灤河 秋雁獨飛初。” 清 納蘭性德 《念奴嬌·宿漢兒村》詞:“無情野火,趁西風燒徧天涯芳草。 榆塞 重來冰雪裡,冷入鬢絲吹老。”參見“ 榆關 ”。

俠客

舊指武藝高強、講義氣的人

桑乾

1.河名。今 永定河 之上游。相傳每年桑椹成熟時河水乾涸,故名。 唐 李白 《戰城南》詩:“去年戰, 桑乾 源,今年戰, 蔥河 道。” 明 沉煉 《寄馮敬叔》詩:“ 桑乾河 水近,知是憶 并州 。”

2.古縣名。

柳葉

(1).柳樹的葉子。多用以形容女子細長之眉。 南朝 梁元帝 《樹名詩》:“柳葉生眉上,珠璫搖鬢垂。” 唐 劉禹錫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之七:“人眉新柳葉,馬色醉桃花。” 清 孫枝蔚 《昭君怨》詩:“欺雪桃花貌,愁寒柳葉顰。”

(2).古 扶南國 女王之號。《梁書·諸夷傳·海南諸國》:“ 扶南國 俗本躶體,文身被髮,不製衣裳。以女人為王,號曰 柳葉 。”

(3).篆書的一種。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六:“ 太宗 搜天下古書畫……間有題其傍雲‘ 西嶽 僧 貫休 作’,皆篆文。或古體,或玉筋,或柳葉。”

桃花

亦作“ 桃華 ”。1.桃樹所開的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貫雲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清 龔自珍 《宋先生述》:“朱書如桃華,日罄五七十紙。” 楊朔 《海市》:“年年桃花開時,就像那千萬朵朝霞到海島上來。”

(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溫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語,曾為無雙今兩身。” 清 徐士鑾 《宋艷·駁辨》:“詩云:一從蕙死蘭枯後,剛道桃花好麵皮。”

(3).指桃花馬。 唐 岑參 《玉門關蓋將軍歌》:“桃花叱撥價最殊,騎將獵向城南隅。” 宋 郭昭符 《秋日同知州潘贊善朝陽岩閒望歸郡中書事》詩:“畫橈淥水沙棠輕,朱鞅追風桃花速。”

(4).“ 桃花水 ”的省稱。指春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相逢為我話留滯,桃花春漲孤舟起。”

(5).病名。癬的一種。 清 陸長春 《香飲樓賓談·徐氏二女》:“次女犯桃花百日,為美玉之玷。”

玉鞍

(1).形容華麗的馬鞍。 南朝 梁 蕭統 《七契》:“迺飾金羈之昭晰,加以玉鞍之輝煌。” 唐 岑參 《衛節度赤驃馬歌》:“紅纓紫韁珊瑚鞭,玉鞍錦韉黃金勒。”

(2).喻優厚的待遇。 謝覺哉 《知己難》:“有的人不‘自知’,他憤慨世無 伯樂 ,不給他以玉鞍錦韉。”

滿月

(1) 望月、圓月

(2) 嬰兒出生後滿一個月

連星

(1).謂光芒與星相連輝映。 隋 江總 《三善殿夜望山燈詩》:“的的連星出,亭亭向月新。”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序:“則覬紫耀連星,開龍文於劍匣;素輝虧月,領驪頷於珠胎云爾。”

(2).語本《漢書·律曆志上》:“宦者 淳于陵渠 復覆《太初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謂 太初 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七曜皆會聚斗、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也。”後因以“連星”指冬至星象。 南朝 宋 袁淑 《詠冬至詩》:“連星貫初歷,令月臨首歲。” 宋 王珪 《冬節起居諸後陵表》之三:“伏以 漢 歷推元,已合連星之異。”

不學

(1).不學習;不求學。《論語·季氏》:“不學《詩》,無以言。”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誠知不學之弊,碩儒之貴。” 宋 曾鞏 《宜黃縣縣學記》:“蓋以不學未成之材而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後,而治不教之民,嗚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賊盜刑罰之所以積,其不以此也歟?”

(2).謂沒有學問。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又以《文選》 李善 注在五臣後,其疏淺不學,幾於 王侍書 題閣帖矣!”《老殘遊記》第三回:“兄弟以不學之資,聖恩叫我做這封疆大吏。”

丹客

即丹士。《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方士丹客哄人煉丹,説養成黃芽,再生白雪,用藥點化為丹。”參見“ 丹士 ”。

徒歌

指唱歌時沒有伴奏,即清唱

易水

(1).水名。在 河北省 西部。源出 易縣 境,入 南拒馬河 。 荊軻 入 秦 行刺 秦王 , 燕太子 丹 餞別於此。《戰國策·燕策三》:“風蕭蕭兮 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北周 王褒 《 * 》詩:“蕭蕭 易水 生波, 燕 趙 佳人自多。” 唐 李白 《留別於逖游塞垣》詩:“恥作 易水 別,臨歧淚滂沱。” 明 何景明 《易水行》:“寒風夕吹 易水 波, 漸離 擊築 荊卿 歌。”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獨不思該犯身伏國法,死有餘辜。何至如低徊 易水 ,憑弔 夷門 ,竟足令過客欷歔,途人感泣。”

(2).以指代 荊軻 。 清 吳偉業 《又詠古》之五:“古來有烈士, 軹里 與 易水 。”

(3).指《易水歌》。 姚華 《論文後編》:“後別為一體,《易水》、《虞兮》、《大風》諸作,為後倡矣。”參見“ 易水歌 ”。參閱《戰國策·燕策三》。

詩文賞析

唐高宗顯慶(656-661)年間,契丹等貴族集團,多次擄掠侵擾邊境,東北遼陽一帶戰事不斷。鄭少府大致就是在此時遠赴邊疆從軍的。駱賓王作為他的友人就寫下了這首《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詩為他送別。

首聯“邊烽警榆塞,俠客度桑乾”,指的是這邊報警的烽火剛一燃起,那邊禦敵的軍隊就已到來,表現了“俠客”高昂的愛國熱情與犧牲精神。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與“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之類的詩句相比起來,更顯陡率、有力。詩歌的主人公是“俠客”,唯有這樣的詩句才能自然、準確地表現出“俠客”的性格,俠客既不同於書生,又迥異於一般的軍人。他豪爽而又能雷厲風行。“榆塞”不僅是實際的地點,而且還暗示了戰爭的正義性。這裡借用了秦國大將蒙恬的故事。秦統一六國之後,蒙恬率兵30萬擊退匈奴的侵犯,收復了河套失地,“以河為界,累石為城,樹榆為塞,匈奴不敢飲馬於河,置烽燧,然後敢牧馬。”此後“榆塞”就成了邊防要塞的代稱。詩中點出“榆塞”,是想表明“俠客”是為了戍衛邊疆而出征的。

戰勝敵人,不僅要有決心,更需要有高超的武藝。緊接首聯,頷聯詩人就以生動的筆觸,生動傳神地表現出“俠客”非凡的武藝。“柳葉開銀鏑”,是個倒裝句,指銀箭頭射穿柳葉。此處是借用戰國時養由基百步穿楊的典故,形容“俠客”箭無虛發,技藝過人。“桃花照玉鞍”,一個“照”字,將奔騰馳躍的駿馬寫得活靈活現。因為只有馬飛馳時,鞍韉上的金玉飾物才會閃閃發光。此處用的是烘雲托月手法,不正面描寫人,借寫馬從側面襯托出“俠客”英姿颯爽、光彩奪人的形象。

頸聯進一步表現“俠客”勇於拚搏的大無畏精神,“滿月臨弓影,連星入劍端”,本來是指弓拉得滿以致影如十五的圓月,劍出鞘光若閃閃的群星。但詩人有意不直說,反而寫成,“滿月”是臨摹弓的影,“連星”是飛入了劍之端。奇思異喻,生動傳神。此處關於兩軍如何對陣未著一字,而敵人的望風披靡由此可見一斑。

尾聯“不學燕丹客,徒歌易水寒”,反用荊軻刺秦王的典故。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其劍術不過硬。陶淵明在《詠荊軻》中曾寫道:“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此寫的是“俠客”不學俠客,其含意就新中見奇。嚴有翼在《藝苑雌黃》中說道,“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學業高人,超越尋常拘孿之見,不規規然蹈襲前人陳跡者,何以臻此。” 聞一多先生眼中“天生一副俠骨”的駱賓王,看來寫起“俠客”來的確有獨到的過人之處。

該詩的色彩與音樂俱美,大大增強了詩的表現力。馬茂元教授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格高韻美,詞華朗耀,居然是李白《塞下曲》一類律詩的先聲。”

標籤:五言律詩

詩詞推薦

  • 英宗皇帝詞二首

    曾鞏宋代〕已應南陽氣,猶遲代邸來。范鎔歸獨化,綱理付群付。禹會方無外,虞巡遂不回。空驚柏城仗,很小鼓送余哀。
  • 灤陽別墅有會

    乾隆清代〕山南謂之陽,山北謂之陰。水陰則南岸,水陽則北潯。山水似相迕,其故在日臨。不同之大同,理趣宜玩斟。拘墟
  • 碧牡丹

    晏幾道宋代〕翠袖疏紈扇。涼葉催歸燕。一夜西風,幾處傷高懷遠。細菊枝頭,開嫩香還遍。月痕依舊庭院。事何限。悵望秋意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 秋獲後即事

    陸游宋代〕多稼如雲接百城,村村鼓樂賽西成。頓寬公賦私逋責,一洗兒啼婦嘆聲。社酒粥醲供晚酌,秋菰玉潔芼晨烹。放翁
  • 來學亭

    劉仲堪宋代〕口雲忽上征,檐廡如翬翅。橫經就一隅,負笈來千里。止同矍相圃,口類公口市。靜聽弦誦聲,杳在層巒里。
  • 秋日途中

    曾豐宋代〕祝融辭退舍,少皞出專權。清氣露之獨,殺聲風所偏。林凋光漏日,水落影澄天。每出皆秋季,與秋殊有緣。
  • 嚴真(原註:蜀事補亡。)

    宋京宋代〕君不得莊遵賣卜成都市,市中仙隱無人值。百錢度日復何求,猶有沉真見文字。不因問著牛女星,下士安能知姓名
  • 蠟梅二首

    吳芾宋代〕誰將栗玉刻蜂房,巧向梢頭取次妝。羞得江梅都避舍,滿園不見一枝芳。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 惜芳時 贈無欲盧守慈

    馬鈺元代〕清清淨淨祥雲腳。九竅內、往來交錯。誰知妙用緣無作。自然理煉成丹藥。驪龍吐出神珠爍。現萬道霞光罩卻。虛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 方池獨步

    李彌遜宋代〕度柳穿莎一徑通,曲堤初詠舞雩風。我來似與春期約,南陌東畦到處紅。
  • 雜詩

    佚名唐代〕花落長川草色青,暮山重迭雨冥冥。逢春便覺飄蓬苦,今日分飛一涕零。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 正仲思歸作篆畦今夜月十詩非篆畦月乃雁蒼月

    舒岳祥宋代〕篆畦今夜月,故意照人衰。一夢十年過,千愁萬里來。只今安粵徼,何日悔輪台。吟罷四百字,更傾三五杯。
  • 歸耕亭二首

    楊承祖宋代〕乘興登臨弗杖藤,絕巔未已覺身輕。新開竹徑從風入,小坐松岡待月生。江上數峰攢壁立,林間一閣礙雲行。憑欄
  • 送山藥與友人

    卓田宋代〕陽公得種自藍田,種在深山不計年。雅愛茯神為伴侶,更邀枸杞作比聯。俗名謾自呼山羊,佳口由來號玉延。啜盡
  • 海氣

    陸游宋代〕浴罷來水滸,適有漁舟橫。浩然縱棹去,漫漫菰蒲聲。海祲乃爾奇,萬象空際生;驂驔牧龍馬,夭矯騰蛟鯨,或如
  • 酒醒

    朱淑真宋代〕夢回酒醒嚼盂冰,侍女貪眠喚不應。瘦瘠江梅知我意,隔窗和月漫騰騰。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 夜吟

    陸游宋代〕六十餘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 雙鳧觀

    梅堯臣宋代〕{上上下貝}物還見驚,從來人所悼。今看古壁畫,應合當時好。
  • 薛濤唐代〕獵蕙微風遠,飄弦唳一聲。林梢明淅瀝,松徑夜淒清。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 鵲橋仙 十一月八日

    朱彝尊清代〕一箱書卷,一盤茶磨,移住早梅花下。全家剛上五湖舟,恰添了個人如畫。月弦新直,霜花乍緊,蘭槳中流徐打,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
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原文_送鄭少府入遼共賦俠客遠從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