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鑒室原文
㪺水渾成畝鑒池,書齋池上對偏宜。
漫須致誚涸堪待,且看常逢盈不虧。
一節之明皆自得,無私而照即吾師。
設如水落原非鑒,物意不留高更奇。
詩詞問答
問:畝鑒室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畝鑒室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畝鑒室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三
參考注釋
渾成
舊時 * 將數個銅錢擲成全字或全背,或謂擲骰子擲出同樣的點子。《醒世恆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那 再旺 年十三歲,比 長兒 到乖巧,平日喜的是攧錢耍子。--怎的樣攧錢?也有八個六個,攧出或字或背,一色的謂之渾成。”《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怎當得宣教一邊撲,一心牽掛著簾內那人在裡頭看見,沒心沒想的拋下去,何止千撲,再撲不成一個渾成來,算一算輸了一萬錢。”
(1).天然生成。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恢恢蕩蕩,與渾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與造化均其符契。”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桑柘》:“欲作鞍橋者,生枝長三尺許,以繩繫旁枝,木橛釘著地中,令曲如橋。十年之後,便是渾成柘橋。”《朱子語類》卷七四:“且如‘ 堯 舜 性之’,是其性本渾成。”
(2).常形容文學藝術作品等自然,渾然一體,不見雕鑿的痕跡。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藝文一》:“ 韓退之 《雪詩》:‘舞鏡鸞窺沼,行天馬度橋’,亦效此體,然稍牽強,不若前人之語渾成也。” 明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中》:“ 漢 人詩不可自摘者,章法渾成,句意聯屬,通篇高妙,無一蕪蔓。” 明 文徵明 《跋宋高宗石經殘本》:“此書楷法端重,結構渾成。” 錢鍾書 《圍城》四:“那些奉承他的茶友滿口道賀之外,還恭維他取的名字又別致,又渾成,不但典雅,而且洪亮。”
書齋
書房
編輯的書齋
偏宜
最宜;特別合適。 前蜀 李珣 《浣溪紗》詞:“入夏偏宜澹薄妝,越羅衣褪鬱金黃。”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低矮矮的冠兒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滿香腮。” 粵劇 《關漢卿》第四場:“近時有些婆娘們,道著難曉,說著難知,舊恩忘卻,新愛偏宜。”
不虧
(1).不毀壞。《詩·魯頌·閟宮》:“不虧不崩,不震不騰,三壽作朋,如岡如陵。” 毛 傳:“虧、崩皆謂毀壞也。”
(2).不削;不衰。《韓非子·說疑》:“ 敬侯 享國數十年,兵不頓於敵國,地不虧於四鄰。” 漢 揚雄 《長楊賦》:“事罔隆而不殺,物靡盛而不虧。” 晉 郭璞 《江賦》:“保不虧而永固,稟元氣於靈和。”
(3).不虧得。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四折:“當日不虧學士大恩,豈有今日!”
(4).不吃虧。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不虧!不虧!’在 生寶 想像中, 王瞎子 會這樣說。”
自得
自覺得意、開心
意氣揚揚,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明· 袁宏道《滿井遊記》
無私
(1) 不只是顧自己的利益
無私奉獻
(2) 沒有私心
設如
(1).假如。 漢 王符 《潛夫論·考績》:“設如家人有五子十孫,父母不察精愞,則懃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耗業破家之道也。”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九:“設如都水監塞河,軍器監造軍器,而戶部以為不可則已矣,若以為可,則併任其事可也。”《紅樓夢》第二二回:“他和我玩,設如我回了口,那不是他自惹輕賤?”
(2).譬如。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噫,風雪花草之物,三百篇中豈捨之乎!顧所用何如耳。設如‘北風其涼’,假風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愍征役也。” 宋 梅堯臣 《韻語答永叔內翰》:“設如 楊凝式 ,言且直節脩;又若 李廷中 ,清慎實罕侔。”
水落
(1).水位下降。《爾雅·釋詁下》“汱、渾、隕,墜也” 晉 郭璞 註:“汱、渾,皆水落貌。” 唐 劉長卿 《浮石瀨》詩:“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 宋 蘇軾 《題南溪竹上》詩之一:“陂塘水落荷將盡,城市人歸虎欲行。” 沉從文 《新景與舊誼·新湘行記》:“正當深冬水落時,邊沿許多部分都露出一堆堆石頭。”
(2).方言。檐溝。 茅盾 《三人行》一:“從早上起,又是濛濛的細雨。檐前洋鐵水落琮琮地響,調子很柔軟。”
物意
(1).眾人的心意。《魏書·元暉傳》:“先皇移都,為百姓戀土,故發冬夏二居之詔,權寧物意耳。”
(2).景物的情態。 宋 歐陽修 《奉答聖俞歲日書事》詩:“年光向老速,物意逐時新。”
(3).造物的意向。 宋 梅堯臣 《八月十五日夜東軒》詩:“它夕豈不好,物意為之摧。”
(4).禮物與情意。 宋 蘇軾 《與滕達道書》:“物意兩重,何以克當。”
高更
(paulgauguin,1848-1903)法國畫家。後印象畫派代表人物。做過海員和證券經紀人。曾多次去法國布列塔尼的古老村莊創作,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單純性和裝飾性風格。後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島,描繪島上的風土人情和古老的神話傳說,追求原始藝術趣味和平面效果,色彩單純強烈,線條粗獷,具有濃厚的東方風格。作品有《兩個塔希提婦女》、《講道以後的幻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