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苗疆聯句原文
初正吉例舉吟賡,八七耆應罷墨卿。卻以征苗溯終始,仰惟訓政稟權衡。
五溪雜1*1種盤辰沅,三省頑民別熟生。
賨布貢輸始秦世,精夫嵎負受宗成。
魏開蠻僭冉田氏,隋肇唐增錦敘城。
柱鑄五千文瑣瑣,州連二十誓硜硜。
荊湖置邑封俄棄,桂海投詞語太𧭈。
司襲長官空擘畫,撫偏開府費支撐。
詒謀兩世綏之定,建立三廳鑒厥誠。
六十年長知帖帖,五三番免惠嬛嬛。
加徵改土從無意,楚徼黔疆暗有盟。
兩處督臣聞信發,同心勁旅尅期行。
客民取利撩蜂蠆,郡吏養奸等瞽盲。
提鎮飛章初入奏,鳳乾接檄亟趨程。
鴟張湖邇先來驛,豨突黔遙繼報京。
鎮靜托查通省伍,酌斟急調遠方營。
預邀電擊重闉辟,如約風高一火轟。
嗅腦舊圍沙陣散,批肩新寨石墉傾。
望中草樹知熸壘,步底松桃已啟棖。
都固橋支柴屹齾,長沖塘拔筍崚嶒。
邛州改道制軍進,秀縣先行閣部英。
斫陣奪旗群賊退,鄰雄楚助萬夫勍。
梨場芟刈淨遺櫱,龍壩周防瞭列枰。
獲諜燭心誅鬼蜮,連圻熏穴縶鼯鼪。
□山裂扇僛而舞,黃坂聞弦走且𨆪。
井鉞參旗兩合幟,水頭地眼五分輣。
會攻土空驅叢蚋,徑赴永綏焫聚虻。
迎刃竹知罔弗解,當鋤蘭亦不留萌。
奪糧猝遇欃星掣,設伏尤宜蚩霧盈。
瓜蔓壟頭應絕種,麻生蓬里敢稱名。
西樑上下救援斷,烏草卡營守禦驚。
直入沙兜肯回顧,跨凌上坎遂先鳴。
薄河欲竄梁無渡,剗砦兼收粟不耕。
潛岸忽來髀倏解,搜林盡戮發空鬡。
茶它雨滑蹄穿蹶,柳夯泥深首涅黥。
即鹿祥徵牝疊牡,剪魁捷速舅隨甥。
石馳木走地非阻,雺闇冰凝天總晴。
坡躪十三焚似赭,醜殲數百醢為鯖。
摧龍角峒安能堵,排鴉保山誰敢攖。
梟認首渠前附賊,黨祛遺種外姻兄。
頭坡遂得破其險,馬峒弗能據厥嶸。
線路溪岩寨那保,雞棲塒□處禁聲。
莽牛善觸彩旗仆,游駾思奔白組縈。
繳械還拿銷夜凍,炮騰士躍踏晨霙。
坳稱平逆先幾兆,隴到臨巢後路偵。
岡鏟幾重徒結石,勢環三面勝浮罌。
大宮小霍灰經宿,岫斷峰連決四更。
劍快得鋒知必割,嶺頹全壁詎堪擎。
箭傳蠻子崇山縛,刃剚孚人武水呈。
境視隔河田沒罫,圖披撮土芥飄瀛。
和琳獨任尖雲克,登保先超絕岸橫。
遂佔黃蓮坡迤邐,遙通赤竹嶺寮棚。
風寧許捧虛憑怒,虎縱誇強卒倒繃。
麻里並犁三窟偪,踏車久碎一家烹。
乍揕壩角羅毚兔,乃拉巢骸拆腐麖。
妄欲養牛批郤窾,尚思遮雀返咿嚶。
歌歌臘靄俱漂蟻,戢戢魚游也剪鯨。
馘獻級標申國法,身縲屬纆快人情。
改前規制俾知順,善後機宜為細評。
久著十全贏樹績,肯臻九仞議停徵。
一之為甚豈可再,重以加酬尚覺輕。
邪1~1教乘機犯湖北,銳師下漢賴防兵。
楊陳遞釁軍門鼓,張聶雙俘廷訊搒。
市燬小坳提噩夢,河乾湖砦息狂酲。
松間莒縋人謀密,雨後昆炎穹佑貞。
雪磧放雷去螟蟘,鬼坉拜佛磔嫈嫇。
南夷安嶺煙崖赭,北盪軍山汲道爭。
姚孽待剸膊劉孽,鞍坪昨燼洗茅坪。
乃茭乃糗峙由帑,頻賑頻蠲愛逮氓。
謨典足徵際斯盛,羽乾未信擇焉精。
示災乙卯誠躬罪,遇稔丙辰叩昊宏。
業業兢兢戒黷武,與民同樂保昇平。
詩詞問答
問:平定苗疆聯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平定苗疆聯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平定苗疆聯句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九
2. 朕御宇六十餘年仰荷回部上蒼鴻佑台灣宗祏貽福大武遠揚如平準部大小金川安南緬甸廓爾喀皆以事會所值不得已而用兵初非敢有黷武之心而理直師貞所向悉能蕆績幸得中外一家安全熙洽惟願與天下蒼生共享太平不復有軍旅之事詎意前歲乙卯春間黔楚苗民以食毛踐土久安耕鑿之眾忽爾滋事不得不興師致討曲直之理始宵天鑒昭然是以深入成功苗疆安定溯自發兵之旰籌機以及兩載以來師武臣力宣勞抒藎不可不志實以述勛示後舊例每歲茶宴必取政治之大者授箋聯句茲慶際武成宣韶寫豫爰依例唱吟臚舉其事如左雲
參考注釋
例舉
提出若干有代表性的事物而逐一羅列。 丁玲 《韋護》第一章:“他又例舉些她們還沒有讀過的名作,用他的善於描摹的言語,於是故事便更有聲有色了。”
墨卿
(1).文人的別稱。 唐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詩:“隨牒牽黃綬,離羣會墨卿。” 宋 葉適 《徐道暉墓志銘》:“發今人未悟之機,回百年已廢之學,使後復言 唐 詩自君始,不亦詞人墨卿之一快也!” 清 王夫之 《南嶽賦》:“墨卿韻留於金石,琴客曲寫其猗蘭。”
(2).墨的戲稱。 宋 蘇軾 《萬石君羅文傳》:“是時 墨卿 、 楮先生 ,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歡甚,時人以為文苑四貴。”按,文中的四人為毛純、羅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筆、硯、墨、紙。
終始
(1).從開頭到結局;事物發生演變的全過程。《禮記·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免役之法》:“ 荊公 嘗曰:‘吾行新法,終始以為不可者, 司馬光 也,終始以為可行者, 曾布 也,其餘皆出入之徒也。’” 清 納蘭性德 《題竹爐新詠卷》詩:“相約過君同展看,淡交終始似山泉。”
(2).引申為有始有終。 唐 賀蘭進明 《行路難》詩之五:“人生結交在終始,莫以升沉中路分。” 唐 李鹹用 《論交》詩:“易得笑言友,難逢終始人。”《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本意息肩之後,徐圖報答。不意事無終始,然每懷盛情,悒悒未忘。”
(3).周而復始。《史記·孝文本紀》:“ 魯 人 公孫臣 上書陳終始傳五德事,言方今土德時,土德應黃龍見,當改正朔服色制度。” 司馬貞 索隱:“五行之德,帝王相承傳易,終而復始,故云‘終始傳五德之事’。”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二》:“ 夏 之政尚忠, 殷 之政尚敬,而 周 之政尚文,是三者,相循環終始,若五行之與四時焉。”
訓政
(1).舊時皇帝退位為太上皇,嗣皇帝仍須稟承訓示處理大政,或皇太后垂簾聽政,皆謂之“訓政”。 清 朱珪 《<御製毓慶宮記>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輪,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慶宮 為重華之協,訓政、聽政者三年,所謂繼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黃遵憲 《感事》詩:“授受元辰紀上儀, 帝堯 訓政典留貽。” 何剛德 《春明夢錄》卷下:“ 孝欽太后 重出訓政,引見遲至黎明,則微露倦勤意矣。”
(2).指 孫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國”程式的第二階段。他把建立“民國”的程式分為軍政、訓政、 * 三個時期。主張在訓政階段施行約法,由政府派出經過訓練、考試合格的人員,到各縣籌備地方自治,並對人民進行使用民權和承擔義務的訓練。凡一省之內全部的縣已實行自治,就可結束訓政,開始 * 階段。
權衡
評量;比較
權衡利弊
權衡輕重
五溪
地名。指 雄溪 、 樠溪 、 無溪 、 酉溪 、 辰溪 。一說指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漢 屬 武陵郡 ,為少數民族聚居地,在今 湖南 西部和 貴州 東部。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沅水》:“ 武陵 有五溪,謂 雄溪 、 樠溪 、 無溪 、 酉溪 、 辰溪 其一焉。” 唐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聞道龍標過 五溪 ” 楊齊賢 註:“ 武陵 有五溪,曰 雄溪 、 蒲溪 、 酉溪 、 沅溪 、 辰溪 。”
三省
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國歷史上隋唐時代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為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實際上為三省長官共同負責中樞政務。這一制度對後代的官制影響很大
頑民
(1).本指 殷 代遺民中堅決不服從 周 朝統治的人。《書·畢命》:“毖 殷 頑民,遷於 洛邑 ,密邇王室,式化厥訓。” 孔 傳:“惟 殷 頑民,恐其叛亂,故徙於 洛邑 ,密近王室,用化其教。”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十:“‘ 武王 克 商 ,遷九鼎於 洛邑 ,義土猶或非之。’義士即《多士》所謂‘遷 殷 頑民’者也。由 周 而言,則為頑民;由 商 而論,則為義士矣。”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二編第一章第二節:“ 殷 人被征服了以後事實上是作了奴隸,他們算是受盡了輕視和虐待的, 周 室的人稱他們為‘蠢 殷 ’,稱他們為‘頑民’,一直到 春秋 戰國 的時候都還把他們的後人當蠢人看待。”後泛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朝的人。 宋 歐陽修 《晉祠》詩:“頑民盡遷高壘削,秋草自緑埋空垣。” 清 戴名世 《王學箕傳》:“況 明 統三百年之久,豈可無一義士,四海之大,乃不許有一頑民哉!” 魯迅 《吶喊·頭髮的故事》:“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 洪 楊 又鬧起來了。”
(2).愚妄不化的人。 唐 歐陽詹 《回鸞賦》:“於時厥有頑民,從愚至逆。”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健訟之誤》:“凡謂頑民好訟者,曰‘嚚訟’,曰‘終訟’,可也。”《老殘遊記》第七回:“小盜則隨時隨地無賴之徒,及失業的頑民,胡亂搶劫。”
賨布
秦 漢 時西南少數民族 巴 人作為賦稅交納的布匹。《後漢書·南蠻傳·巴郡南郡蠻》:“ 秦昭王 使 白起 伐 楚 ,略取蠻夷,始置 黔中郡 。 漢 興,改為 武陵 。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 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謝賜冬衣狀》:“賨布少溫,蠻綿乏煖。” 清 宋琬 《棧道平歌為賈膠侯尚書作》:“ 僰 童 巴 舞貢天府,桃笙賨布輸 邛崍 。”
貢輸
謂進貢輸送方物。 漢 桓寬 《鹽鐵論·本議》:“往者郡國諸侯各以其方物貢輸,往來煩雜,物多苦惡,或不償其費。”《新唐書·劉漢宏傳》:“ 僖宗 在 蜀 ,貢輸踵驛而西,帝悅,寵其軍為 義勝軍 ,即授節度使。” 宋 陸游 《天申節進奉銀狀》:“備貢輸於九牧,敢竭微誠。”
精夫
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對酋長的稱謂。《後漢書·南蠻傳》:“名渠帥曰精夫。” 明 王志堅 《表異錄·邑里》:“西南夷蠻名渠帥曰精夫,相呼為姎徒。”
五千文
即五千言。 唐 白居易 《讀<老子>》詩:“若道 老君 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瑣瑣
亦作“璅璅”。1.猶惢惢,疑慮不定。《易·旅》:“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 李鏡池 通義:“瑣瑣,是惢惢的假借,三心兩意,疑慮不一。《説文》:‘惢,心疑也,眾三心,凡惢之屬,皆從惢。讀若<易>:旅瑣瑣。’……這是説商人多疑,離開寓所,反而闖禍。”
(2).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詩·小雅·節南山》:“瑣瑣姻亞,則無膴仕。” 鄭玄 箋:“瑣瑣姻亞,妻黨之小人。” 高亨 註:“瑣瑣,卑微渺小貌。” 晉 習鑿齒 《與弟秘書》:“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北史·崔浩傳》:“ 浩 曰:‘但恐諸將瑣瑣,前後顧慮,不能乘勝深入,使不全舉耳。’” 章炳麟 《文錄·思鄉愿下》:“晚 明 風烈,獨有直臣,直臣可式,獨有 楊繼盛 ,餘瑣瑣皆黨人矣。”
(3).形容事情細小,不重要。《文選·張衡<東京賦>》:“薄狩於 敖 ,既璅璅焉, 岐陽 之蒐,又何足數。” 薛綜 註:“璅璅,小也。言鄙陋不足説也。” 唐 白居易 《議祥瑞辨妖災策》:“自謂政之能立,道之能行,雖有瑣瑣之妖,不足懼也。”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下:“古人之史……經制述作二者是大,他瑣瑣不足記也。” 何其芳 《畫夢錄·岩》:“這是頹牆,這是碎瓦,都瑣瑣不足為外人道。”
(4).形容聲音細碎。 唐 杜牧 《送劉三復郎中赴闕》詩:“玉珂聲瑣瑣,錦帳夢悠悠。”
(5).絮聒,多言貌。 元 黃溍 《上京道中雜詩·劉蕡祠堂》:“平生二三策,非徼明主恩,瑣瑣談得失,無乃市井言。”《封神演義》第九三回:“既將軍有猜疑之念,貧道又何必在此瑣瑣也?” 清 王韜 《淞濱瑣話·藥娘》:“ 素修 曰:‘小園與外間隔絶不通,姊何由至?’女曰‘……妹來欲出小詩奉教,幸勿瑣瑣固詰,以敗清興。’” 葉聖陶 《前途》:“買菜的男女徘徊在魚攤菜擔旁邊,瑣瑣地爭論價錢,計較斤兩,一片嚷嚷。”
連二
(1).指兩物相連。 宋 劉攽 《瑞荷》詩:“連二雕成白玉盤,合歡裁作青油扇。”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截票免比》:“連二免比票,一截票存算,一歸農免比,合縫用印。”
(2).紙之一種。 元 費著 《箋紙譜》:“凡紙,皆有連二、連三、連四。”
硜硜
形容一個人見識淺薄又非常固執的樣子
不知老大王克守臣節,硜硜不貳,雖在羑里,定無怨言。——《封神演義》
桂海
古代指南方邊遠地區。《文選·江淹<雜體詩·效袁淑“從駕”>》:“文軫薄桂海,聲教燭冰天。” 李善 註:“南海有桂,故云桂海。” 宋 范成大 《乾道癸巳臘後二日桂林大雪尺餘》詩:“須知桂海接 蓬 瀛 ,滿目三山白銀闕。” 清 趙翼 《鎮安土風》詩:“虞衡稽桂海,草木訂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