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元旦原文
喜爆聲中昕曙暉,太和元會聚冠衣。
東瀛北漠聯西旅,三百八旬始萬幾。
所幸一身七葉見,詎惟今鮮古來稀。
何修遇弗忍言矣,益慎益欽昊貺巍。
詩詞問答
問:己酉元旦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己酉元旦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己酉元旦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三
2. 今年閏五月得三百八十四日舉成數也
參考注釋
曙暉
朝陽的光輝。 唐 岑參 《和祠部王員外雪後早朝即事》:“ 長安 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暉。” 唐 岑參 《西掖省即事》詩:“西掖重雲開曙暉,北山疏雨點朝衣。”
太和
見“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敘傳上》:“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文選》作“太龢”。 唐 元稹 《競渡》詩:“數極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積為豐登之慶。”
(2).人的精神、元氣;平和的心理狀態。 唐 劉長卿 《同姜濬題裴式微餘干東齋》詩:“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宋 司馬光 《論燕飲狀》:“伏望陛下當此之際,悉罷燕飲,安神養氣……無益奉養者,皆不宜數御以傷大和。” 宋 陸游 《蓬戶》詩:“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3).謂太平。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吾子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華委世。” 李善 註:“太和,謂太平也。”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冬至大禮大赦制》:“思與海內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興。”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昔聞有 明 全盛日,長養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惲敬 《答陳雲渠書》:“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樂矣。”
(5). 魏 鼓吹曲名。《晉書·樂志下》:“改《上邪》為《太和》,言 明帝 繼體承統, 太和 改元,德澤流布也。”
(6).雅樂名。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金史·樂志上》:“乃取大樂與天地同和之義,名之曰‘太和’。”
元會
皇帝於元旦朝會群臣稱正會,也稱元會。始於 漢 。 魏 晉 以降因之。《晉書·禮志下》:“ 魏武帝 都 鄴 ,正會 文昌殿 ,用 漢 儀,又設百華燈。 晉氏 受命, 武帝 更定元會儀。”《宋書·禮志一》:“正旦元會,設 * 樽於殿庭,樽蓋上施 * ,若有能獻直言者,則發此樽飲酒。” 南朝 梁武帝 《罷鳳凰銜書詔》:“一日元會,太樂奏鳳凰銜書伎。” 唐 杜審言 《歲夜安樂公主滿月侍宴應制》詩:“明朝元會日,萬壽樂章陳。”
東瀛
(1).東海。 南朝 齊 王融 《淨行頌·回向佛道篇頌》:“咄嗟失道爾迴駕,沔彼流水趣東瀛。” 唐 劉禹錫 《漢壽城春望》詩:“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明 何景明 《喜戴仲鶡得鄉薦》詩之一:“試問東瀛海邊住,何如 金明池 上游。” 清 龔自珍 《水龍吟》詞:“ 乾隆 丙午,鯨波不靖, 鳳山 圍急。憤氣成神,大招不反,東瀛盪坼。”
(2).指 日本 。 清 王韜 《<湖山侗翁詩集>序》:“去年閏三月游 東瀛 ,小住 江戶 。” 清 秋瑾 《<中國女報>發刊辭》:“自茲以後,行見 東瀛 留學界,蒸蒸日盛矣。” 杜宣 《悼郭老》詩:“人在 東瀛 心在國,不甘亡命度華年。”
西旅
(1).我國古代西方少數民族所建的國名。後亦泛指少數民族。《書·旅獒》:“ 西旅 獻獒。” 孔 傳:“ 西戎 遠國貢大犬。” 孔穎達 疏:“西方之 戎 有國名 旅 者。” 唐 王維 《送高判官從軍赴河西序》:“目無 先零 ,氣射 西旅 。” 明 韓洽 《題李龍眠諸夷職貢圖》詩:“貢獒 西旅 四夷賓,作詶猶煩保傅臣。”
(2).通往西方國家的道路。 嚴復 《論世變之亟》:“自勝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國朝,梯航日廣。”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旬始
(1).星名。《楚辭·遠遊》:“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王逸 註:“旬始,星名。《春秋考異郵》曰:太白,名旬始,如雄雞也。” 洪興祖 補註:“旬始,氣如雄雞,見北斗旁。”
(2).指妖孽的徵象。《文選·張衡<東京賦>》:“欃槍旬始,羣凶靡餘。” 薛綜 註:“旬始,妖氣也。”
萬幾
(1).《書·皋陶謨》:“無教逸欲有邦,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 孔 傳:“幾,微也,言當戒懼萬事之微。”後以“萬幾”指帝王日常處理的紛繁的政務。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帝王﹞思勞於萬幾,神馳於宇宙。” 唐 劉禹錫 《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 建中 初, 德宗 始親萬幾。”《明史·韓文傳》:“是時青宮舊奄 劉瑾 等八人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觝,不親萬幾。”
(2).泛指執政者處理的各種政務。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四章:“萬幾百政,法律章程,皆由大地大眾公議。”
一身
(1) 全身,渾身
一身正氣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個人
孑然一身
七葉
(1).七世;七代。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七葉重光,海內冠冕。”《隋書·孝義傳·郭儁》:“家門雍睦,七葉共居。” 唐 李白 《酬張卿夜宿南陵見贈》詩:“爾來得茂彥,七葉仕漢餘。”
(2).見“ 七葉樹 ”。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標籤:元旦